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四)黄冠庭的奏对 (第2/2页)
“臣附议。”阿图点了点人数,出列之人大约占了殿上的四成。 赵弘本来就没有采纳冯铁炮谏言的打算,见此情形便顺水推舟,向着黄冠庭安慰道:“卿之言朕记下了,黄督抚起来吧。”随后又对着身旁的高拱使了个眼色,后者便下阶去将他给搀扶了起来。 黄冠庭和各位出列的大臣退回原位,冯铁岩也退下,看来他今日的铁炮是放完了。 接下来,杨堪手捧一折来到丹陛,躬身道:“禀陛下,因北洋在美洲大战中损失了过半的战舰,防护海洋已有所不足,所以内阁、枢密院和兵部提出了个造舰议案,请皇上过目。” 高拱再次下阶,取了他手中的折子,走回上御阶,将其在皇帝案上铺开。 就在赵弘浏览折子的时候,杨堪开始说折子中的内容,就是一个包含十六艘昭武舰、二十四艘无畏舰、三十艘光荣舰、三十艘天王舰、四十艘金刚舰、六十艘远山舰在内的北洋三年造舰计划,各种战舰造舰总数为三百三十艘,辅助舰三百艘,造舰总费用为四千五百万贯。加上北洋原有各种舰只共一千艘,其中战舰合计五百四十艘,总吨位四十五万吨。 四千五百贯的造舰费!这里面的油水。。。阿图怦然心动,想象着一把刀正将一块大猪油切成数份。切割完毕,十几双手同时抓向那块最大的猪油,却听得一连串的惨嚎声响起,每只手上都插了把明晃晃的叉子,自己则威风凛凛地大声喝道:“小样!连本大仙的猪油都敢抢,活得不耐烦了!” 杨堪奏报完毕,赵弘便向内阁中一人喊道:“刘卿。” 户部尚书刘敬垚步出班列,躬身应道:“臣在。” “这笔款子户部有何章程?”赵弘问。 刘敬垚一挺身,站直了身子说:“回皇上,户部尚有历年结余二亿四千万贯,支付这笔款子没有问题。” “好。”赵弘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表示,户部肥得流油是谁都知道,或许这二亿四千万贯还打着埋伏,略微思索之后便道:“北洋添了这么多舰船,不知大略要增添多少兵将。”
“回陛下。枢密院的有个粗略的预案,乃是新增水兵与勤杂人等合计十二万人,最好还能再增添一镇陆战兵二万五千人。”杨堪道。 乖乖!十四万五千人,海军的费用要比陆军要高出一大截,按平均每人每月十贯的军饷和各项花销来计,每年就要大约增添军费一千七百四十万贯。另外,招募军人也是要花钱的,配齐一身的行头、装备,加上宿营地、训练场所等等开支,恐怕每人百贯还打不住。 阿图曾研究过大宋的财税收支,知道朝廷与地方的三级税收总额大约为六亿贯,支出为军费一亿七、八千万贯,官吏以及公职人员开支二亿五千万贯,剩下的一亿七、八千万贯用于办教育、扶贫养老、修治江河、港口、道路、桥梁等等,每年户部大致有二、三千万贯的结余,但地方却略有不足,部分还要凭发债应付。此时,听到杨堪这么个扩军的预案,不由心道:“往后朝廷的盈余就只能去填北洋这个大窟窿了。” 皇帝似乎和他有共同的看法,对杨堪的预案并不置可否,而是把手一抬,指着班列中的赵图,向着阶下道:“朕收到如意子的一份折子,言其宝江船厂能造出一种堪称“超级”的巨舰,不但可以将现有战舰的吨位增添一倍,还能相应地减少水兵数目。今日,朕便招了他入朝,来给诸位讲解一下何谓超级战舰。” 堂上诸臣的眼光一下子就齐刷刷地朝着这边望来,阿图赶紧步出班列,来到御前长揖道:“谢陛下恩典,臣的超级战舰的确有如此功效。” 与此同时,高拱指挥着太监们抬来个大木架摆于靠近殿门处,上面横向地挂了张图,上面绘着一艘战舰的主视图、俯视图、结构图和后视图。 阿图从高拱手里接过一根细竹竿,得意洋洋地站在了图前给大家讲解。说完这种超级巡洋舰的结构、性能和设计思路后,便道:“以这种超级巡洋舰为例,其吨位为一千五百吨,配以二十二斤主炮三十六门,十二斤短炮六门,二十二斤曲炮四门,合计装炮四十六门,其威力介乎于六十门炮的金刚舰和七十四门炮的天王舰之间。尤其一点,其所需水兵数目为三百人,比金刚舰的配置少了一百八十人,按每年每兵开支一百二十贯记,一年能省军费二万一千六百贯,十五年的服役期就是三十二万四千贯,可为朝廷节省大笔开支。更何况,超级巡洋舰的机动非金刚或天王舰可比,可以游曳于四海,为我海军担负巡洋和奇袭的重任。。。” 说到这里,看到户部官员欣喜雀跃,而枢密院和兵部那帮人却都是黑口黑面,心中恍然大悟:“糟糕!说减兵是大忌,减了兵就得减将,那些丢了官职的武将只怕要仿效那些因照相机而失业的画师,聚合起来上门来闹事。。。”连忙改口道:“宝江船厂还有一种轻型的超级巡洋舰,八百吨排水,主装十六斤主炮,额定兵一百八十人。如此一来,一艘战舰的人手可化为两艘,为我海军倍添战力。” 一艘战舰变成两艘,起码舰长这种级别的官员多了一倍,枢密院和兵部那干人听到有赚头,脸上回嗔作喜,而户部官员又把脸给垮了下来。 “报!缅甸八百里加急。”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高呼。 八百里加急,即便是皇帝睡了也得即刻起身。当下,高拱急趋到殿门口取了这封沾了三根鸡毛的公文,又赶紧转回来呈给赵弘。 赵弘匆匆一览,脸越看越黑,最后将文书往地上一扔,把御台拍得震天响,口中大骂杨昊无能。丞相胡长龄与内阁们围拢来捡起一看,个个都是面露愕然。 书上所言:云贵督军杨昊在缅甸夺取腊戍后继续西进,却没想到依江国兵马突然临阵倒戈。在依江国的协助下,三国叛军悄然绕道去到大军身后,重新夺回腊戍,并获取了城中堆积如山的西南军辎重。得知腊戍丢失,杨昊急忙回攻却二战俱北,为敌军所围。十日后,军中粮尽。杨昊死战突围,终于杀开条血路回到诸侯永昌国境内,其麾下人马业已由出征之时的十三万,除去临阵倒戈的一万三千依江军后,只剩下了区区四万残兵。 随即赵弘宣布散朝,带着这帮内阁大臣们匆匆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