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长安官吏 (第2/2页)
忙上了马,急急忙忙地回去禀报了。 郭子仪面露疑惑之色,道:“都督,我们这样捆了冯令,再驱赶传信的士兵,会否得罪这些高官?”其实他还有话没说出来,即这样得罪了长安来的朝廷命官,对镇北州的建设是不利的,这又何苦来哉? 许默明白他的担忧,微笑道:“来的这些人,并不全是太子的人,还有工部的人,裴相的人,至于有没有李相的人,我还不敢确定,等他们来之后,就让人给他们登记造册,本都督要掌握他们的全部信息,再让他们熟读镇北州条例,要是他们来了好好干事,本都督还能忍受,若是来闹事的,犯到了本都督的手里,那就不客气了。” 郭子仪却没有他这般乐观,想了想道:“只怕他们不会如此轻易就范啊。” “哈哈哈,裴相的人本都督可以担保,李相的人也不会轻易得罪于我等,因为太子早已视我为眼中钉,李相对我还没有敌意,应该会配合,两个相国的人都没意见,其他人还敢有什么意见?就算太子的人不肯就范,本都督也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许默漫不经心的道。 郭子仪想想也是,太子的人在这里也不敢过于嚣张,毕竟不是太子亲至,尤其两个相国的人都很配合,太子的人更是成为一支孤军,四面受敌,最后只有屈服一条路可走了,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 两人再往前看时,长安来的车队却停了下来,原来几个士兵回去禀报以后,顿时激怒了东宫来的原东宫司马、现任户部右侍郎的梁志松,他这次是奉太子之名前来监督镇北州财政的,防止有人贪污自肥。他立刻让车队停下,然后召集了几个高官,要声讨许默。 很快,他的下人便把其他官员请来了,分别是工部员外郎严登明、礼部左侍郎杨元发、兵部主事裴誉、吏部左郎中吴友志四人,其中严登明是朝廷所派,杨元发和吴友志是右相李林甫的人,而裴誉是左相裴耀卿的本家子弟,今年二十八岁,在数人中级别最低,但任何人都不敢小视他,除了裴誉,其他人基本都是膀大腰圆的身形。
杨元发看了一眼远方的迎接队伍,道:“梁大人有何要事相商?镇北州的迎接队伍可就在前面了。” 梁志松哼了一声,怪声道:“迎接?杨大人想的也太美了,刚刚本官派去的接洽官,东宫校尉冯令,已经被许默抓走了,几个士兵也被赶了回来,依本官看,不如就此回京算了。” 众人大惊,还有这等事?若是真的,岂不是太目无王法了。 严登明惊道:“不会吧?那我等如何是好?若是就此回京,也无法向皇上交代啊。” 杨元发不满的看了严登明一眼,这个胆小鬼,这般小事就吓得他手足无措了,这里的官员,除了梁志松,就他的地位最高了,他看了一眼镇定自若的裴誉,道:“事情尚未明了之前,先不要妄下结论,先去把被赶回来的士兵找来,问个清楚再说。” 吴友志和严登明都表示同意,立刻有随从去叫那几个士兵,如今正是上午,天气很热,几位大人都有点热不可耐了,耐性也越来越差。 几个士兵来到众位大人面前,唰唰唰全跪下了,杨元发擦了一把汗,问道:“本官问你们,刚才你们去前面接洽,发生了什么事?” 几个士兵看了看梁志松,梁志松脸色一变,怒喝道:“尔等看着本官干什么,只管说来便是!” 五个士兵还推推搡搡了一番,杨元发大怒喝道:“还不快说!” 几经推搡之后,终于有一个士兵被推出来说了:“回几位大人的话,小的们随冯校尉到了前面,看到有一群人在那里迎接,冯校尉就叫那个什么许默出来迎接,后来有人去叫了,冯校尉又叫他们拿来酒rou,小的们也得了酒rou,但那个酒又sao又腥,冯校尉都吐了,又想拿鞭子抽人,没想到那个年轻人就是许默,后来冯校尉就被带走了,后来,后来。” “后来怎么样?”严登明追问道。 “后来那个许默让我们回来禀报诸位大人,说他和副都督郭子仪在前面恭候诸位大人。”士兵怯怯懦懦地道。 真相已经大白了,严登明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奉旨前来协助筑城,若是地方官员不配合,最后延误筑城,他也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看来有人自寻死路而不自知,没有被斩首已经是万幸了。”杨元发嘲讽道。 梁志松脸上发烫,他刚才只是听说冯令被抓走了,而没有问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落得被人嘲笑的下场,心里也是懊恼不已,对冯令也是一阵抱怨。 杨元发接着道:“我们就快到镇北州了,都督许默正在前面等候,我们快过去吧?”说完不再理梁志松,转身回了自己的马车,严登明、吴友志等人也跟在后面,裴誉就更不用说了,只留下梁志松一个人站在那里,梁志松心中极度不爽,看几个士兵还跪在那里,心里更是来气,几步过去踢倒两个士兵,更骂道:“还不快滚,留在这里丢人显眼。” 士兵们连滚带爬的走了,梁志松才一挥衣袖,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