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七十一章 大唐神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大唐神算 (第2/2页)

 “袁天师习过武?还懂医术?你既然怎么知道我的身份那么你算一算我会不会跟你走?”承明丈瞅着驴背上的大葫芦和长枪问道。

    “贫道幼年习武,弱冠习医。十年前修习相术。公子现在虽然贵为亲王可你命中有劫,要想避过唯一的法子就是随贫道云游四海浪迹江湖。至于殿下是否会跟我走我是算不出来的。”袁天罡答道。

    李承明很是诧异,他没想到袁天罡竟然还通武术和医药。

    “大王,武大人来了。”史汾提醒道。

    李承明向着前方望去,可不是吗,武士彠正骑着一匹高头骏马带着四五个仆从向自己这边跑来。

    “我还道楚王殿下不来了,正要亲自去请呢?”武士彠老远就从马上跳下来,大声说道。

    “武大人相请,承明后生晚辈怎敢爽约。实在是恰巧遇到一位高人所以才耽搁了。”李承明行了个礼笑着道。

    “袁天罡道长,扬州大都督武士彠大人。”李承明给两人互相介绍。

    “袁天师,承明还有诸多事情未向天师请教。想请天师在承明身边逗留数日,万望道长不要推辞。”李承明想不管怎么样这是个奇人,把他留在身边应该是件好事。

    “是啊!武某也久仰天师大名,楚王殿下诚心挽留,天师就留几日吧!”武士彠劝道。

    袁天罡点点头道:“楚王盛意,贫道怎敢拒绝。”

    一个身材丰满的中年妇人带着两儿子和一群下人们等候武宅的门前。看见李承明等过来一起躬身行礼。

    李承明还过礼后笑着拍了拍武元庆的肩膀和他打招呼。

    武士彠果然不愧是并州巨富,他的宅子大的几乎可比并州行宫。客厅里的装饰更是堪称天下奇珍,香木彩色屏风,其花纹细若蛛丝。白象牙凉席、玉几玉床,绿琉璃窗扉,剔透晶盈,光可鉴人。

    袁天罡自从看到武士彠的老婆,两眼就没有从她身上离开过。

    “武夫人的面相是不是有什么不妥?”李承明问道。

    袁天罡又看了看武元庆兄弟,摇了摇头道:“武夫人骨相非凡,前者孕形于内,胎隐于中,端为迎龙合德,胎临青龙。更逢三合六合,主当必生贵子。可我观两位公子的面相最多不过官至三品,且恐不保家。实在是奇了。武大人是不是还有儿子?”

    武士彠摇了摇头道:“只此两子。”武士彠的老婆说道。

    “武大人忘了我的话了吗?不如把两位女公子也请出来让袁天师相相面如何。”李承明笑着说道。

    “好,快去请两位小姐出来。”武士彠的老婆说道。

    “不知袁天师仙乡何处,师承何人?”武士彠开口问道。

    袁天罡接过丫鬟端上来的茶盏回答:“贫道益州人氏,家师孙思邈,想必武大人是知道的。”

    “药王孙思邈,不会吧!神算子袁天罡的师傅会是赫赫有名的药王孙思邈。这么说孙思邈是唐朝人。难到他也是个预言家,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神算子徒弟呢?”李承明心想。

    “失敬,失敬没想到袁道兄竟然是孙真人的弟子。”武士彠不但连声说道,还起身行礼。

    慌的袁天罡也连忙站起来还礼。

    “袁道兄可知道孙真人现在何处云游?我主万岁甚是想见真人一面。”武士彠行完礼后问道。

    袁天罡苦笑了一声道:“非是贫道不说,实在是家师云游四海,漂泊不定。还请武大人见谅。”

    孙思邈七岁读书,就能“日诵千言”。被人称为“圣童”,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但他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隋文帝时让他做国子博士他也称病不做。唐高祖立唐后,召他入京他竟然遁入山林从此下落不明。

    就在这时候一个丫鬟领着一个四、五岁大小的小女孩走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奶妈,怀里抱着一个大约一岁左右的孩子。

    李承明走到那奶妈身边看了看她怀中的小孩,除了一张圆乎乎小脸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她会是将来的武则天吗?”李承明心想。

    “鸳鸯求仕,舍旧图新,所求遂意,终不脱古剥之神。大人长女极贵,但不利夫。”袁天罡道。

    然后他也走到奶妈身边端详起来。

    良久终于开口道:“隐私潜伏,欲萌而未觉,待天地合体,阴阳假神,浑然天成,厥夫朱雀写字,青龙吟诗,刚果严厉,包括中华,乃聪慧前程,从兹定矣,龙瞳凤颈,极贵验也。惜为女子,若为男必为天子。”

    “完了,完了,她真是武则天。如此看来袁天罡还真有两把刷子。”李承明心说。

    “怎么样武大人,当日我跟你说的话没错吧!”李承明说,说完了他又看了看武元庆

    请推荐和收藏,谢谢各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