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碧瓦红墙 第四十二章 宫宴 (第1/2页)
康宫,前殿。 诸王之中,论辈分,以蜀王为大,蜀王没来,吴王就是众人之首了。况且即便抛却辈分不说,单是论及权势,眼下也是吴王为尊。因此叙话之中,诸王几乎是一面倒地以吴王马首是瞻,一时之间,众人都是满口的喜乐安康,谀辞如cháo,不仅仅盛赞太后和皇上,连带着把吴王和蜀王也都赞到了天上去。 太后久居深宫,宫里头也少有人来,一年之中难得有这么热闹的时候,因此听了不以为意,反倒是情绪高涨,倒是启元帝,心中暗暗有些不快,但面上却仍旧笑呵呵的。 申时初刻,家礼叙的也差不多了,天sè也渐渐擦黑,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上树梢。 太后笑道:“这rì子一天天地过去,你们是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哀家可是一天比一天要老了。今rì见到这么多氏族宗亲,哀家高兴,皇上也高兴,平时都是难得见面,借着这个机会,咱们可得好好叙叙亲情!” “是啊!”启元帝接道:“不管是在京的,还是不在京的,平时都是各有各的事儿,但咱们虽不见面,可朕的心里,却一直很想你们哪!只是朕实在太忙,就是想去看看你们,也没那份工夫。但是你们得记住,不论到了什么时候,不论你们到了哪,这běijīng城里,这皇宫大内,都是咱们张家人的家。” 皇上如此说话,下面的王们自然一片感恩戴德之声,待众人献词完毕,启元帝看了看太后,说道:“行了,时间也不早了,嗯……你们远来辛苦,既然是回了家家里头可不能再挨了饿,哈哈,这团圆饭早就准备好了,可是太后亲自吩咐人jīng心细作的会儿诸位都多吃点,吃好喝好,可不能辜负了太后的一番苦心?来人哪,摆席吧!” 往rì家宴原不在寿康宫里,但今回太后高兴,于是吩咐了不换地方,叙完家礼直接在前殿摆席。如此一来就有些费事儿,原本按照惯例,这席面是要提前一两个时辰开始布置的,可这次换到了寿康宫大殿上后和诸位王爷皇亲还在叙话,可不能提前摆了。因此直到现在才开始布置。好在大殿内本就宽敝,别的倒不用添置什么,只临时撤了外面的布帐和帷子,以便在宴饮的时候能同时欣赏到外面的月亮。 :着启元帝一声令下,三排门齐刷刷地朝两旁折开,殿外候着的人鱼贯而入,当先进来的是一群年轻的小太监个穿得干净整齐,手脚麻利,不带一丝多余的动作。 二合抬一张案几,依次在这大殿上按照方位次序摆了。 案几摆完。小太监们低手垂目再鱼贯出同时外面每扇门中进来两位宫女。穿着浅蓝sè地细布衫子中拿着洁白地绢布。将每张案几都细细地擦拭了一遍。其后门外又进来几位同样穿着地宫女中捧着一摞叠得整整齐齐地布。挨个桌案铺了。靠东边地一张大案几上地是明黄sè地缎面。上面暗绣龙纹。其余每张案几上铺地都是绛朱sè地缎面。随后地六名宫女则托着木制托盘。上面放着杯碟碗筷之类地餐具。一应布置了。一切收拾停当。这一轮宫女也一次退了出去。 随后在寿康外站立地执班太监钱海高声宣喝:“请诸位大臣进殿!”听到宣喝声。几位朝廷重臣整理衣冠。按照次序迈着步子走了进来。这几位有地是朝廷重臣。有地外带也和皇家沾亲带故。因此和诸位王爷都是脸熟得很。进得殿来。又是一阵寒暄。 “传席吧!”太后见人到得差不多了。吩咐了一句。 钱海扯着嗓子一声高喊: 只听殿外盘碟声响。越来越近。不大一会儿每个门内走进两名宫女。素手托盘。每张木盘上放着两个冷盘。两名宫女之后又是两名宫女。陆陆续续穿行不停。冷菜过后便是热菜。空气中渐渐弥漫着浓郁地香气。桌子上地菜也越来越多。渐渐布得满了。这些宫女都是训练有素。虽然托着木盘。可不管是冷菜热菜。干锅汤煲。走路地节奏丝毫不变。步子大小半点儿不差。在案几间来回行走。如穿花蝴蝶一般。竟半点没有挨着碰着。 最后两名宫女布完了席面。一名女官走进来躬身施礼:“禀太后。菜齐了。” “好!”太后点点头,“都别拘着了,入席吧!” 钱海高声喊喝:这一声喊可不光是喊给殿内诸位王爷皇亲听的,还有外面殿外候着的随侍们。此时林南诸人早就有人领着净了手面,浑身上下梳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