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吐蕃之议 (第2/2页)
站起来笑道:“好,如今突厥丧胆,吐蕃新败,我大唐四夷来朝,海晏河清,希望诸位爱卿与朕同心同德,共做盛世君臣。”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再次拜道。 早朝就这么结束了,临近年关,吐蕃使者又要来,朝廷开始忙碌起来,散朝以后,百官各自散去,出了含元殿,许默在门口等着王忠嗣。 “大帅,末将参见大帅。”看到王忠嗣出来了,许默连忙过去。 王忠嗣脸色不是很好看,看到许默后露出一丝笑容,道:“宗汉啊,这段时间辛苦了吧?京城这个大摊子,可也不好治理,且不说城中那些皇亲国戚,还有那些勋贵之后,哪个是省油的灯?也只有你啊,敢拿那些河西军的人头来杀鸡儆猴,倒是把那些纨绔子弟给镇住了,哈哈。” 许默谦虚道:“大帅,末将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皇上让我去收拾残局,但时不我待,只好来这一手了。也不知道盖嘉运回京后要怎么收拾我呢?” 王忠嗣哼了一声道:“你别管他,他不敢乱来,出了这种事,皇上没有收拾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哪里还敢来找你的麻烦?” 许默松了一口气,道:“我看大帅气色不佳,是不是最近太cao劳了?” 王忠嗣有些烦闷的摆摆手,叹道:“唉,圣上好大喜功,收拾了突厥,又想收拾吐蕃了。这次吐蕃前来议和,刚刚廷议,裴相和我力主议和,休养生息,但李林甫却不同意,看来陇右的战事又要起了。”
许默一直在镇北州,也不了解吐蕃,对吐蕃的威胁没有直观的印象,但他的记忆里,好像吐蕃人非常强悍,大唐在和吐蕃的战争中一直没有取得什么优势,反而后来河西、安西、陇右相继落入了吐蕃的手里,便道:“大帅,末将的感觉,吐蕃人比突厥人难对付,若是没有必胜的把握,还是先养精蓄锐的好。” 王忠嗣有些赞赏的看了看许默,道:“谁说不是呢,吐蕃地处高原,虽然人口不多,但兵甲却不少,我唐军上了高原,战力减半,而吐蕃人下来了却战力倍增,所以我军每次与吐蕃交战,虽胜却不能全歼,反而徒耗军需,防不胜防。” 许默也不知如何劝解,一时无语,这时含元殿前一个太监喊道:“王大帅,许将军,等一下。” 王忠嗣和许默停下脚步,那个太监小跑着下了台阶来到两人面前道:“王大帅,许将军,皇上有旨,让你们去上书房觐见。” 两人领命,随着那个太监来到了上书房。 “微臣(末将)参见皇上。”王忠嗣和许默行礼道。 李隆基正在批改奏折,此时放下朱笔笑道:“你们来了,坐吧?”待两人坐下后,李隆基看了一眼王忠嗣道:“忠嗣啊,你还在怪朕不愿意同意吐蕃的议和吗?” 王忠嗣连忙站起来道:“微臣不敢。” 李隆基压了压手,让他坐下道:“坐下吧,并非朕不知道兵凶战危,也知道打仗打的是钱粮,但如今突厥已经不足为虑,你们河东和朔方已经立了不少功劳,但河西陇右还有剑南、安西诸镇的大将都在和朕嚷嚷,说不能让你们河东专美于前,他们也要为我大唐建功立业,况且最近又打了几场胜仗,趁势追击也未为不可啊。” 王忠嗣无言以对,只好沉默,李隆基无奈,对许默道:“宗汉,最近压力大吧?” 许默抱拳道:“回皇上,压力是有一些,不过有皇上的支持,末将不怕,谁敢在长安乱来,就要问问末将的刀答不答应。” 李隆基笑道:“好,朕欣赏的就是你这股子气,你放心去干,朕就是你的后盾。” “谢皇上。” “朕听说镇北州的人都要进京了?” 许默应道:“回皇上,末将也是之前收到他们写的信,说这一两日就要到了。” “你与那同罗的阿布思、仆骨部的仆骨怀恩可相熟?”李隆基突然问道。 “破突厥围攻时,末将曾夜入仆固部大营,策反那仆骨怀恩,后来与他合击拔野古部,他对我大唐有归附之心,只是以前被突厥阻隔,不敢轻动,至于那阿布思,当初两军并未交战,后阿布思退军,也就未曾谋面。” 李隆基点点头,道:“据郭子仪的奏折,阿布思、仆骨怀恩分别遣使来朝,你既与他们有旧,就交由你来接待吧?他们新近来朝,不可寒了他们的心,等鸿胪寺议定接见时间后,朕会再有旨意。” “末将领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