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传_第274章 烽烟北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 烽烟北地 (第1/3页)

    “诸位卿家,如此这般大败却是为何?”

    “契丹人狡诈,我军孤军深入,贪功之下误中辽人jianian计,才有今日之惨败。前番时候若是再谨慎一些,再将后军靠前……”张方平还在详细讲述认真总结前线失败的原因、。

    众人皆是知晓神宗皇帝的脾气秉性,确是个好大喜功的,万般事情尽是带了刚愎自用的做派,确是不愿由人所说。

    古往今来,皇帝君王莫不如此,便是做了几许听言纳谏的明君模样,心底亦是自认高明。况且前方大败,东路军战死三成余者尽降,实在是莫大耻辱,如何叫一心收复北地的神宗皇帝能够按捺的住?

    张方平愈言,神宗皇帝面色愈发的难看,“住嘴!”终于猛的一拍书案霍地起身。

    众人闻得皇帝雷霆霹雳一般的怒吼,亦是惶恐畏惧,齐齐的低头,俱是不再言语。

    想是神宗皇帝本人也意识道如此这般的打法雷霆实在不是个有道明君应有的模样,稍稍的平复一下心神,强行克制心头怒火:“罢了,前线之局面已是如此,朕也不想再听诸位卿家细说。当今之计便是寻个补救的方略出来,以挽回当前不利局面……”

    那个时候的冷兵器人海战法和现代战争有极大的分别,在普通的战斗中,人员伤亡达到三成而部队还没有崩溃的话,实在算的上是钢铁的军纪了。两军相争在许多时候并非是要彻底歼灭对方,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冷兵器时代,全歼敌人有生力量基本是不能做到的事情。

    面对面的短兵相接才是真正的战斗,最是血腥残酷,考校的便是战斗双方心里的承受能力,只要一方承受不住血腥的杀戮,那么胜负就已经分出。这种战法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蒙古人的轻骑兵出现,开始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冲击步兵时候,将敌人的队形冲散才转变为战斗的关键。而欧洲保留古典原始的人海对憾战术更是持久,到了热兵器出现以后还沿用了一百来年,所以在抵抗蒙古骑兵方面,人高马大的欧洲人比汉人要差了整整一个档次!

    耶律洪基深知战斗的精髓之所在,并不是十分的在意能够给宋军造成多大的杀伤,关键是动摇宋军的信心。在接到耶律玉容“蛇盘古烧藤甲,上方谷困司马”的情报之后,精明的耶律洪基立刻明白了女儿的心思,毫不犹豫的生搬硬套的智谋桥段,模仿了诸葛卧龙的模样接连败退,甚至不惜抛弃城池自重以骄宋军。

    进展顺利的大宋禁军接连大胜,士气空前,接到朝廷渡河的旨意之后愈发勇武,便是军中将校亦生出打过黄河的豪迈,根本就想不到耶律洪基已经在前面布好全套置妥了陷阱,单等宋军前来。

    忽然发现中了契丹人的埋伏,原本士气高涨的宋军登时便来个超级逆转,立即慌乱,场面一度无法收拾。

    耶律洪基在自己选好的地点和时间,以自己构思好的战法突然出现,有是打的包围型伏击战,自然是以逸待劳轻易的瓦解一路高歌猛进的宋军。

    宋军甚至没有经过十分激烈的抵抗便投降辽军,要不是契丹人恼怒近日来接连的退却,因而杀死许多战俘,只怕耶律洪基抓的俘虏还要多。

    犹豫精心的准备,辽人甚至没有付出多么高昂的代价就将大宋北伐的东路军彻底瓦解。

    大宋号称几十万人马在这么短的时候便三去其一,可算是达到了耶律洪基个人军事成就上的巅峰。也几度的膨胀了契丹人的野心,如今失去整个侧翼的宋军已经呈现败相,彻底解决大宋的武装力量所欠缺的不过是时间和具体的手法而已!

    此时此刻的耶律洪基已经彻底放弃了原来以打促谈的保守战法,直接将队伍全面铺开,命投降的宋军为先导,挟雷霆之势直扑河北两路!

    通过军事上的压力迫使宋人做出让步的想法太过保守,契丹人深知自己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而且可以更加直接的取得,那就是——战争!

    无论局面如何的有利,前景如何的美好,耶律洪就此等样人也不会迷失心窍,立即派人联络西夏,许以万千好处诺以百般厉害,不求联合西夏共同瓜分黄河以北,但求西夏保持中立契丹人就已经满足。

    虽然手下的将领一再的叫嚣要彻底的灭亡大宋,耶律洪基很是不以为然,如今的辽国还模样灭亡宋人的实力,做多能够重现当年契丹国的雄风,再次占领汴梁换取大的实惠,然后撤出;或者逼迫宋人承认契丹的宗主地位,相对而言,还是前者的可能更大!

    当然局势也有逆转的可能,那便是宋廷启用李二!

    一想到李二那天雷地火的威力,一想到李二所书写的,雄才大略如耶律洪基者亦是不寒而栗:自己最为辉煌的东线战役所用之方略还是完全抄袭李二书中计策,若是那李二统兵而迎,就算是不用那天雷地火的霹雳雷霆,光是智谋韬略耶律洪基便自认非是李二之敌手。

    那李二讳深如海,所书的已经是兵家大成,足够任何将帅学习一生。自己生搬硬套之下便是如此辉煌,也不晓得李二还有多少战法不曾书出,但凡李二有一丁点儿的变化,耶律洪就也只有闻风而遁避而远之!

    正因为耶律洪就已经充分认识到李二那所包含的精髓,所以对李二是足够的重视,李二也成为契丹人南下唯一的忌惮。然那李二又是招惹不得,耶律洪基已经传下密令,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止李二走上战场!

    不惜一切代价!

    宋廷之中何尝不知李二的重要?

    王安礼看众人不语,思索半晌终于出班:“北方战事已经是糜烂,难有挽救余地,西线人马万不敢抽调。福建、两淮、及南方诸路军马鞭长莫及……”

    “何以为计?何以为计?朕问的是安定局面之策……”神宗皇帝听得王安礼再一次的说起糜烂的局面,而不是再找解决的办法,心头不由恼怒,红嘟嘟的上了脸面,急吼吼的高声喊叫,一张猪腰子脸拉的更长,再也克制不住怒火:“当今局面难道还要你来号之与朕的么?有计无计?无计速退……”

    被神宗皇帝如此训斥,王安礼脸面颇为不搁,由于大宋制度比较开明,到并不是如何担心官家会治罪。不过面子上终究是不好看的,王安礼也不和官家客套,再不绕弯子,直接说道:“调集兵马已是不及,当今之计唯有请得精忠公出战,方可挽救。”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又是那个李二,前番说此人断不可委以军权的是你们,如今说要重用李二的还是你们。”神宗皇帝何尝不知李二之能?奈何此人本事太大,若是掌了军权只怕真的是如虎添翼,一发而不可收拾的。

    司马光终于出班:“王学士之言臣以为然,也不需李二上阵厮杀,只要担个军衔任了军职便可亦辽人极大震慑,谅契丹人不敢和精忠公对阵!”

    神宗皇帝明白司马光的意思,是要随便的给李二个架空的职衔,挂个名头也就是了,契丹人断然不敢冒险和李二厮杀,光是那天雷地火就足够使得耶律洪基退兵的了。

    “精忠公素……素无大志的,哎……”神宗皇帝忍不住的长叹一声。

    众人皆知并非是李二胸无大志,实是和朝廷有诸般的龌龊:无论是宋廷亦或是辽国,俱是欲望得到李二那天雷地火的神器,奈何此物威力过于巨大,本是李二保命的根本,自然不会献出。再加上以前朝廷的种种作为,能有如今这般和朝廷保持微妙的关系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众人尽皆晓得李二这员“可制必胜”的“北伐”大将实在难请,即便是官家亲自“示以善意”,只怕李二也不会再信。

    在这一刻,神宗皇帝亦是有了请得李二出山的心思,奈何却是放不下脸面。想想以大宋帝王之尊上门恳求之事,实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