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7 臭名远扬的搅屎棍!【求订阅】 (第1/2页)
三天后。 新城宾馆门口。 记者们已经准备到位了。 话筒。 摄像头。 闪光灯。 设备都组装好了。 这次十九大,钱老也作为内蒙古文学代表参加了会议,这两天这位老先生在内蒙媒体界可是炙手可热,现在他要过庆祝70大寿,媒体们都来捧场。 六点钟。 有人开始开着车来了。 一看车牌,有记者认出来了,“是小陆探花的车。” “小陆探花也来了吗?” “听说好多人今天都来给钱老捧场。” “哎哎,车停了。” 哗啦。 一群记者都围了上去,不等小陆探花下车记者们就开始七嘴八舌的提问了。 记者:“小陆先生,请问这次来给钱老带来了什么礼物?” 小陆探花:“一副拙作而已。” 记者:“钱老这次贺寿,请问您对他有什么想说的?” 小陆探花:“当然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记者:“听说您和钱老是忘年交,是这样吗?” 小陆探花:“对对对,已经很多年了。” 记者:“生活中的钱老是怎样的?” 小陆探花沉思片刻道,“他是个很沉稳的老者,也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内蒙乃至华夏的国宝。” 又回答了几个问题,保安过来驱赶记者,小陆探花也冲着记者们拱拱手,“各位各位,时间有限我先进去了,劳驾各位让一让,谢谢,谢谢各位了。” 小陆探花进去了。 没多会儿,又一辆车来了。 “咦?这是谁的车?” “好像帝都来的。” “今儿邀请名单里还有帝都来的人吗?” 议论着,车停了。 车上,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走下来,后面还跟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记者们一看眼睛都亮了。 “张博林!” 有人率先叫了声。 很快,其他记者也反应过来,扛着长枪短炮冲了过去。 “张老师你好,请问您这是刚从帝都赶过来吗?” “是啊,好几百公里,腰都坐散架了,哈哈哈。”张博林笑着和记者们开玩笑。 “张老师,这是您的……” 有记者眼尖发现了站在张博林身后的小姑娘。 虽然这姑娘只有十几岁,但并不怯场,面对镜头闪光灯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哈哈哈,”张博林把小姑娘推到自己的前面,扶着她的肩道,“这是我女儿张倩,她也要成为咱们文学圈子里的一位新星了,今年她已经写了一本三十万的小说,现在正在等待出版,等出版了到时候还请各位给多多捧场。” 有了新发现,记者们都来精神了。 摄像头闪光灯一股脑的全部扎堆在了小姑娘面前。 “张倩,你现在写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张倩笑着答道,“灵异灵异。” 记者好奇,“那你对现在灵异小说市场怎么看?” 张倩小大人的墨阳思考了两分钟后道,“我觉得现在的灵异市场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空洞,前段时间我也有在网络上看,发现好看的灵异同样也很少,不过我觉得有一本书写的不错,我正在模仿那个人写。” “是什么书?” “嗯……” 张倩看着父亲张博林。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很清楚,在镜头面前不能乱说话,同样的,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提及某本书或是某个名字,不然就会产生两种效果,一,免费为对方做宣传,二,容易引来骂战。 所以,她很不确定能不能在镜头面前讲一本网络小说的名字。 张博林哈哈笑道,“那本书就是小女闲时看的一本读物而已,各位还是多问些小女有关新书方面的问题,至于小女喜爱的那本著作,我希望等她更成熟的时候大家再来问,毕竟她现在年纪还小,如果不慎被他人利用就不好了。” 记者们都明白,张博林这是不希望别人知道是哪本书给了他女儿启示。 心下了然,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