神马浮云记_(三二二)开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二二)开府 (第2/2页)

   三人与他回礼:“见过如意男。”接着,尘矶介绍中年人道:“这位是鄙国行人馆馆主邹维。”

    早在文宗时代,朝廷就在雨花台附近划了一大片土地出来,专门无偿供给诸侯国建造行人馆。行人馆常驻诸侯国人员,其馆主代表国主与皇家和朝廷进行沟通。虽然朝廷有此雅意,但诸侯国未必有相应的财力,在京都维持一套院馆、派驻个几人,加上其它的开销,一年没有几千贯是不成的。所以大宋的二百多家诸侯中只有半数在京都设有行人馆,且有不少是数国合用一套院馆,以节省开支。

    出雲国属于中等诸侯国,刨去附庸封地的收入,一年岁入约为一百五十万贯,不难在京都维持一个稍微体面点的行人馆。

    尘矶介绍完邹维,后者就将一个大红的帖子递了上来,说是行人馆的贺礼。阿图笑着收下,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带着三人走去后院。

    阿图以前给别人所留的都是原来那个小院的地址,搬家后便还是将张妈暂时留在了那里,就是怕万一有人来寻可以指点他们前来新府,有信也可以收一下。问问尘矶,他们正是先去了那个小院,经张妈告之后才来到这里的。

    来到五进院,拐去右手的东主院正房,进了一楼西侧靠边的一扇门,便来到了书房。

    房中按南北朝向摆着张书案,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还有一个铜制的狮子镇纸。书案之后有张转椅,椅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副山水画。书案东侧靠墙是一排书柜,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西侧靠墙则摆着四张圈椅,两两间有个茶几。

    三人坐下后,婢女上茶。

    阿图的第一句话自然是问候一声:“国主安好?”

    刚说完就见未晴笑吟吟地盯着自己头上,心下微觉汗颜。其实他有好几顶银冠,可金冠就花想容所送的那么一顶,这是因为明珠金冠不是他这个男爵的品秩能戴的,戴着属僭越。但他今日想要威风,所以也就小小地违制了一次。

    “好。”尘矶与邹维齐声拱手答道。

    阿图也不再多话,直接问花想容是不是急着要递交国书给理藩院。

    尘矶答道:“贫僧乃是昨日方才抵达京都,今日就前来拜会爵爷。国主虽有国书交托贫僧,但却嘱咐要事先谋划妥当。因此,贫僧尚需筹备,然后见机行事。”

    花想容和阿图说过,选尘矶为使的原因之一是其师傅雪舟乃是理藩院的僧都。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尘矶的这种身份正好是恰恰用得上。

    大宋的体制是,诸侯国是皇家分封的领主,属理藩院管理,所以具体处理出雲国事务的便是皇家与理藩院,和内阁朝廷的关系不大。但就另一方面来说,诸侯国事务又牵扯万千,稍微处理不好就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象退回封国这种大事皇帝也不可能不征求内阁的意见。

    尘矶说完便对着邹维一点头,后者就将一个信封递到了阿图的桌子上。阿图从信封里抽出张纸来一看,原来是份国书的副本。粗粗浏览一遍,其上大致说花想容自忖无治国之才,恐有负皇室分封之本意,又思慕故土,因此愿意退回封国,迁居京都,并祈求皇家能赐还国姓,收归宗族。

    阿图看了两遍,思索一阵,嘿嘿地笑问道:“谁给国主出的这个‘赐还国姓,收归宗族’的主意?”

    尘矶与邹维见他明白了,相顾一笑。尘矶答道:“国主天纵英才,乃是自己寻思到的。”

    这封国书有两层意思:其一就是退还封国;其二就是祈求赐还国姓,收归宗族。可以说第二层意思隐约又是第一层的条件,即是皇家收回封国可以,但得赐还国姓,收归宗族。

    出雲国乃是伯国,按花想容国主的身份,若是退回了封国,认祖归宗后,皇家至少得封她个公主吧。按皇家的分封体制,公主可以封国,那么过几年后,是不是再将其分封出去?若是如此,那么花想容只是换了个地方去做国主,虽然新的封国不可能有出雲国那么大。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变数,即是花想容认祖归宗也不一定能受封公主,或者只能封郡主,又或者皇室虽授公主称号却不分封。但既然有了这么多的变数,皇家就一定要慎重考虑了。

    其次,这次退回封国主要是为了吓唬那些豪臣们,除非万不得已,花想容也不希望彼此一拍两散。可那些豪臣们会自己去暗中权衡,既然有上述那种可能,他们也就又多了一层顾虑。

    从她来回一百八十里迎自己的坚韧,和这次递国书上所表现出来的狠劲与聪明,阿图觉得这个花国主的确是个厉害角色。

    大家再说一些细节后,尘矶与邹维就要告辞,说今日是如意男开府的日子,讲了这么久的话已经很叨唠了。又说国主的意思是让未晴暂于他府上借居,作为双方的联络人,具体事情她都清楚,阿图有何疑问尽可问她。

    阿图可不能就这么让他们走了,于是让婢女引着未晴前去客房安顿,安顿好再带去厢房的女宾桌。自己则拉着两人前去二院赴宴,并吩咐厨房另开一桌素席给尘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