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4章【风雨欲来】 (第1/2页)
清晨,文子逸梳洗过后便换上了一身新装,头挽蓝色方巾,一身紫色长袍,腰束玉带,真个是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刚刚回到家中,文子逸甚是挂念自己的那位挚友陈大鹏,所以吃过早饭,文子逸便带着温阳、马威等四人来到了平江府吴江县衙。 吴江长府旧景依然,不知是在陈大鹏的治理下风调雨顺还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原本就阴冷森然的府衙长房大院显得有些萧条,几个正在打扫的衙役见有人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细细打量了文子逸等人一番,文子逸进得大院,看到这几位曾经自己的老跟班,一种亲切感涌上心来,连忙上前开口道:“几位怎么,不认识子逸了?” 几个衙役原本就感觉眼前这个男子有些面善,毕竟半年不见,这些衙役的忘性又好的不得了,经文子逸这么一点,这才哑然地回过味儿来,两个衙役连忙迎了上来,其中一位躬身拜道:“原来是文大人回来了!小的眼拙,还请大人莫要怪罪!” “不妨,不妨,呵呵,陈兄呢?”文子逸笑吟吟地问道。 “大人在后堂呢,唉,这几天被征兵的事弄得愁眉不展,上边催得急,底下又不肯配合,才几天,大人就瘦了一圈了!文大人,要不要小的前去通报一声?” 文子逸听了这话不禁有些好奇,征兵之事是由州郡安排下来的,县官只是负责传达消息,况且因战乱征兵本就是强制的规矩,逢战乱之年更是与徭役赋税等同,这也能难住陈大鹏? 文子逸想到这里,便推手回绝道:“哦,不必了,我亲自去见一见陈兄!”文子逸说完便快步向后堂走去,刚刚来到门口,便听到后堂内传来陈大鹏的宣泄声:“征兵,征兵!禁军厢军,五千名壮丁,两个月时限怎么你叫我凑得齐!” 文子逸闻言信步进了后堂,看到陈大鹏正苦恼地倚靠在几案前对着刚刚拟好的名册发着牢sao,可能是这段时间过于劳累,陈大鹏原本清俊的脸色变得越发惨白,双眼深深地陷了进去,因为心中窝火,所以即便是疲惫不堪,这位县令大人还是精神百倍,文子逸看着那散落一地的簿册,便猜想到了陈大鹏心中有多么大的火气,为了让这位故交开心些,文子逸连忙笑着说道:“呵呵,什么事儿把陈兄气成这副模样啊?” 陈大鹏听到这个声音不禁一怔,抬起头送眼望去,更是喜不胜收,那个被自己视为知己的却被送去守城的挚友竟然重新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陈大鹏急忙整理好衣冠,看着地上的狼藉之象,这位县令大人慌忙起身,一时间惊喜、愧意、忧愁全都写在了脸上,陈大鹏表情极其复杂地躬身施礼道:“大人!” 文子逸最喜欢这位陈县令的原因便是他敢怒敢言,其次才是他的才学,所以看到陈大鹏这样的举动,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上面的调配存在很大的不妥,陈大鹏上前一把紧握住文子逸的手,惊喜地问道:“大人是什么时候归乡的?怎么也不通知大鹏一声!这些日子可是想死大鹏了!”文子逸淡笑着道:“陈兄不要再叫我大人了,呵呵,可不要忘记,现在你才是这吴江之长!” 陈大鹏闻言不觉连连叫苦道:“大人就不要挖苦小弟了!这些日子小弟都快身心俱碎了!”文子逸也不再开玩笑,与陈大鹏一起坐到了公案边,文子逸这才不解地问道:“刚刚子逸在门口偶然听得衙役和陈兄提及征兵之事,不知陈兄是不是为此事苦恼?” 陈大鹏无奈地摇了摇头,文子逸看着陈大鹏就更加不接了,忙问道:“征兵之事乃国之要务,本该由各州府节度使和军政官员来cao办,更何况只要找到原有行伍军士的后裔、或是囚犯便可,我听说士兵的待遇也是蛮不错的,陈兄还有什么事情不快?” 陈大鹏听完连忙抱拳道:“启禀大人!......”文子逸连忙阻止道:“又来了,你我是兄弟挚友,更何况现在你才是这吴江长官,岂不是折煞子逸了?陈兄,切莫再以大人相称!”陈大鹏心想也是那么回事儿,便也不再拘谨,开口回道:“文兄长有所不知,原本我大宋军政司是不需要向下辖州府和小县征兵的,禁军厢军虽然武艺不经,但却人数众多!可是自从这金人进犯,那些个平时以有勇有谋自诩的将军将领却都变得如同纸人木马,简直不堪一击,从一开始就没有打胜仗的时候,仅有的那几位将领,譬如宗泽宗大人、种师道,但却都年纪老迈,咱大宋的禁、厢两军本是相辅相成的,但现在却被金人打得人人自危,看着友军有难,却都已诸多借口不愿出兵相救,如今金兵已到汴京城外,除了千里之外的种师中那路边军,实在是拿不出一支有力的军队来保卫京师,半个月前刚刚接到知府大人的命令,要下辖县镇务必在一个月之内交出五千壮丁!唉,现在壮丁要么像文兄长一样去外地从军,要么落草为寇!剩下的都是一些老的上不去马和小到拉不开弓的主,大鹏真是无计可施啦!” 面对着陈大鹏这一大堆牢sao,文子逸暗暗在心中思衬着,等到陈大鹏说完,文子逸才开口问道:“不知这次需要兵源的是朝中哪位将领?”陈大鹏不假思索地回道:“只知道是厢军卫所急招的,听说是调往磁州方向的!”文子逸不觉心中一阵:“磁州?那不就是宗老大人的驻地?” 陈大鹏看着文子逸有些亢奋的表情,连忙问道:“文兄长,怎么了?”文子逸闻言收回了思绪,缓缓地道:“没什么,对了,陈兄,现在的户籍册薄可还保存完整?一定是要详细记载离乡壮丁名讳和官府予以准批的簿册!” 文子逸如有所悟地说完,然后急切地看向陈大鹏,陈大鹏也不敢怠慢,连忙将桌角的基几本册子交递给了文子逸,文子逸接过后仔仔细细地翻阅了一遍...... 每逢乱世,乡土之中的百姓便遵循着前人的做法,离乡而去,或是寻求报国之路,或是躲避战乱,更有甚者则转为流民,当然,流民因行踪不定,生死不明,所以一般没有哪里的官府会去为他们登记造册,文子逸认真地看着千奇百怪的名讳姓氏,好一会儿,又将陈大鹏所作的壮丁名册拿到眼前仔仔细细地做了一番比较,这一看,文子逸的心灵便被震撼住了,两种名册上的出入根本不成比例,吴江县人口七万之多,除却老弱妇孺,壮丁也有三万左右,前期被征兵调用的,不管生死,俱已登记造册,也只有微微几千人,但这短短半年之中,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很多,而且有登记造册的也不过千余人,按照常理,还应该有超过万人可为兵源,文子逸无意间想起自己在归途中还曾幻想能在家乡带出一支精兵,但见此情景,除了被正式名义征招的那三千人之外,自己也就只能带出去一支由妇女儿童和老人组成的及医疗、造饭打扫后军为一身的义务拉拉队! 想用一支男女老少一应俱全的无战斗力军队去抗击金人?可笑,去做金人的活靶还差不多!一想到这儿,文子逸不觉苦笑一阵。 陈大鹏在一旁叫苦连连地问道:“哎呦,我的兄长,你就别笑了,我知道兄长为人多智,这次可一定要帮帮大鹏啊!”文子逸点了点头:“嗯,陈兄放心,子逸一定竭尽全力为陈兄想出良策!” 陈大鹏差点就感动的热泪盈眶了,看着眼前这位‘救星’,陈县令由衷地施礼道:“文兄长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