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四十三章 长安大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长安大侠 (第2/2页)

将这大胆贼人带回去,仔细审问。”那员守城将官在一旁大叫道。

    李承明转身对那将官道:“我等是奉皇命来提史万宝的,此人既是史万宝的同党不如交由我们一并带回长安吧!”

    “公子逢凶化吉,可喜可贺。所言之事,自当依从。”那将官见李承明年纪轻轻,却能临危不惧,在白刃之下冒死行险,手下又带着这么多护卫来见庐江王提史万宝怎敢不答应。

    “薛将军,你怎么来了?城门里一个人惊奇地说到。

    薛万彻迎着那红袍人,深施一礼行礼道:“万彻见过庐江王殿下。”

    李承明抬眼望去只见城门里大步走出一人,身穿大红袍,足登牛皮履,腰间革带系着一块碧玉,身形伟岸但脸色略显苍白,四十岁上下。

    他身后还紧跟着二人,左边一人穿着武官服色,腰系佩刀,高大魁梧,紫铜色的脸上绕着一圈虬须,三十五六年纪。右边一人是员文吏打扮,瘦长脸上两条眉毛紧皱着,似乎正在想什么心事。

    武官是幽州副都督怀化中郎将王君廓,文吏是幽州刺史王诜。

    庐江王李瑗是李渊堂兄的儿子,在辈份上来说是李承明的叔伯辈。

    李承明紧走两步施跪礼道:“承明请伯父安,祝伯父清福永享,福寿安康。”

    李瑗满脸堆笑将李承明扶起来道:“承明礼重了,太子殿下可好?”

    “托伯父的福,父亲一切安好。伯父身为幽州大都督却不辞辛苦,亲自巡视城门,实在令侄儿敬佩。”李承明道。

    李瑗脸上微微有些发红,他巡视城门只是这几天的事,还不是因为抓了史万宝。史万宝长安大侠的名头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手下有大批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游侠儿。他可不想史万宝被人从自己手里救走。

    幽州大都督的府邸里,李承明刚喝了几口热水就迫不及待地请李瑗将史万宝提出来,他早想见见名满长安的史大侠了。

    不大会工夫四个侍卫押着一个年过半百头发已经花白的老者走进大厅来。

    长安大侠的确名不虚传,脚上拖着百十斤的脚镣,脖子上套着百十斤大枷行走起来依然毫不费力。

    “史大侠,你本来也应该是个青史留名被后世颂扬的豪杰,只可惜一步走错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年来心中悔否?”李承明指着角落里的一个偏席对史万宝做了个请坐的手势道。

    史万宝走到席跪坐下笑道:“当年之事是诸将误我使老夫功亏一篑,倘若诸将用命奋力向前,一举击溃刘黑闼老夫照样青史留名。”

    李承明叹了口气道:“史万宝,时至今日你还不明白,不管你是否击溃刘黑闼死了李道玄你就是死罪,就算皇上肯饶你李世民也不会放过你的,你难道不知道淮阳王和秦王的关系吗?”

    史万宝笑了笑道:“淮阳王和秦王一向友善满朝皆知,老夫敢问小公子名讳?”

    李承明吃了一惊心说:“你既然知道怎么还敢坐视李道玄败亡,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隐情。”

    “我家公子东宫汝南王。”薛万彻替李承明答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将军百战穿金甲,三千里外觅封候。老夫这些年虽然啸聚山林却也侥幸听到小王爷的大作,小王爷此诗着实让那些纨绔子弟汗颜。”史万宝淡淡一笑道。

    “大王,齐王府屈唾至直府左车骑谢叔方求见。”一名侍卫进来向李瑗报告说。

    史万宝面色一变道:“老夫大限将至,有几句肺腑之言想与小王爷详谈,万望小王爷成全。”

    李承明考虑片刻后答应了他的请求,李瑗给安排了一间空房,李承明在王七虎的保护下在那里与史万宝会谈。

    “殿下,当年淮阳王败亡之事是齐王的意思,现在谢叔方既至老夫连回长安受死的机会都没有了,小王爷气度非凡他日绝非等闲之辈,老夫有一事相求如果殿下应许老夫不劳谢叔方动手立刻自裁以安齐王之心。如若不然即便老夫死在幽州我的徒弟们也会把这件事捅出去的。”史万宝焦急地说道。

    李承明心道:“我就说嘛,你史万宝凭什么敢坐视李道玄败亡不顾,原来是有李元吉在背后。”

    “说吧!只要我能办到一定答应你。”

    史万宝双膝跪地道:“老朽在长安之家眷已经因老朽之事坐诛,不过天见可怜去年老朽又得一幼子名唤史安,现在也被囚在大都督府,老朽想请殿下救他出来交给我在外面的徒弟抚养。”史万宝不在自称老夫改称老朽,说完连磕了三个头,要不是大枷档着肯定是响头。

    “好,我答应你,你若信我的话孩子我替你养大,跟着我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也可能会名留青史,你的徒弟们如果有愿意为国出力博取功名的我也可以帮忙。”李承明说完对王七虎说:“你去把曾正午带来。”

    “不用吃惊,曾正午想进城来救你,被我的人擒住了。”看到史万宝惊讶的表情李承明对他解释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