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高难度过河 (第1/2页)
“你们看……” 蒋招娣的手电筒照在地上,仔细的寻找着蛛丝马迹,她有了发现。 在城门的正中央,那里的灰尘似乎很少,上面有有脚印,同样也有滑动的痕迹。 看着同样造型的城门,赵燚大概能推测出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也同样中招了。 应该在这里损失了人手,就是不知道是几个。 周围并没有火油的痕迹,也没有爆破的痕迹,在城墙的一侧,却有着攀爬的脚印。 “看起来他们用了同样的方法,只是为什么他们明明知道这一点,反而会在城门那里留下脚印呢?”赵燚不敢大意,任何的疑点都同其他两个人分享。 “不清楚。我们上去吗?” 蒋招娣跃跃欲试。 “等等。” 赵燚忽然想到了一个疑点,喊住了蒋招娣。 “你们说,成吉思汗是蒙古的骄傲,这一点没错吧?” “没错啊,怎么了?” 蒋招娣不明白的看着赵燚。 这一点没有什么好疑问的,就算是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崇拜他。 “那么,为什么他的地宫明显的像是中原文明留下的痕迹呢?难道说,这里其实并不是他的陵墓?” 赵燚其实早在第一次进入陵墓的时候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直到现在才想起来。 成吉思汗一代天骄,他的出生成长和功绩都和大草原是分不开的,但是埋葬的方式仔细的想想,却又和蒙古族的传统完全的脱节,更像是中原的皇帝,这并不合情理。 “说不定当初监造陵墓的人是汉人呢?而且,历史上,中原的文明是最先进的,他建造这样的陵墓也不足为奇。”蒋招娣倒是觉得这没什么,猜测着可能性。 “大家还是小心一些吧。” 赵燚决定暂时先放下这个问题。 仍旧是小和尚扔的绳索,几人顺利的攀上了城墙。 这一次,内城的风格完全的大变样了。 除了这一道城墙,任何人也想不到,这里面竟然是数量上百的蒙古包,其中最中央的,一个,格外的庞大,不比赵燚见过的任何一个宫殿要小。 它们似乎蛰伏在黑暗中,静静的陪伴着它们的主人。 手电筒扫过,点点金光,极尽奢华。 赵燚看到这样反常的一幕,反而放心了,这说明,这里应该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三个人在城墙上低声商议着。 “看这里,似乎没有人。这一片地方确实不小,但是两天的时间也足够安德烈搜索完毕了吧?他们会在哪里?难道真的出去了?” 在黑暗中,光亮是异常显眼的,显然,光源只有他们这一处,很黑很静,诡异的安静让赵燚觉得心中有些发毛。 小和尚侧耳倾听了一会儿,肯定的点点头:“我只听到水流的声音,并没有其他的声音。” 他的听力很好,这一点赵燚是知道的。 “我们先下去再说,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安德烈他们不会都死在这里面了吧?” 赵燚走在最前面,每走一步,都要仔细的看着地下的脚印。 没办法,谁让他们并没有什么进入陵墓的经验,宁可慢上一点,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顺着台阶向下,走着走着,忽然赵燚的脚步一停。 他发现没办法再沿着脚步前进了,因为这是一片很杂乱的脚印,似乎是一大堆的人留下的。 借着手电的光芒,向前看去,原来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大约十米宽的黑河,缓缓的流动着,流向了未知的地方。 按说护城河应该在城墙的外面,可是这明显的反常的安排,让人不得不多想一些。 “我慢慢的向前走,你们注意周围的变化。” 赵燚在腰间绑上一条绳索,另一头在蒋招娣的手中。 一步,没有出现意外,两步,仍然什么也没发生,一直走到河的边缘,仍旧是安安静静的。 赵燚暂时算松了一口气。 他取出一个器皿,盛了一些河中的液体,然后退了回来。 借着光亮,三个人观察着,液体是完全透明的。 这应该就是普通的水,只是这里很黑,所以手电筒远远照去,呈现了一种黑色。 “你们说为什么他们会突然退回来呢?难道说他们没带渡河的工具?” 十米的河算不上宽,会水的人都能游过去,赵燚可不相信他们不会游泳。 “要不我游过去看看?”蒋招娣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马上被赵燚制止了。 “不行,不能让你冒险,就算要游,也是我游。” “组长,先等一下,不是有一个成语说的很好,叫做投石问路吗?”行尘小和尚微微一笑,他找到一块石头,用力的往前扔去。 噗通…… 石头溅起来一片浪花,然后很快消失不见。 听声音看,似乎这水只是深一些,没有其他的异常。 “看起来应该没问题,我先过去探个路。” 赵燚等待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马上小和尚就把他拉住了。 “等等,我好像听到了奇怪的声音。” 咯吱咯吱…… 似乎什么动物在啃食的声音若有若无的传来。 声音的来源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