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五)断肠道二 (第2/2页)
的唏嘘声。 第七幕敌军来袭,这次是国王御驾亲征,并没有带着亲王前去出战。背景仍然是森林,亲王与王后得到了这个机会,再次地幽会了起来,唱着快乐的歌,在林间互相追逐着游戏。曲乐转回了昆曲的风格,将男欢女爱的场面演绎得淋漓精致。 第八幕是宫廷内的场景,国王很快就打败了敌人,但他负了重伤,被人抬回了宫里。国王喊来了亲王和王后,挣扎着说自己快要死了,要把王位传给亲王,并要亲王娶王后为妻,还拿着他们两个人的手合到了一起,随后就逝去了。 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的话,虽然不能不为国王之死而惋惜,但有情人终可成眷属还是值得庆幸的,结局可算圆满。可亲王觉得事出蹊跷,便盘问起陪着国王一起出征的将军。将军回答说,国王在战斗中一直冲在最前面,怎么都喊不回来,最后前胸中了三箭。 亲王突然明白了,国王知道了自己和王后的私情,决定用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们。他被这个醒悟而震撼,继而陷入了深深的哀伤,开始用唱腔来回忆着哥哥从小到大对他的厚爱。 唱完回忆,亲王踉跄着冲了出去,他无法接受这段用哥哥生命换回来的爱情。 全场又发出了一片的唏嘘感叹声。苏湄的长睫毛中噙着泪水,语不成调地说:“太惨了,我宁可他永远地被瞒在鼓里。” 望向四周的包厢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在哭,连杨文元这个大男人都开始抹泪了。 第九幕又分成了两个背景,左边是深宫,右边是军营。 左边,王后独居宫中,有人来禀报说亲王,也就是如今的国王不断地在外面打着胜仗,国土越来越大。但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国王已出征了三年,至今都没有回来。王后只能依在窗台前,对着月光来叙说她的思恋。 右边,国王坐在军营外,手里拿着那块王后的手帕在思念她。虽然心头苦不堪言,但他仍然无法原谅自己害死了哥哥,只好对着月光唱起了忧伤的歌。
第十幕,国王终于打败了所有敌国,再也无仗可打了,便班师回朝,这离他出征之时已经过去了八年。 旌旗飞扬,金戈铁马,国王身着华美的铠甲,威风凛凛地走上舞台,他似乎成熟了很多,脸上也留了一圈黑黑的胡须。其后便是一大段唱词,说他如何大破敌军,率军奋战于千里之外,连并二十国。 大臣与耆老们端来了酒盘,向国王敬献美酒。国王连饮三杯,意气风发。这幕用的是北调,最能体现那种纵横捭阖的豪迈,慷慨激昂的意气和令人心血澎湃的雄壮。 八年的时光,终于使得国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往日不可追,今世犹可为;人生苦且短,莫到失时悔。 他决定要迎娶王后,完成哥哥临终前的遗命,治理好兄长的王国,并让王后得到她应得的幸福。可随即就有名宫女前来禀报说王后病危,卧床不起已有一月。 第十一幕,国王来到了王后的房间。她躺在床上,满脸病容,形容枯槁,令国王万分心痛。 王后因思恋而成疾,看到他来了,不禁喜出望外。在国王的扶持下,王后回光返照地下了床,站起了摇摇欲坠的身子并为他唱了最后一首幽怨的歌,随后就香消玉损、长辞远逝了。她并没有埋怨他,只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凡人逃脱不了。 国王伤心得大哭了起来,跪在王后的遗体前唱出了内心的歌,还夹杂着大段的独白,表达长埋于心底的深沉爱情与浓厚思恋。 最后,他站立起身来,抽出了宝剑,瞠目大喊:“一缘入我梦,昼夜不可忘。一劫入我命,生死不可避。九品莲台欲,八万地狱苦。红尘三千丈,丈丈劫一轮。梦兮,缘兮?命兮,劫兮?因缘梦里生因果,断肠道上断人魂。” 说完,拔剑自刎。戏演完了,大幕拉起,全场一片的痛哭声。 阿图身边的四个老婆都哭了起来,傅莼最终没能忍住,哭得哇哇叫。女魔头也是女人,是女人就一定会哭的。再瞧瞧坐着另外六个老婆的包厢,呜呜声响得稀里哗啦,傅樱的声音最脆,也就哭得最嘹亮。 这样的气氛保持了一注香左右,幕里终于响起了锣鼓声,把观众们从沉痛中唤醒回来。随即戏幕再次拉开,全部的演员出场谢幕。顿时,所有的观众同时起立,掌声、欢呼声、尖喊声震响整个剧场。 演出者纷纷鞠躬致谢,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都带着兴奋与幸福的笑容,他们知道,今日的首演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虽然前田切、来凤儿、关汉山都算不上是一流的唱家,但他们的戏很有魅力,故事很好,编排得很有创意,乐曲也尤其的出色。 在满堂的喧嚣声里,傅莼忽然在他的胳膊上一碰,指着那边道:“看,颜医师和沈先生。”阿图举眼望去,惊愕地发现刚才还哭得翻江倒海的颜明真正在和沈扬目不专盯地凝望着,难以置信道:“莫非他们就这么成了?” 散场之后,直王、唐棣、杨文元等一群公子哥哄涌到了后台,围着三名主角连声赞叹。直王甚至学起了戏中的调子,他的记性真的很好,十几句台词唱出来,居然一字不漏,还唱的字正腔圆。 直王还说,等下两场阿图的包场演完,他要连包三场票,把京城里的游手好闲之辈全喊来捧场。他所说的包票和阿图的包场不同,包场是阿图拿钱出来支付戏院的场地费和演戏的所有开支,但并不包括这些表演者的酬劳与赚头。包票却是按着市价,买下所有的门票,这些包票可以拿去送人,也可以在窗口零卖,这无疑比阿图的包场对演出者更加的有利。 既然直王牵了头,唐棣、杨文元与王益之等人也每人包了一场的票,算是给前田切捧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