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节 燕人张飞 (第1/2页)
[[[CP|W:450|H:255|A:L|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010/20/1387844634232057875246250214391.jpg]]] 看着面前玉门关的这段最高大宏伟的长城,索非亚女王是心潮澎湃。 因为看见这旷世宏伟建筑融合了中土人民的文明与血汗,它的雄伟来自百万民工的汗水,它的雄伟来自伟大民族的智慧,它的雄伟来自苦难人民血rou之躯的凝固。 下马走上城头的索非亚是望着西边的日落,看着曲折漫长的长城消失在远处的群山之巅,她是久久不肯离去。 玉门关守卫将领是个年纪在30岁以下的年青军官。 早就得到北匈奴来报的他是在玉门关外罗列队伍等候着这位来自北国的女王。 看过索非亚的国书后,这位小将是带着索非亚来到玉门关的官方驿站安顿这位来宾。 1万来自雪国冰城的铁骑是不允许入关的。 所以索非亚仅带了百骑护卫进入关内,其余全在关外一处临时的营地驻扎下来。 (玉门关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阳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北地是孙策年少时征西救父曾短暂驻扎的地方,大伙没忘记的话,西边不远就是石城和安定。 周瑜也在那里艰难的守卫了三年,知道孙策打下荆州后,才带着军队入关和孙策一起平定了中原和江东诸郡。 说起来这北地,石城,安定,此刻没有大的军队在此驻扎,仅有出关和北匈奴贸易往来的客商偶尔路过这里。 基本上这几个城周围都是不毛之地,没有什么人烟,即使看见的人,都是路过的行者和商人。 不过东龙帝国没有忘记这个主公龙皇孙策当年北伐起家的这个地方,派了小官吏不时的来打扫清理一番,毕竟这里说不准还会故地重游。那些当年的炼铁炉和木工作坊都还在。 土城中的破旧黄土胚房都还在,只是风吹雨淋倒塌了不少。 此刻这里却有一支军队在这里驻扎着。这支军队的领军者是个身材不高,但耳廓巨大的人物,这人不是别人,是那个怀着失意流落到这里的刘备。 刘备不是以前在孙策手下干过州郡守备么? 是的,不过在东龙皇宫的那次不小的叛乱中,背负着乱臣的罪名被放逐到这漠北的苦寒之地来了。 刘备去哪里,身后的两个人就去那里,这两个忠实的弟兄也不是别人,是那个黑脸的张飞和红脸的关羽。 人生的命运就是如此,不过刘备比中原大战中死去的袁绍和袁术要强很多了,即使是曹cao都死的不是很伟大,这一直沉沦的刘备此刻是54岁,基本上是个老人了。 不过人老了可以说心可以静了,不过这货是贼心不死,成天对着夕阳心中默念着光复大汉。 人有执念是个好事,不过不现实的执念就是害自己。 人家孙策一族平定了中原和周边广大的地图,还率军远征希腊罗马和高卢,你刘备只会对着蓝天叹气编织草鞋,其胸襟再博大,又如何翻云覆雨呢? 无非是痴人之梦罢了。 先一路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时,刘备是蹲在北地的土胚城头上成天的哭号。 把远处的狼都给嚎过来了。 还以为这里新来了个狼王呢。 不过张飞关羽是成天的拉着他喝酒吃rou,毕竟这里还有几十号人住在城里,为来往的客商和服役的军人做些事。 日子虽苦,但也平静的过着。 身上的几千银两还用得过来,毕竟这里没有高消费,一两银子用好几天。 没高档商品可以消费的,更不用说有歌舞妓院。 唯一的女性是那个杀牛宰羊的,屠户的老婆,仅从体形来说就和相扑运动员差不过,刘备是见一次就吐一次,后来买rou的事都是两位弟兄出面了。 按他的说法是,这货长得生猛远胜“包租婆”。 刘备原本是叹道“这辈子算是完鸟!” 三弟兄给来往的马匹添点草料,给车驾加固下铁钉,生活也还过得充实,刘备是带了一车的书籍来的,加上这地下也不知是谁留下的铁铺。有空三弟兄就打制各种器械来消遣时光。 直到3年前一次羌族来袭。 天灾后必有人祸。因为陇西大旱三月,滴雨未下,然后是天降暴雨7天,黄河中游决堤,使得不少农田毁于一旦。 东龙派官来治理河道同时带来赈灾的粮食,同时疫情大发后匪患也倡厥起来。一直不安本分的羌族乘势扮成劫匪来袭扰黄河下游的民众,这些平素成百,多时近千的贼匪主要是劫财劫色。 在几次劫掠官府赈灾的官粮得逞后,更是变本加厉,开始明目张胆的打劫官银起来。 孙匡一直驻守长安,作为北王守护着东龙的北地,手中有10万兵马和重骑5000,不过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