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三)十个游行的少年 (第2/2页)
以为甚,喊了一轮“皇帝万岁”、“大宋威武”等口号后就按预定的计划沿着长安街向西游行而去。 刚走出承天门广场这片区域不到一里,就听到前方鼓乐声大作,比学生队伍里的更响。两边瞅瞅,所见是延绵不断的横幅,上面贴着剪字:“学子游行,万众支持。”往横幅下一望,长龙般的桌子一字排开,大伯、大叔、大哥、大嫂们蜂拥而上,手里端着筐子,里面装着热腾腾的包子、鸡蛋、炊饼、煎果等等,热情地喊道:“同学们,天寒地冻的,来一个,不要钱。”话未落音,七手八脚地就把筐中之物往大家手里塞,等同学们接住了,又把胳膊一拉道:“瞧瞧,这么冷的天,光吃点干的哪成。走,吃炒菜去,起码也得来碗热豆腐脑。” 一名同学被这个阵仗搅昏了,呆呆地接下两个包子;另一名同学是早上空着肚子出来的,冷风一吹就顶不住了,眼里瞧到热腾腾的面条,脚下就止不住地朝那边靠;又一名同学天生就是好吃的,见到油煎虾饼和羊杂汤,口水即刻奋涌;再一名同学平生还未碰过女人,被大嫂把手一拉,顿时犹如被点了xue,浑浑噩噩地就跑去吃豆腐。。。脑。。。 就在十日,应天府给京都所有酒馆、食铺以及众多遴选出来的商铺下令:十六日一律去长安街摆摊,所费由官家支敷,不去者来年不换新牌照。。。 十里长街应有尽有,京都大小商铺、馆子于此摆下长龙,声势壮阔,大有“宁可花钱十万,不可放走一名学生”之势。 沿路的美食层出不穷,不为包子、煎饼所诱的走进了火锅摊子,嫌火锅太辣的走进了砂锅摊子,嫌砂锅上火的走进了蒸菜摊子,嫌蒸菜太软的走进了酱骨摊子,嫌酱骨油腻的进了素食摊子,嫌素食清淡的进了烧烤摊子,嫌烧烤太香的进了臭豆腐摊子。。。吃饱了的男生走进了剃头摊子,不想剃头的走进了补鞋摊子,鞋子没坏的走进了缝衣摊子,衣服没破进了旧书摊子,买完旧书进了说书摊子,听完说书进了描相摊子。。。女生走进了水粉摊子,拍完粉的进了化妆摊子,化完妆的进了编发摊子,编完发的进了头花摊子,买了头花的进了试衣摊子,提着衣服的去看绣鞋摊子。。。
终于有名同学冲破重围来到了江边,望着滚滚东逝水,欲哭无泪道:“早上真不该胀下那该死的四个馒头!” 目睹同学们游行之盛况,某位路过sao客当场做歌一首,名为《十个游行的少年》,歌词云: 十个游行的少年,摇旗呐喊雄赳赳; 喊昏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九个游行的少年,前面来条小黑狗; 某位生来怕猛兽,掉头往回走。 八个游行的少年,冬风吹来不好受; 某位自幼身体弱,哆嗦往回走。 七个游行的少年,巡差大哥来身后; 某位爹爹是惯偷,蹑足往回走。 六个游行的少年,美女坐依河畔柳; 某位双脚移不动,悄悄往回走。 五个游行的少年,忽听娘亲路边吼; 某位素来孝父母,含泪往回走。 四个游行的少年,昨夜麻将斗上口; 某位怀疑有猫腻,气呼往回走。 三个游行的少年,十里路途太长久; 某位平时少跑动,磨蹭往回走。 两个游行的少年,为争女生动起手; 某位横rou不够厚,愤然往回走。 剩位决心的少年,临到终点迷了途; 瞧瞧身边没战友,罢了罢了,归去喝闷酒。 。。。。。。 二十二日,枢密院与兵部下令,从南洋总督府、京都左、右督军府、川藏督师府各调两镇,两广、两湖与闽赣督师府各调一镇,合计十一镇二十七万人马驰援云南。同时,又任命枢密院陆军枢密使司马钺为帅,开春后统领各路人马入缅平叛。 按大宋军制,共设南洋、北洋、美洲三个总督府,京师左、京师右、燕京、长安四个督军府,云贵、川藏、两湖、两广、闽赣、辽吉六个督师府,共有陆军四十一镇,每镇下辖二至四卫不等,每卫八千余人,合计一百零二万人。督军府和督师府的差别只是在于级别不同,前者的统帅督抚是正三品武官,后者是从三品,总督则是从二品。 十一镇二十七万人马加上杨昊的四万残兵,便是用三十一万人马来平缅,这可是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阵仗。只是经过了远征军的失利以及这此缅甸大败,人心都已经跌落到了谷底,甚至还有人发表文章来质疑这次是否能必胜。 二十四日,宝相来照相机厂试产,首批获得资格开设相馆的学会会员欣喜异常,五位能拿到货的人在相机厂里等了个通宵。 二十六日,大学的考试结束,阿图和三位老婆们结束了本学期的学业,********准备过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