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记_第三卷 碧瓦红墙 第十六章 宫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碧瓦红墙 第十六章 宫议 (第1/2页)

    康宫。

    太后面朝东坐在软椅上,手中拄着灿金的龙头拐杖,双眼微红,神sè有些yīn郁。在她面前不远处,正跪着一个嫔妃打扮的女人,脸上兀自带泪,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话。

    “太后,妾倒不是为着争些赏赐才说这些的……呜呜呜……想妾那舅舅一辈子驰骋沙场,为朝廷建功立业,身为武将这些都是尽臣子的本分……呜呜呜……即便有朝一rì战死疆场,那也可说是死得其所。呜呜呜……此次虽说舅舅出击不利,可那也是杀敌心切,纵使身死,也打出了我大建的威风,拳拳报国之心也是天rì可鉴……呜呜呜……总比他们只知道闭门不出,缩在城楼上的好。”

    太后叹了一口气,柔声说道:“敬妃呀,咱们后宫的女人,言谈举止得多注意,要的就是得守本分,不能乱议朝政,更不能妄议朝廷的大臣……”敬妃听了张口yù言,太后挥了挥手制止了她,继续说道:“哀家知道,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你进宫的rì子比她们大多数人都要早,自己又争气,给皇上生了两个儿子,可到现在连贵妃都不是,心里头难免觉得委屈。”

    敬妃一听顿时一惊:“太后,臣妾万不敢有此等念头。”

    太后闻言笑了笑:“哀家也是女人,都是打年轻时候过来的,这些呢也都能理解。要说起来,你还是做得挺好的了,一直还算安分,没有惹是生非,也没有仗着生了两个皇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来。挺好……挺好……”

    “可是……你得知道,你是皇上的女人,这大臣也是皇上的大臣,皇上安排大臣干什么,那自有皇上的道理。方义山是你的舅舅不假,他这一死哀家也很痛心,可出兵打仗……它……哪有不死人的?哀家说这话可不是无情,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哀家知道你平rì里有些苦闷,今rì在哀家这儿,你有什么话都尽说无妨,把那苦水呀都倒一倒,顺顺气儿!”

    “臣妾叩谢太后恩典!只是臣妾倒也没什么苦水,能侍奉太后和皇上,是臣妾三生修来的福气。太后,臣妾平rì从来不敢议论朝廷是非,可是妾的舅舅,实在是死地冤枉!”敬妃拿着帕子抹着脸,呜咽着说道:“太后有所不知,臣妾听说,北进大军兵分四路,舅舅率军镇守永昌,当时被北戎的一个王爷和大汗的王子合力攻打,几天几夜,没有人去救……舅舅率部下死战,不但守了下来,还奋勇出击,将那王爷打得落荒而逃,杀敌过万……可是后来不幸中伏……呜呜呜……舅舅往永昌杀了回去,可到了城门口儿,守将硬是不给开门,舅舅……舅舅……就这样在自己地守城下面被杀死了……呜呜呜……”

    “什么?!”太后一听顿时从软椅上站了起来,喘着气问道:“敬妃,你这话可属实?”

    “回太后,千真万确!臣妾……臣妾哪敢在这种事儿上说假话呀……呜呜呜……”

    咚!龙头拐杖在地面上重重一顿。太后道:“真是岂有此理!可怜哪!一个功臣……落得这样地下场……这哪是死在塞外那些饿狼一样地蛮夷手里。分明是死在自己人地手里啊!”

    敬妃偷偷看了一眼太后。呜咽着继续说道:“臣妾还听说。永昌激战了几天几夜。可那郭啸硬是偕同其他几位将军闭门不出。也未派兵救援。就是这样……眼睁睁地坐看永昌将士血流成河呀……呜呜呜……”

    咚!太后闻言手中龙头拐杖又是重重地一顿!

    “别说了!”太后厉声喝道。敬妃连忙低头趴伏在地上。不敢出声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太后缓缓地说道:“敬妃呀。你先回去吧……你说地这些。哀家都知道了。今rì咱们说地这话。就到此为止。咱们女人家。得守本分哪。不然……难免惹祸上身……”

    “太后……”敬妃惊讶地抬头看着太后。

    “行了!”太后一挥手。说道:“回去吧!平北将军地事儿。哀家自会和皇上提地。既然是为朝廷出力。身死沙场。皇上明辨是非。断不会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地!退下去吧!”

    “啊……臣妾……臣妾叩谢太后!”敬妃闻言忙磕了几个头,随后擦了擦脸上泪痕,迈着碎步出去了。

    寿康宫里,寂静了好一阵,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外面喝道:“来人!去和皇上说,哀家请他到我这来坐坐!”

    西暖阁。

    启元帝歪在暖褥上,闭着眼睛假寐。忽然外间有人敲了敲门,钱海的声音响起:“启禀皇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