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七十四章 一本帐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一本帐簿 (第2/2页)

承明走到窗边的木盆那,弯下腰来一边洗脸一边说。

    说句老实话李承明他自己也对太原不熟悉,唯一熟悉的只有这并州行宫。他想了决定找个向导。人选是班东,他在太原待了十几年又是捕快肯定对这里很熟悉。

    班东果然不负李承明之所望,带着他们来到太原最繁华热闹的南宫。这里车马云集,人烟稠密,店肆如林。

    “大王,那是九霄楼太原最好的馆子。您要不要去尝尝他们的点心?”班东指着前面的一家饭馆说。

    “当然要去,民以食为天吗!”李承明说完示意跟在身边的侍卫们离自己远一点。

    李承明等刚刚跨入九霄楼的店堂,一个胖伙计堆起笑脸迎上前来,问他要吃点什么,泡不泡茶。柴哲威先要了一壶太湖碧螺春,又问有什么好吃的。

    胖伙计道:“公子爷,小店好吃的不少,但最好吃的还是重油豆沙团。是太原城最出名的佳点,过往的士官客商照例都闻名来尝。客官若想吃时,小的这就去端过来?”

    李承明点头应允,慢慢端起伙计送上来的茶盏,呷了一口茶在嘴里品尝,还是和以前一样味道怪怪的不好喝。

    很快一盘豆沙团就端上了桌,胖伙计乘机将一条毛巾搭在肩上便凑上搭讪,欲献殷勤。李承明咬了一口团子,只觉十分滋舌润口,虽说有些甜腻但感觉还是不错,口中也连连称好,说道:“好吃、好吃,表哥表嫂快尝尝。”

    “再上一盘,在把你这其它的好吃的也都上一盘。”说完摆了摆手,班东很识趣的走向侍卫们那边。

    “表哥这次过来能住几天?”

    柴哲威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团子,塞到嘴里一边嚼一边道:“我来了就不走了,不过你肯定马上得回长安去。”

    “不走了?为什么?”

    柴哲威喝了口茶水道:“这团子好吃,就是太甜了。我现在是并州道行军大总管麾下的折冲校尉,以后就住在太原了。要不然也不会带你表嫂来。”

    李承明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恭喜表哥了。可这并州道行军大总管是谁啊?现在不是空着呢吗?”

    柴哲威摇摇头道:“已经有人了,估计圣旨一两天就到。”

    “是谁?”李承明很关心这个北方重镇军事主官的人选。

    “上党总管李世勣,听说是太子舅舅和秦王舅舅一起推举的。”柴哲威答。

    “李世勣果然名不虚传,太子、秦王都想拉拢他,皇帝也信任他。做人能做到这个地步真了不得!”李承明想。

    “怎么样?表嫂,这的东西还行吧!你跟表哥大喜的时候我没赶上,既然你们要留在太原我送你们一套宅子吧!就当是你们成亲的大礼。”李承明实在想不出送点什么礼物给他们,只好给他们买套房子里。反正自己现在唯一不缺的就是钱。

    从前的殷小姐,现在的柴夫人不知道是该收下还是拒绝,只好侧身看着自己的丈夫寻求帮助。

    柴哲威呵呵地笑道:“楚王表弟盛意拳拳,你还不快谢谢殿下。”

    殷小姐笑着说:“谢大王厚礼。”

    “都是自己,有什么好谢的,我还准备以后和你们结亲家呢!这房子就当是我替我儿子给你们下的聘礼好了。”李承明大笑着说。

    柴哲威反驳道:“为什么是我嫁女儿呢?你就不能把女儿嫁我们家啊?”

    李承明点点头说:“可以啊!那就当嫁妆好了!”

    “表哥,京师这些日子可有什么稀罕事没有?”接着他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没什么稀罕事,不过有一件大事。”柴哲威语气沉重地说。

    “什么大事?”李承明压低声音问。

    “现在长安个坊都在流传,说皇上要实封秦王于洛阳,裁撤天策上将府,恢复亲王常制。”柴哲威的声音更低。

    “不会吧?这是国家的机密大事怎么可能会在市井庶民之间流传呢?”

    “谁说不是呢?皇帝为此雷霆大怒,下令京兆尹衙门彻查此事,这几天京兆尹衙门到处抓人,京师官员人人自危。”柴哲威道。

    “搞了半天表哥你是来太原赴任,并不是专程看我的。”李承明猛然想起着茬来。

    柴哲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看表弟说的,主要还是来看你,赴任什么时候不能来啊!”

    吃完点心,李承明陪着柴哲威夫妇在闹市逛了整整一下午。柴哲威的老婆可真是个购物狂,直到闭市的鼓声响起,她才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准备离开。她采购的东西足足装满了一车。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这些东西是我们少夫人送给裴家小姐的,请大王笑纳。”两个柴府的家人提着四个包袱走到李承明行礼说道。

    李承明看了看柴哲威夫妇,摆了摆手,两名侍卫跨上前去将包袱接了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