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二)第一次上朝 (第2/2页)
词面意思是“体面的番薯”,实际上是指“外表体面的笨蛋”。乃是前几日在书画室见到薛行画风帆海战图,他多嘴说画上有谬误,两人争辩起来,相持不下,阿图嘀咕一声“女人见识”,薛行骂一句“体面苕”。 有关官员的相貌问题,阿图记得《吕氏春秋遇合》上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春秋时代,陈侯宠幸一名叫敦洽讎糜的臣子,其人长得奇丑无比且没修养,派他出使楚国,言语粗野。楚王大怒,言陈侯派这么个丑人来为使是怠慢自己,于是出兵攻陈,灭其国,这便是因为长得丑而引发的大悲剧。 可长得帅的人就未必于国有益,如潘安心术不良,子都有害人之心,赵括能纸上谈兵,如果任凭这些人把皇帝给蒙蔽住了,屹立于朝堂之上为万民作主,国运必然哀哉。思及至此,阿图开始左顾右盼,寻找起臆想中的体面苕来。若是运气好的话,能拎出两个体面苕交给皇帝,兴许皇帝就高兴了:卿前能相马,又能识鸟,如今还能为朝廷揪出体面苕,立下大功,真乃当今伯乐,特赐次妻两名。。。 正当他把目光凝视于中书院总领、内阁大臣袁文晋身上时,鸣赞官的眼珠扫来,目光中蕴含劝诫之意,等他目不斜视之后,便在自己手中的木板上记下:如意子赵图,殿前失仪一次。 殿前失仪,朝后至少要罚钱十贯。 礼罢,鸣赞官唱奏事。内阁班列中,丞相胡长龄说道:“启禀皇上,臣有奏。” 赵弘道:“丞相有言,请说便是。” 胡长龄手执笏板行出班列,先对皇帝行了一礼,然后道:“我国派往美洲使节团已准备停当,请陛下御准启程。” 阿图之前只见过胡长龄数面,最早的一次乃是上元夜在承天门上,其后只远远地瞧见过两次,彼此间尚无交谈。由于他所敬重的屈闲是因为受丁丑案的牵连而逃亡,加上胡氏一党在坊间的风闻很不好,甚至有人以“胡jianian”来代称这位丞相大人,所以阿图从来都对他没个好印象。
目光越过前排之人去看这位丞相大人,只见他身体瘦长,古稀之年的脸庞上带着块老人斑,脸色还算不错,三缕斑白的长须颌下飘拂,细眼之中开合有光,暗道:“图画上的前宋jianian臣巨蠹蔡京大致就是这副模样吧。” 使节团的使命是前往曼萨尼约与西洋人交涉战俘遣还事宜,以礼部右侍郎贾元放为正使,海军枢密副使刘文记和翰林学士郑石为副使,随行三艘船,满载了各种慰劳品,由七艘巡洋舰护航。 “准。”赵弘朗声道。 打东班里走出了贾元放和郑石,西班里走出了刘文记,来到丹陛前长揖,齐声道:“谢陛下恩准。” 赵弘目视三人良久,哀切道:“美洲之战已逾半年,每每思及我被俘将士,恐其等为西洋人所虐待,朕忧心如焚,食不甘味。又常于中夜惊醒,冷汗亵衣。。。” 听到这里,阿图心头一乐:“原以为皇帝是个至诚君子,却也是个会装的。。。” 与此同时,满朝文武齐声高呼:“吾皇仁德!” 赵弘抹了抹眼泪,继续道:“民乃国之根本,军乃国之柱石,汝等前去美洲,定要戮力使得我被俘将士返回故土。否则,朕心难安。然则,西洋人重财货,此次必欲趁机讹诈我国,汝等又须谨慎应对,既不可因我国军人在彼手中而委曲求全,亦不可过于强硬而错失机会。。。” 皇帝和内阁授予了时节团全权交涉战俘事宜,包括为宋军将士在西洋战俘营内争取更好的待遇以及洽谈赎回的价码。 内阁给使节团赎回战俘定了个上限价,乃是每名军士一百五十贯,军官按级别酌情递增。赎金的根据是:以往在北美,大宋的直辖州、诸侯国和西洋人也时常发生冲突,彼此虏掠人口,也时常会赎回自己的军人和民众,军人的赎回价一般不超过一百二十贯,普通老百姓则在四十贯上下。所以,这次西洋人也该照惯例来行事吧。 赎金的细节是保密的,阿图不可能知晓,否则他当可以立即判断出来此事不成,因为德阿维莱斯清清白白地跟他说过每名战俘要四百里亚尔,折宋钱三百六十贯。 皇帝叮嘱完毕,贾元放一揖到地:“请陛下放心,臣等定然不负皇上所托,朝廷冀望。” 赵弘点头,宽慰了几句后,三人退回了班列。 接着,海军枢密使尚思明出列,说南洋传来的最新文书中显示,远征军共回来了一百四十二艘战舰,其它舰船一百二十艘,十七万出征将士有七万七千人返回。在北洋的高级将领中,只回来了海军副督抚连惠明、左提督庄胜和右提督俞冠维,其他人等下落不明。这个数字应该是最终的结果,现在还没回来的就多半永远都回不来了,尤其令人感叹的是,六艘出征的昭武舰一条都没能够撤回马尼拉。 尚思明的禀报令殿堂上响起了嗟嘘声一片,好长时间都没打住,直到丞相威风凛凛地站出来喊了声肃静,方才止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