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超难的兵略之战 (第2/3页)
诸葛亮,耸耸肩说道,“不过老师,这小子一本正经的,实在让嘉提不起兴致来,若是一定要比的话。叫那个小家伙跟嘉比吧。”说着,郭嘉指了指司马徽身后的庞统。尽管岁数只比诸葛亮大一岁,但看得出来庞统的性格可不比诸葛亮那样懦弱自闭,自打方才起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郭嘉观瞧。 “我”庞统恐怕是怎么也会想到事情竟会有这种转机,一愣之余脸上露出狂喜之色。要知道他始终很在意是诸葛亮去挑战郭嘉,而不是他庞统,如今经郭嘉这么一说,他顿时欣喜若狂地盯着司马徽,一脸自荐之色,连声说道:“老师。要不然就让我上吧人家对亮根本就没兴趣。” 司马徽不由的有些为难,要知道在他看来,对上郭嘉这种颍川书院的优秀俊杰,才学扎实的诸葛亮明显要比庞统更有赢面。 “就这小子吧”郭嘉走上前来搂过庞统的肩膀,笑嘻嘻地对司马徽说道,丝毫不顾其师荀爽在旁吹胡子瞪眼。 对于郭嘉这种任性的性格,司马徽也算是领会到了,他已意识到,郭嘉这位学子可不会吃他的激将法。这小子仿佛有一颗随心所欲的隐士之心,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若不感兴趣,哪怕旁人逼着他也是无用。简单地说。若是他司马徽不允,怕是郭嘉立马会走。 可是,要让庞统去挑战郭嘉,说实话司马徽没有什么信心。 不得不说。司马徽也不愧是才智机敏之辈,转念一想,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既然这样的话。劳烦慈明兄再请出一位学子,叫其双方通力合作,如何”司马徽转头对荀爽说道,在他想来,若是有诸葛亮在旁帮衬着庞统,这或许还有几分赢面。 事已至此,荀爽还有什么可说的,点点头正要说话,就听郭嘉笑着说道,“嘉瞧文若的性子与那小子倒是挺投机的,不如就文若吧” 用你来替为师决定 荀爽狠狠瞪了一眼郭嘉,可惜这种程度的威慑郭嘉全然没放在心上,四下张望大声喊道,“文若,文若在哪呢出来出来” 面对着无数双望向自己的眼睛,荀彧显然是坐不住了,满脸苦色地站起身来走到荀爽面前,向荀爽与司马徽深鞠一躬。 “还别说,真挺像的” 殿内响起一声嘀咕,紧接着,便是一阵哄笑,就连在座的那些世家望族的贵宾,包括陈王刘宠,亦不由地发出会心的笑声。 哪个混账说的 荀爽四下扫视着,李通赶紧埋下头。 瞧了半天也没发现究竟谁说了那句嘀咕,荀爽颇有些郁闷地收回目光,回顾司马徽道,“不知比什么”言下之意,他已经默许了荀彧的出战。 这倒也不意外,毕竟,倘若说郭嘉是颍川学院中寒门一系最出色的学子之一,哪怕荀彧便是他荀氏子弟中最杰出的几人之一,若不是郭嘉嘴快,荀爽本来十有也会选择荀彧。 针对荀爽的询问,司马徽仔细思忖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用比较正统的方式,论用兵 也难怪,毕竟儒家子弟一向以王佐之才为平生目标,无非就是学成之后投奔明主,为其出谋划策。虽然这出谋划策并不单单指军谋,但反过来说,若是不懂得用兵,又如何能成为谋士 当然了,比起论兵之道,其实针对当前大汉的局势作以评定并想出更好的处置办法,这更附和儒学的本质,但是,因为当朝局势晦暗不明,禁止平民评击朝政,因此,司马徽与荀爽心照不宣地略过了这一项,免得落下口实,被朝廷责难。 “原来是比试兵略”郭嘉脸上露出几许莫名笑意,在稍微一思忖后,对司马徽说道,“若是比试兵略,不如加点难度,如何” “加点难度”司马徽不解地望向郭嘉。 只见郭嘉回身抬手指向靠殿门的张煌那两席,指着张煌、陈到、李通、臧霸四人对司马徽说道,“那四位小哥,乃嘉新结识的好友,在此之前,他们曾在广陵军参战,与会稽叛乱军许昭作战,斩敌首皆在数百具以上,官职皆官至伯长之职,我等四人为军师。请他们四人为将,如何” “广陵军的军士” “斩敌首数百具以上” “皆至伯长” 殿内响起一阵惊叹之色,不少像郭图、逢纪、陈群那样对张煌不以为然的学子们眼中露出震惊之色,心下暗自纳闷如此勇武的广陵军军士何以会出现在他们颍川书院。数来数去,怕是也只有早已知情的荀爽丝毫不觉惊讶,饶有兴致地听着郭嘉的话。 “你等皆斩敌首数百具”饶是陈王刘宠亦吃惊地询问坐在他身旁的太史慈,惊讶于这位新收的弟子竟然还有这般的丰功伟绩。 “是,殿下不过皆是些寻常敌卒,不足为凭。”太史慈谦逊地低声回道。按理来说,太史慈可不是这般谦逊的人。但关键是他清楚眼前这位老师的本事,他毫不怀疑,若是陈王刘宠加盟广陵军参与那回与叛军的战役,怕是不根本不需要孙坚与丹阳兵来援,广陵军便能轻易杀败叛军。 “尽管如此,这亦相当了不起了”陈王刘宠赞许地点了点头,本来他还在纳闷这名弟子何以周身的杀气如此浓重,如今这才恍然大悟。 “四位小兄且上前来。”司马徽抬手邀请张煌等人道。 见此,张煌等人只好起身来到郭嘉等人身边。不过一个个表情茫然,不知这到底怎么回事。 司马徽显然不是寻常的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