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颍川书院见闻 (第1/2页)
大概黄昏前半个时辰左右,张煌等人终于乘坐马车来到了坐落于颍阴的颍川书院。 “嘶” “我的天” “乖乖” “好家伙” 徐徐步下马车,陈到、李通、臧霸、太史慈眼瞅着坐落于前方的那座庞然大物,脸上流露出了nongnong的惊骇之色。即便是张煌,待瞧清楚眼前的事物后,眼中亦流露出震撼之色。 在他们面前的哪里是什么书院,那分明就是一座小型的城池:在那高达三四丈的城墙上,每隔十丈便设有一座箭垛,而让张煌吃惊的是,箭垛里竟然架设着就连一般县城也不具备的守城利器,床弩。再加上三三两两手提烧火棍在城墙上巡逻的、那些统一穿着深灰色家仆衣服的人,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座城池 “欢迎诸位来到我颍川书院” 伴随着荀彧温和的话语,面前那座“小城池”的城门轰隆隆打开,里面迎出一干荀府家仆,恭恭敬敬地对着他们的少主行礼问候。 “这这是书院”陈到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愕然问道。 瞥了一眼走在前面领路的荀彧,徐福压低声音解释道,“二十年前,朝廷逐渐昏暗,各地盗贼并起,颍川亦不例外。为了保障学子们的安全,荀氏八龙花费巨资在书院外圈了一道城墙” “官府允许”臧霸惊愕地问道。 徐福撇了撇嘴,说道。“荀氏祖祖辈辈皆在朝中担任要职,尤其是荀氏八龙,更是名扬四海。荀家家主因此事亲自向朝廷恳请,连天子都允许了,当地的官府又岂敢干涉荀氏,乃颍川第一名门大户,今时今日的威望早已在夏侯氏之上” “难以置信”在城墙处停下脚步,太史慈抚摸着那与一般县城无二的、用不周石砌成的城墙,惊骇莫名。 “乖乖。这究竟要花多少钱啊”李通才摇摇头感慨了一句,眼中闪烁着财迷独特的神采。 颍川荀氏书院 临走入城门前,张煌抬头望了一眼篆刻于城门上那段城墙表面的几个大字。心中暗暗说道:这岂是什么书院,称之为荀家堡怕是也不为过。 走入城门后没走几步,迎面便是一堵高如城墙般的门墙,上面雕刻着一个巨大的儒字。凭空给人一种仿佛书卷圣地的错觉。而在其左侧下首。则又刻着竖行的小字:周礼.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可能是见张煌、陈到、李通等人一个个面露震惊之色,荀彧微微一笑,说道,“诸位初回来我书院,不若彧向诸位介绍一番可好” 本着客随主便的想法,张煌拱手抱拳道,“有劳荀兄。” “不客气。”荀彧摆了摆手。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自城门朝里。我等脚下这条街道,唤作孔道,沿此道径直朝里,正对面便是我儒家圣人庙宇,孔庙。” 顺着荀彧所指的方向望去,张煌等人瞧见在极远处的前方,隐约坐落着一座殿宇。即便是隔得老远,他们也能感受到那座孔庙的庞大宏伟,端得是气势磅礴,难得一见。 “孔庙里供着是我儒家至圣先师,以及贤者七十二,弟子三千众”荀彧悠然的话音中透露着身为儒家弟子的自豪。 李通一愣,小声问道:“贤者七十二那是谁” 荀彧闻言脚步一滞,回头过来神情古怪地望了一眼李通,温声解释道,“孔圣人有三千余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位弟子最为出色,无不是名扬天下,获当时圣贤之名” “哦。”李通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喃喃说道,“我早前倒也听说过孔圣人,想不到这么厉害,自己被称为圣贤不算,教出的弟子也被称为圣贤诶老大,你们干嘛走这么远” 张煌、徐福、臧霸、太史慈假装没有听到李通的话,一个个走地老远,生怕被孔道上时而过往的学子瞧见他们其实跟李通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是一道的。 “这里已经是书院了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殿阁”没空理睬犯傻的李通,张煌打量着孔道两旁远处的一群群房屋,吃惊问道。因为他发现,这里的房屋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而是分别以几座巨大的殿阁为中心坐落,这种古怪的建筑坐落方式让张煌有些纳闷。 “哦,那就是大舍。”荀彧温和地解释道,“城内有总共八座大舍,分别位于孔庙的八个方向” “原来是教学的地方。为何有八座那不成学子当真那么多”张煌疑惑问道。 荀彧本欲解释,然而徐福似乎是不愿荀彧专美于前,抢先为张煌解惑道,“首领,儒学有八个学派,源自孔圣人那些位圣贤弟子中所提出的八个学术,分别是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这八支儒家学派各有侧重,甚至于有些互为矛盾,为了防止学子们在课堂上因学术问题争吵不休,所以将他们打散,每支学派皆在各自的大舍学习除非书院开课辩论学术,各学派的学子领袖才会汇聚于孔庙。” “正是如此。”荀彧毫不介意徐福抢了他的话,脸上依旧笑容可掬。 “大福,那你曾是哪个学派的”李通好奇问道。 徐福闻言面色一僵,闭口不言,却听荀彧幽幽叹息道,“元直本是小舍学子” “小舍”太史慈面露不解。 见此,荀彧便解释道。“书院有分大舍与小舍,初拜书院门下的学子,归于大舍。取其中优秀者,升入小舍,由我六叔亲自教授经学。” “荀先生的六叔”臧霸疑惑问道。 “愧不敢当先生之称。彧接掌书院才不过两月,此前虽有尝试教导学弟们的学业,不过先生之称对于彧来说还是有些遥不可及。”荀彧误会了,他不知臧霸仅仅只是客套的尊称,毕竟先生在学子中代表着老师的意思。 逊谢了一番。荀彧又解释道,“彧的六叔,便是荀爽、荀慈明” 看得出来。荀彧提起他六叔的时候有些自豪,只可惜,在他跟前的这些可不是儒家弟子,哪里晓得荀爽这个名字究竟有多么的尊贵。 正所谓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爽、荀慈明。那可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儒,朝廷征召数回也不曾入朝为官的在野大贤,堪称是儒家现今旗帜般的大人物之一。 “久仰久仰”除了默不作声的徐福外,黑羽鸦们口不应心地拱了拱手。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立志要当一名武人的他们,岂会去关注文士们所追捧的大人物。 以荀彧的才智,又岂会看不穿众人的想法,暗自摇了摇头。 元直怎么会与这些人为伍 尽管没有什么恶意。但是荀彧还是为徐福自甘堕落的行为感到惋惜与气愤。 忽然,臧霸听到远处有轰隆隆的声响传来。抬头一瞧,愕然瞧见在远处的空地上,有两拨学子各自驾驭着马车,弯弓射着远处的靶子。 “咦”臧霸吃惊地轻咦了一声,小声对徐福问道,“这不是书院么怎么还有练武的” 徐福闭口不言,看得出来,他此刻的心情并不怎么好。 注意到这一点,荀彧忽而转头对张煌说道,“张兄可知我儒家有三六之说” 张煌哪里晓得,摇了摇头道,“愿闻其详。” 荀彧闻言刚要张口,却忽然听徐福在那冷冷说道,“不过是六德、六行、六艺罢了,荀文若莫要戏我同伴” 听闻此言荀彧也不恼怒,问道,“何曰六德六行六艺” 徐福翻了翻白眼,冷冷回道,“智、信、圣、仁、义、忠曰六德;孝、友、睦、姻、任、恤曰六行;礼、乐、射、御、书、数曰六艺。荀文若,你当我三岁小儿耶”说到这里,他忽然醒悟了什么,狠狠瞪了一眼荀彧,不再说话。 原来他是见大福闷闷不乐,也不说话,故意激大福开口 瞅见荀彧对自己歉意一笑,张煌心中恍然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