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借你空花献真佛】 (第2/2页)
在追击韦孝宽的青州兵,龚非则引着数千弓箭手,在一队骑兵护卫下继续向邺城方向射箭制造混乱。 北周元帅韦孝宽正在撤退,不经意的一瞥,他忽然感觉对自己狂追猛打的义军发生了变化,攻势减弱了,甚至后方好像还出现了混乱。 这时,总管宇文忻快速打马来到韦孝宽身前,韦孝宽疑惑地喝问道:“宇文总管,后方出现了什么变故?” 宇文忻一想到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董总管就恨得牙根痒痒,但还是躬身回道:“启禀元帅,我军一名董姓将领自敌后施计,射杀邺城百姓,邺城城门拥挤不堪,敌军方寸大乱,末将请命,立即予以反击!” 韦孝宽精神一振,战神风范立即重现,就见这位大元帅马头一转,手中长剑自下而上划了一道弧线,朗声道:“诸军听令,叛军方寸已乱,所有将士随老夫冲杀回去!叛贼此时不破更待何时!” 韦孝宽号令一出,不断有看清形势的军将率先应和,三军士气顿时大振,争先恐后追杀韦孝宽的义军哪里想得到敌军会杀个回马枪,毫无防备之下立时便被反扑的政府军撅倒一片,义军手足无措,争相逃遁,战场上的主被动权立刻成了大换防。 董寂率着部下正追在青州兵屁股后面开展sao扰战术,一见义军折道而返,赶忙吩咐部下让出一条道路放叛军过去,然后带着手下八千余名军士火速驰援正在制造混乱的龚非。 尉迟炯一见自家军队竟然被手下败将赶了回来,立即挥剑喝止,但军心已散,溃败的军士们根本没人搭理这位张牙舞爪的元帅,最可笑的,就连尉迟迥本人到最后都被逃亡的乱军裹挟着加入了逃亡行列。 远远望见义军溃败,直奔城门而来,龚非立即挥手对正在放箭的部下令道:“差不多了,所有人向后退出一里,箭矢都对准尉迟迥叛军,控箭!”
“嗖——噗!”一道弧线在空中划过,龚非话还没说完,便觉右臂一凉,低头一看,一支翎羽箭赫然穿透了胳膊,一阵剧痛袭来,龚非疼的青筋暴起,双手一抖险些栽倒到马下。 邓承麟一见大惊失色,迅速带着六七名护卫赶了上去,将龚非护在中间,慢慢向后退了下去。 抱头鼠窜的邺城北齐百姓和溃散而归的义军将邺城南门堵塞的水泄不通,零星的箭雨和北周军队还在挺进,无数军民被拥挤踩踏成了rou饼,义军彻底乱成了一团。 韦孝宽将这一幕看在眼中,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即命令军将围住邺城,受了轻伤的北周大将李崇与杀成血人的骁将贺娄子干热血沸腾,一心盼着立下首功,还未等韦孝宽下令,便已经率部疯狂地对邺城发起了进攻。 此时,董寂率领的七千兵马也呈尖锥壮插入了义军之中,一路劈砍地向城门冲去,一时间三股浪潮所向披靡地不断深入,一齐杀入了邺城之中。 外围坚守的义军毫无战心,一经接触便四散奔逃,即便尉迟迥亲自督战也无济于事,邺城城门被轻松攻破,北周政府军潮水一般涌进城去,开始了毫无阻力的杀戮。 尉迟迥见大势已去,整个身子都像被抽空了一般,痴痴地站在北门城楼上,这位义军大元帅彻底绝望了,他没想到失败来的会这么突然。 行军总管崔弘度正率军攻拔北门,一俟见到尉迟迥的身影,这位大总管立即大喝一声,劈倒一名惊慌失措的叛军之后亲自冲向城楼,虽然自己的meimei是尉迟迥之子的妻子,但对待这位亲家,他却没有一丝眷意。 尉迟迥急火攻心,连吐了数口鲜血,在观赏了城破人亡的壮观场景之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将军悲愤地拔出了腰间佩剑,缓缓移向了自己的颈项,手起处一股鲜血飞溅而出,城楼之上徒添了一具尸体。 ...... 大战结束了,义军元帅自杀,历时六十七天的国公叛乱至此也画上了句号。 邺城外围尸横遍野,一片狼藉,这座北齐旧都更是被打成了一座筛子,尉迟迥自杀之后被崔弘度弟弟崔弘升取下了首级,一颗孤零零的人头被绑缚在城头之上示众,但已经没人去看了,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 董寂与李崇、贺娄子干一起率先登上城头,立了首功,虽然事先放过青州援军,险些造成大错,但还是因功大于过,且情有可原而受到了韦孝宽一番褒奖,并纳入了上报嘉奖的将官名单之中;不但如此,龚非也因临危不乱,阵前献计而榜上有名。 董大总管受了褒奖,兴高采烈的寻找着龚非,刚走出城门,邓承麟和吕筱便慌忙迎了上来。 一见到董寂,邓承麟便失声地道:“总管大人,终于寻到你了,快去看看龚主簿吧!” 董寂心中一惊,急忙扶住邓承麟,问道:“三弟怎么了?” “战乱之中,龚主簿被敌军流箭所伤.......” 还没等邓承麟说完,董寂便一把拉住他,一边快步向前一边焦急地道:“快,带我去见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