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节 手刃酋长 (第2/2页)
去理睬这个野蛮血腥的酋长了。 苦于东龙帝国一直在平息周围的叛乱,无暇抽取大军来平息北高卢的叛乱,这个目前志得意满的奥古斯托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罗马军团仅仅守卫这阿尔卑斯山脉的入口,没有让这个奥古斯托翻越山岭,罗马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何况罗马也不是能轻易成为其版图的事实。 各城拥有几乎5万总兵力,这也是奥古斯托不敢轻易挑战的事实。 何况他部族还没有彻底的统一起来。 每个部族无非是想脱离东龙的强权统治,自己成为独立的自由领地,才跟随他一战的,各地方贵族是有自己的算盘的,各怀心思的军团能打大的战役么? 此刻的冬季萨尔茨堡城一战就是很好的说明。 看着区区一万罗马守军的城堡,近20万北高卢大军就是攻不下来。 是没有战力么? 每个部族都不想耗费殆尽自己的战力是事实。 每个部族轮流的攻城,可是凭借高墙壁垒,强悍武力的东龙军团不是软柿子好捏,死伤了近4万战士,各部落都开始打退堂鼓了。 战争就是这样,有利益大家都有热血,有死伤大家都十分忌惮。 奥古斯托此刻也意识到,东龙帝国不是那么好对抗的事实了,不过此刻没有任何的退路,是战还是降是迟早要面对的。 孙无极此刻是在积极的调集兵马。 虽然被困在城堡里半个多月,东龙的书信还是凭借信鸽来往不断的。 夜里飞出去的信鸽没有几只能被射落,这也是奥古斯托无法解决的事实。 把北高卢叛军团团围困在萨尔茨堡城附近,其实就是消耗他们。 东龙军团可以靠巩固起来的补给线不断的得到补充,可是游动作战的各部族是靠各自的部落提供补给的。 切断了来自各部落的补给线,打击这些部族的外围兵团,此刻是征伐这北高卢关键的一步。
冬季的最严寒时刻就要到来,此刻两军总计35万人马都在冰雪天里耗着。 就看谁耗得起,顶得住了。 东龙的军团,各战士都有皮大衣和随军帐篷,每人不战时都猫在山林沟谷避风处,搭建起小账篷钻进睡袋里取暖。 可是北高卢的绝大多数的战士都半裸着身躯。 战士上身许多都仅仅一张皮裘包裹着躯体,胳膊大腿都露在外面,而且此刻为了包围这萨尔茨堡城,随身的大帐和一切辎重全部抛弃在行军的路上。 眼看冬季到来的酷寒,大家只能就地掘洞,生火取暖。 先还有能烧的木头,渐渐的什么都没有了,部族围困了半个月的城堡,除了死去的几万战士,什么都没有得到,而且随军的食物也快耗光了。 这一战的结果可以想象。 这原本的冬季之战就是这般的布局,远远不是奥古斯托所预料的,东龙大军一路攻城破寨来消耗战力和资源。 奥古斯托不能不集聚力量和各军团来作战,一旦这些部落武装被分散开,再纠集起来就十分的困难,更不能各部落各回本部来等冬季过去再战。 东龙大军向来以进军神速,诡秘多变为战意。 奥古斯托不想被东龙大军各个击破。 不过此刻的围攻战必须得改变策略。 奥古斯托在犹豫不决时,收到了来自马科曼尼部落细作的密报。 2万的东龙铁骑偷袭去了梅达城,而且带领军团的是龙皇孙策。 马科曼尼的消息绝对准确无误。 奥古斯托大惊失色。 从地理上来看,此刻东龙的骑兵已逼近梅达城不远,2天多的路程是眨眼就到。 可是长途回军的奥古斯托是不可能带着这支庞大的军团回救的。 即使日夜奔袭,也是3天路途,不过知道东龙战力的奥古斯托不敢奢望自己赶去时,东龙军还没有破寨。 奥古斯托立刻召集各部落的酋长来大帐商议。 能在梅达城抓到孙策,这北高卢的一战就可以说是完胜的,逼着东龙签署北高卢自治的和约,再敲上点军饷和物资也是靠谱的。 奥古斯托要求各部落精选2000战骑出来。 20几个部落挑选最精锐战力也是不费事的。 于是在天未黑尽时。3万北高卢轻重骑兵各自带着备用战马向西北破围而去。 北高卢的战骑本来就凶猛,此刻知道老家被人要抄了个个是战意十足。 没有多少伤亡,在几万骑兵的掩护下,3万骑是绝尘而去。 接着孙无极就接到了战报:叛军3万骑突围而去了。 这是去找补给还是去召集军团呢? 孙无极命人细细的打探消息,这股军团不能再突围了。 西北各山脉谷口加高壁垒,购置更多的屏障。 不过半夜里,北高卢各部向西南突围而去。 这支叛军还是彻底的逃跑了么? 知道北去的路是必经之路,于是东龙军驻扎的军团要精锐,所以选西南处突围是绝对明智的。 此刻收集防御工事的材料十分困难,围困这北高卢叛军的军团战力明显不足。此刻一切壁垒还没有完成第二道和第三道工事,这叛军就溜掉了。 孙无极是松了口气。 守在这奥古斯托也是无所图,所以退走是必然的事实。 而且东龙军的战争意图就是拖垮这支叛军,再给予最后致命的一击。 此刻的目的已然达到。 30万北高卢叛军不是轻易就可以吃掉的。何况还要损失自己的战力和资源。 第三十九章节蛮族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