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碧瓦红墙 第一百零二章 金阙传胪 (第2/2页)
旧右二文朝和柳宗彦出班的时候,林南也是一片艳羡!煮,刃丫“前自己心中也不自觉地想象着是不是会名列一甲,但心底里却自知希望渺茫,因此虽然在现场感受到顾文朝和柳宗彦的喜悦,但这喜悦离自己还是有着一段距离的。可当里面再一次宣出一甲第三名的名字竟然是自己之时,林南的脑海中就仿佛敲响了一面大鼓,这一下振聋聩,一时间呆了一般,仿佛什么都听不见了”, 开始看着顾文朝愣了好半天的时候,林南还暗自笑,可真轮到自己的时候,这反应却比顾文朝也强不了多少!真是只有身临其境,方知其中感受如何! 片刻之后,林南恢复了原状,在鸿驴寺官的指点下出班,在柳宗彦右手边跪倒听宣。 霎时之间,御道阶前万千目光齐聚三人身上,而初升朝阳洒下得一片金光仿佛也全都汇聚到了三人身旁。顾文朝跪在位不知如何,柳宗彦似乎倒很放得开,听到林南各字时候下意识地转头右顾,冲着林南拱手相贺,林南点头回礼,心中慢慢率定了一些。 此时内班依旧继续唱名,一甲三人既定,剩下的就是二甲以后了,其余人等并不出班,只列在两旁听宣排位。 “丙辰年壬辰月策试,二甲头名:方天白!赐进一士一出身!” 檀香一点点变短,chūn阳一点点升高,小半个时辰过去,殿并唱名终于结束了。 殿前廊檐之下左右乐班再一次奏响,中和韶乐端庄厚重之余,亦带出几分兴隆雄浑之意。乐曲声中,以大学士李东路为,内阁辅臣和各部堂官紧随,百官和新科进士尽皆跪到,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之后,龙书案上早有三道拟好的旨意。启元帝手执御笔,寥寥几下填写上姓名,盖上玉垒。随后钱海接过圣旨,当场高声宣读。新科进士一甲三人立即授职,新科状元顾文朝授翰林院编修,柳宗彦和林南授翰林院检讨。至此,诸人数十年寒窗,终于在今朝一刻鱼跃龙门,正式踏进了官场。 填榜官用泥金大字填写新榜,交有司传告天下不提。 礼毕,韶乐起,启元帝驾转回宫,新科进士接受百官朝贺,随后一甲三人重新披戴,展翅乌纱帽挂双翎,状元顾文朝帽上更镶嵌大红宫花一朵,前有兵丁开道,后有皂吏相随,众人出了宫门,开始游街夸官! 看着一行人离去的背影,诸个大臣们兴高采烈之余也不禁窃窃私语,互相闲聊。百官尽皆向内阁辅李东路拱手相贺,杨自和当先说道:“自古道英雄出少年,果然诚不我欺。此次新科大比,诸子妙笔生花,文字俱佳。为今观之,不免令人感慨。回想我等少年之时,似乎颇有不如。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恭喜丰之兄,得此一众佳才。满门桃李芬芳!” 此言一出,顿时百官相和,李东路也是喜上眉梢,连连措辞谦让。说话间范宣在旁边说道:“新科举仕壮观若此,眼前此景如回当年。唉!此景虽好,却叹兮不能永存。如你我这般当知,文章易作,士官难为。做得一篇好文章,未必便能仕途风顺”,在此时也只有预祝诸子青云路上结良伴,富贵途中贵自知啦!” “呵呵,仲贤何苦此嗟叹。”杨自和笑道:“不过话说起来,此次新科三甲,倒是确有良才,未必便不如你我。依我看来,新科状元顾文朝文章通透、胸有正气,假以时rì必然一飞冲天哪!不知丰之兄和仲贤兄以为如何?”范宣道:“子贤兄所说甚是,不但是他,榜眼柳宗彦也是才气纵横,意态旷达之辈。 若是际遇好,也绝非池中之物啊!此二人文章固然无可挑剔,更可喜的是文辞不假修饰,直抒胸腿,颇有刚正之气,相较之下,倒比余子都高出一筹了。” 言语之中,二人把顾文朝和柳宗彦相提并论,而同列一甲三员的探花林南却好像不值一提,被二人有意无意地忽略到一边了。两人互相交谈,李东路在旁听着,半晌没有出声。杨自和见状有些纳闷,笑问道:“看来仲贤兄与我倒是心意相通,只不知丰之兄以为如何?” 李东路将二人之语都收入耳中,心中却自有一番计较,听到杨自和询问,当下拈须一笑:“两位所言自是正理,然而新科取士虽然重大,但只是迈出了一步而已。位列一甲,起步固然靠前,基础也比其他人要好,但究竟官路如何,还要看rì后个人修行和机缘,,现在只凭一时之景,却不好妄下断言,一切都是未知之语呀!”李东路口中说着,心中却想起了连rì来生的事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名字,而那个名字,却恰恰是被杨自和和范宣有意无意间忽略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