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攻占琉球 (第1/2页)
身份被识破,邓浩楠绝口抵赖,就是不承认,太监小六子和大汉将军唐镜也没辙。 不过他们来的目的不是研究邓浩楠的身份问题,而是传达皇帝和皇后的勤王密旨。 然而,邓浩楠心中却是在盘算着。这密旨是皇后写的,不论成功失败,都跟皇帝没任何的关系。成功了皇帝占便宜,失败了则由一个皇后顶着。 当真是好算计! 这自然是张皇后的算计,然而邓浩楠却认为是朱由校布的局。 勤王?倒是天大的荣耀!可惜不是名正言顺,而是偷偷摸摸。或许是朱由校担心魏忠贤铤而走险害了他的性命,如今京城禁军都在魏忠贤爪牙的把持下,朱由校这样小心也无可厚非。不过,让邓浩楠去挑战拥有二十万禁军兵权的魏忠贤,那可是相当的富有挑战性。 见邓浩楠没有烧掉密旨,小六子也没辙,只能回去谎报邓浩楠已经将密旨烧掉了。 从小六子那里,邓浩楠得知了很多关于朝廷和皇宫内不为人知的秘闻。由于小六子对邓浩楠没有任何的戒心,邓浩楠问什么他说什么。这倒是令邓浩楠不好意思了,心道这小家伙看来是认准了自己,当成他兄弟了。 “来人呐!” 丁大上前,“大人!” 邓浩楠道:“取一千两黄金给小六子公公装车上!” 小六子连忙推辞,邓浩楠于是道:“我们的事情莫要跟其他人说,这黄金给你回去上下打点!” “七哥!” 小六子眼中晶莹闪烁,邓浩楠笑笑道:“叫我楠哥好了,以后会见到你的七哥的!” 小六子急忙点点头,破涕为笑道:“我懂!” “懂什么呀?” 说话的正是唐镜,邓浩楠淡淡一笑,道:“恭送公公!” 小六子一愣,顿时明白,拱手道:“多谢侯爷,咱家这就回去复命!” 说着,小六子转身离开,邓浩楠相送,一直送他上车。 唐镜屡次试探邓浩楠,不过邓浩楠就是装不认识他。对方是侯爵,唐镜拿邓浩楠没办法。 “不管如何,希望侯爷能够以朝廷为重!” 邓浩楠笑道:“国家有难,本侯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朝廷是皇帝的朝廷,国家却是天下人的国家,唐镜岂能听不出邓浩楠的话中之意。 还待要说两句,邓浩楠却道:“将军不用护送公公回去了吗?” 唐镜回头,却见小六子公公已经上车启程,再转回头时,邓浩楠已然离开。 返回都督府,邓浩楠迅速召集部众商议对策。 林风笑着说道:“魏忠贤势力庞大,皇上找侯爷勤王倒是找对人了!” 黄祖培却是不赞同,说道:“问题是,魏忠贤控制着二十万禁军,勤王谈何容易!如果被魏忠贤反诬侯爷造反,那么乱子就大了!” “不是有皇帝的密旨吗?” 王兆阳的话令邓浩楠苦笑了一下。 “皇帝好算计!”邓浩楠回答道:“密旨是皇后写的,成功固然好,失败也只是牺牲一个皇后而已!” 空手套白狼! 王兆阳咂咂嘴,暗道皇帝果然都不是白给的。 黄祖培见邓浩楠浑然没有在意的样子,于是问道:“侯爷看起来已经胸有成竹了!” 邓浩楠淡淡一笑,这种事情只能走一步是一步,见招拆招而已。 事实上,邓浩楠心中却是在纳闷。按照史书所写,朱由校很快就挂了,临终时张皇后用风筝传信给信王朱由检。而信王朱由检硬闯皇宫,魏忠贤掌控二十万禁军却是没有阻拦,而且还让朱由检成功的继位为皇帝。 史书上写的就跟过家家一样简单,如今眼瞅着就要到了那一刻,邓浩楠本想着静观其变,不料朱由校却是让他进京勤王,这令邓浩楠有些不解。 “进京述职是必须的!” 这点邓浩楠不可否认,不过勤不勤王还要看情况再说。 任你呼风唤雨,老子就是雷打不动,你能奈何? “谁愿意勤王谁就去,反正咱们不拿朝廷一分俸禄,管他呢!” “……”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没有想到邓浩楠竟然这样应付差事,那可是皇帝的差事啊! 黄祖培笑道:“侯爷这样想最好!如果侯爷举兵勤王,那么天下人不论青红皂白,都会对着侯爷乱喷,成为了暴风眼可不是好事!” 林风想了想也对,于是道:“局势还没有到那一步,相信天下间很多势力都在暗中潜伏,天知道魏忠贤到底属于哪个势力的。如果我们轻易搅局,说不定得罪了暗中势力,对我们不利!” “既然这样,那怎么就把这件事搁置,让皇帝自己着急去吧!” 邓浩楠搁置了勤王事宜,对于三边总督的任命,邓浩楠上书朝廷,推脱跟荷兰人的战事还未结束,无法赴任,请求朝廷另选才能。同样,进京述职的时间也借口推脱,理由同样是应付荷兰人没有时间。 不搭理朝廷的咆哮,辽东都督府上下官员们都是心惊胆战的,只有邓浩楠一个人悠然自得,因为他知道朱由校过几个月就挂了,因此丝毫不怕。 台湾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处理德川幕府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得知德川幕府把邓浩楠告上了理藩院后,邓浩楠大为光火。调集太平洋舰队第四、第五战队开赴长崎,并继续炮击长崎、平户,见德川幕府已然没有全部接受二十一条,于是太平洋舰队东进江户湾,并炮击沿岸村庄码头,摆出攻击江户的架势。 德川幕府同样大为恼火,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倭国水师尽废,根本无法抗衡太平洋舰队。 随着太平洋舰队猛轰了一个多月,倭国沿海地区稍微发达一点儿的村镇尽数被毁,损失惨重。 十月中旬,德川幕府终于受不了了。派出前往大明的使臣全部被拦截,大明朝廷无法制止邓浩楠的军事行动。于是十月二十一日,德川幕府终于答应二十一条,并派出全权大臣寺泽广高前往金州辽东都督府签约。 十月二十八日,辽东都督府总参谋长林风代表大明政府跟德川幕府签署,倭国德川幕府全部接受二十一条,不过附加条款更改,辽东都督府不要两百万两白银赔偿,而是全部兑现成粮食。 寺泽广高迫于辽东都督府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同意。当天签字后,太平洋舰队停止军事行动。 十一月七日,倭国天皇完成最后签字,十一日,邓浩楠代表大明帝国签字,正式生效。 德川幕府的赔偿名义上给大明朝廷,实际上全部都落入到了辽东都督府的兜里。两百万两银子的赔款更换成了粮食,极大的巩固了辽东都督府的民生基础。 德川幕府掌握着倭国大部分的粮食。德川时代总石高2800-3000万石。幕府领地占700万石。其中300万石分与旗本、御家人,400万石由幕府直辖,称“天领”。“天领”皆富饶之地,分布于全国,尤其集中在关东、东海道和畿内。 随着的签署,德川幕府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收购和征用粮食。德川幕府储备的粮食在一百五十万石左右,不过这批粮食不能动,因此需要从各地幕府手里征集。按照辽东都督府给出的吐血价格,一两银子一旦米,着实令德川幕府官员们气的吐血。 强行征集粮食,导致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