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浮云记_(四六七)武拙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六七)武拙院 (第2/2页)

高皇帝”的谥号。

    打前面出现了一道窄窄的木拱桥,可容得二人并行而已,桥下是道深涧,涧中有溪水淌过。桥长约五丈,两旁无护栏,其上所铺的木板也是新旧不一,想来此桥的年份久远,时有修葺。

    过了木桥,前面是条铺着石板的小路,小路通向深处,两侧是青青郁郁的树林。

    两人刚走入树林十几步,听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公孙休回头一看,只见十来名灰衣僧人鱼贯地跑过了那座木桥,正向林中跑来。

    当先一僧是名三十几岁的高瘦和尚,他跑到两人身前,身形嘎然而止,对着公孙休双掌合什,施礼道:“施主。”

    公孙休合掌回礼,便见那和尚再向着雪斋行礼:“师叔。”

    雪斋一边回礼,一边带着喜色问道:“尘因是何时返来的?”

    “禀师叔,是昨夜。”尘因答道。虽然恭谨的姿态不变,但看得出来,见到雪斋后,他的脸上也显出了一丝兴奋之色。

    “师侄此次出外有五年了吧?”雪斋问。

    “正是五年一个月零七天。”

    “好。晚课后来师叔禅房,我们叙叙。”

    “是,师叔。”

    尘因再次向着雪斋与公孙休各行一礼,便慢步向前走去。他身后的一干僧人刚才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都候立一旁,此时也纷纷上来和两人见礼,待最后一人与他们见完礼,一行僧人又由着尘因带头,继续向前而跑去。

    待他们走后,公孙休见这条路曲径通幽,又是与寺院背道而驰,心下奇怪,不禁问道:“他们去哪?”

    “武拙院。”

    公孙休抬首远眺,又问:“这么说,适才那些僧人都是武僧?”

    万佛寺的武学大大的有名,在世人心中,它是可与河南少林寺并列的两大佛门武学圣地,其武僧练武的地方就是这武拙院。

    “是。本寺武僧早午两练,此时是他们午课的时候。”雪斋答道。

    公孙休不知为何忽然对这武拙院产生了兴趣,伸手一指前方道:“可否前去一观?”

    “本寺武拙院一向是不准外人观摩,”说到这里,雪斋看见他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便笑道:“但若是施主要看,却也是无碍。”

    两人再往前行,但见沿途到处是岔口,算来少说也有十来处,地势也是越走越高。公孙休看着不禁头晕,心道若是单凭自己去寻这武拙堂,恐怕十天半月都找不到。如此,雪斋带着他拐来拐去走了约么一里半左右的样子,前路就豁然开朗。

    树林小路的尽头之外是一大片平地,平地之上建了一处极大的院落,四周环绕着茂茂密密的树林与竹林。院落围以一丈多高的白色院墙,打内耸立起灰色的房顶瓦脊,朴朴实实的,估计着有百来间房屋。院门之上空空荡荡,并无任何牌匾。

    “到了,此处便是武拙院。”雪斋道。

    从外表看,这武拙院倒象是一座普通人家的院子。

    院门外站着一名年轻僧人,看上去象是守门的武僧。僧人见到雪斋便口喊“师叔祖”,随后侧开了身子,放了二人进去。

    过了这名武僧,进门后便是一道灰泥抹面的照壁,绕过照壁就看到一处大院。院内中央有一条石板道通向后面的内院,两侧则是沙土铺就的练武场。

    这处练武场好大,宽约么三十余长,深二十丈,场地上布着些木人、木桩、沙坑、沙包、草靶、石人、杠铃等练功之物,四十几名僧人便在这场地上演练着功夫。

    但见这些僧人或五六人练棍,或三四人练枪,又有人对着沙包拳打脚踢,有人向着远处的草靶发镖,有人腿上绑着些沙袋之类的从沙坑里往外跳,有人凭着双手各出二指从地上倒立起来,还有人练着相互间的搏击,林林总总,热热闹闹。一时间,看得公孙休眼都花了。

    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瞧见尘因正在和二人对打,与他对阵的二名武僧都打着赤膊,身上肌rou块块凸起,甚是雄壮。二名僧人中的一名双手握以鹰爪,出手刚猛,快若闪电。另一名则是双掌竖立如刀,横削斜切,带起风声连连。

    面对着两个人的夹攻,尘因竟是不慌不忙,见式拆式,来招破招,对手攻势虽猛,却奈何不了他半分。两僧多年一起练功,彼此互有默契,换了个眼色后,手握鹰爪的武僧便腾空而起,在空中一个转折,变化为头下脚上的姿势,双手鹰爪猛击尘心头顶,声势凌厉;与此同时,那立掌如刀的武僧却是来了个滑步,自下而上地攻他下盘,招式狠辣。

    场面陡现凶险,公孙休几乎要叫出声来,却见尘因身形陡然发动,也不知他使得是什么功夫,居然以腰为圆心,全身纵向地画了半个圈。那使鹰爪的武僧本来是要打他的光头,眼前忽然就多了一双脚,措手不及之下,胸腹间就立即中了他一腿,被踢了开去。而那使掌刀的武僧本来是要攻他的胯部,却打了个空,头顶上被他用左掌轻轻一按,顿时xiele气。

    胜负已分,两名武僧都站起身来,双掌合什,向着尘因说了声:“多谢师兄指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