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八二)傅莼的军学课 (第1/2页)
玄武湖畔的九华山下,京都棋院的隔离,十几座亭台楼阁、轩榭厅堂围绕着一湖池水错落分布,这边是驰名遐迩的三辅学社所在。 池水北面是一湾莲花,每逢暑夏季,莲花盛开,莲子飘香。池边一座小楼,楼高两层,东西短而南北长,卷棚单面歇山造,上覆青瓦,名为求真堂,其底层沿着南北纵向被开辟为三个讲堂。 “孙子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求真堂最靠南的甲讲堂上,屈闲一身蓝色大袖儒衫,面带微笑着给堂内的听员讲学。他于这个月开始再次于三辅学社中讲解《军学地理》,每周一堂,设于周六下午。本堂就是第一节课,宽大的讲堂里坐了五、六十人,年纪从二十到四十多不等。 这种类别的讲学,本来是为三辅学社的社员所开办的,三辅学院的学生要听得经过许可,但经过屈闲的允许后,阿图就带着傅莼来听课了。不过他们所能听的也只有屈闲所讲的军学,其他人的讲学或者演讲等等仍然是不被允许旁听。 讲完开场白,屈闲的目光在课室里环视一圈后,便问道:“假定你即将在某个地方与敌军进行一场战争,在你带兵进入这片战场之前,你首先会做些什么?诸生谁能回答?” 一名商人扮相的中年听员举手,得到发言的许可后说:“先看军学地图,研究清楚这片战场的特点。” 屈闲点头道:“我们可以假定有这片战场的军学地图,有没有要补充的?” 另一名文士模样的年轻听员举手,得到许可后说:“要查看一下,在历史上这片战场有没有发生过战争?战争是由哪两方来打的,他们各自从那个方向进入这片战场,又分别是怎么退却的,粮草怎么运输,水源怎么获取等等?胜者为何能胜?败者又为何失败?” “非常不错!”屈闲赞道,“能这么去全盘考虑,可说是基本上算无遗策,你若是从军定然能做将军。” 这番话在赞许中又暗含股轻松的调侃,满堂听员都大笑了起来,屈闲继续道:“可还是尚有稍许的不足,有没有人能再补充一些?” 还有不足?堂下一阵交头接耳,只见最后一排的那个穿男装的美女举起了手。屈闲招手示意,傅莼朗声道:“地形时常有所变化。比如河流,十年前的小河或许今日已经消失,昨日所没有的河流,或许今日又会出现。所以光凭借地图是不够的,得事先派人去勘查。” 傅莼说完,屈闲再次赞道:“好!”带头鼓起掌来,满堂的人也都随之鼓掌,只把傅莼闹了个脸红,头低低地垂下。阿图见自己老婆受了表扬,那个掌声鼓得比别人都要响。 鼓掌完毕,屈闲接着讲:“山川常崩,河道易改,地理也随之变化。军学院所用的教材都是百年前睿宗时代所编,一千多套全国各地的军学地图也是一直沿用,期间曾做过几次修改,但规模都很小,不足以完全彰显这百年来地理的变化。” “本人就曾去过和州的安芸,那里是片山区,许多的河川在百十年前可以直抵大海,小舟至上游顺流而下,将山里的出产运去沿海港口。可如今却有半数河流已然变得狭浅,无法通行小船。所以说,江山易改并非只是指朝代,地理上也是如此,原来是森林的地方或许现在已是城镇,是河道的地方或许已是陆路,没有桥的河流上或许已经架上了桥。因此,旧时的地图在使用时得先派人进行勘查确认,使用时才能无误。。。” “军学既有原则,又讲究求变。地理有变,人有变,武器更是常变。统领者当明白你的兵与敌方的兵有何差异,来自城镇的兵与来自山区的兵有何不同,你所拥有的火炮与敌方所使的火炮在口径与射程上有何差距。。。如果你的兵、你的火枪与火炮都不及敌方,你就要依靠地形来弥补你即将在战事中遭受的劣势。。。” “作为一名统领,你还得明白你面对着的这块战场对于不同的兵种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同一个山头、同一片沙漠、同一块林地,在步兵、骑兵、火枪兵、炮兵眼里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假如你带着的是某种兵,除了你得明白自己将怎么利用这片地形之外,你还得明白,已方其它兵种将会怎么样利用这片地形。你的敌人又是些什么兵种,他们又将会如何利用这片地形。。。战争胜负的结果,抛开偶然的因素,乃是由于优势的累积。善战者会运用他眼中所见的每一处河川,每一片沼泽,每一个山头,从而让自己的军队相对于对手一点点地积累起优势。。。” “地形学只是军事地理的一个分支,用来助你针对即将到来的战事而设计战术,而战争是国与国的,一个国家的地理必然存在着军事上的特点。例如,是否毗邻海洋,境内是否有贯通陆地的河流与水道,国土是否过于狭长而使得纵深不足等等。为将者当知晓敌国在地理上的弱点,抓住对方的薄弱之处予以攻击,同时还得明白己国的类似问题,做好必要的防护。这还有所不足,诸生还得学会通过分析一国的民生,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