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齐王心思 (第1/2页)
“大王慢走。”吏部衙门前吏部主事王阂和卢崇峻送李承明出来说道。 李承明翻身上马道:“谢两位大人相送。” 李承明来吏部是帮裴秀章谋蒲州总管的职位的,事情办的很顺利,有亲王出面,又是裴寂的侄子,唐俭自然不敢拒绝。 “史汾,你把官引送去给裴秀章,李东行杨不悔陪我去东宫。”李承明话一说完,立刻打马向东宫方向跑去。 东宫一角的书房里两个三十来岁的官员正在坐立不安地等待着什么,二人一高一矮,高的是太子詹事赵弘智,矮的是太子洗马魏征。 魏征本来应该回山东的,但是被李建成找借口留了下来。 外面终于响起一阵脚步声,赵弘智脸上一喜,先开言道:“是太子殿下来了!”二人一齐站起来,门“咯吱”一声响,太子李建成走了进来。赵弘智与魏征一齐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李建成的脸色不太好看,瞥一眼二人,应了声:“免礼!”就径直走到前头一张团凳上坐了下来。 赵弘智与魏征面面相觑,二人心里明白,太子一定是没受什么好气。赵弘智看看李建成,上前一步道:“太子殿下,往凉州发的救兵定下来谁挂帅了吗?” 李建成没好气地答道:“还没有定,不过估计又得世民去。” 一旁的魏征皱了皱眉头道:“太子殿下您就没有站出来跟皇上说一声,您愿意挂这个帅?” 李建成看一眼魏征,皱起眉头道:“我倒是想争这个帅位来着,可父皇把前敌的情形一说完,秦王这边就把调哪几支兵去,多少骑兵,多少步兵,先打哪儿后打哪儿,粮草怎么运过去都说了一番,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再说父皇也知道兵事不是我之所长,实在是不好争啊!” 众没有说话,不过他们心里都清楚太子是怕争来帅位以后吃败仗,到时候在皇帝面前丢脸大臣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赵弘智在一旁道:“皇上现在看秦王已经越来越不称意了,他老人家心里头其实并不想让秦王挂这个帅,可是我们这边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实在是件麻烦事。” “太子殿下,楚王殿下求见!”这时候一名侍卫在门外禀告。 “叫他进来吧!”李建成道。 李承明进来以后正要行礼,太子将手一摆道:“免了吧!坐下说话。” 李承明应了一声,然后走到魏征身边坐下道:“父亲,儿臣想请问解凉州之围的救兵统帅皇爷爷定下来没有。” 魏征叹了口气道:“两位殿下,臣到是有个人选,不过······” “是谁?”李承明问道。 魏征看了看李建成道:“齐王殿下。” 李建成看着魏征,眼前闪过齐王那张挂着微笑的面庞,手里却提着一柄滴血的长剑,脊背上立时生出一股凉意来。李元吉人小鬼大,十四五岁时就上了战场,以后又多次在唐王朝建立和统一的战争中也多次独当一面,立过不少战功。他虽面貌丑陋却孔武有力,自幼好的就是弓马,上了战场杀人不眨眼,其手段之狠辣,军中无人不知。 “我看不合适,让四叔统兵,就怕皇爷爷不会答应呀。经了太谷之败,朝廷上下都对草原的骑兵畏如猛虎,不是身经百战的上将,是不敢轻易派往前线与敌接锋的!”李承明出言反对。 魏征知道李承明话中的潜台词,那就是李元吉以前守太原时,面对刘武周的骑兵有过弃城逃跑的不良记录。可他又不便挑破这一层意思,只好笑了笑不在说话。 赵弘智看着李建成道:“太子殿下,臣下以为魏大人的办法可行。” 李建成当然也知道承明话中的意思,于是想了好一会都没有说话。 赵弘智笑了笑道:“殿下记不记得二桃杀三士的掌故?” 李承明问道:“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掌故?” 魏征解释道:“是春秋时的事儿,齐国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猛士尾大不掉,晏子让齐景公赏两只桃子给他们,引得他们相争,迫得三人自杀。” 话讲到这里,李建成和李承明都明白赵弘智的意图了,他是想把兵符抛给齐府,引得秦齐二府相争,好让东宫渔利。 李建成道:“计是条好计,不过元吉跟我一向十分接近呀,他还多次表白要效忠于我,上次出了杨文干那档事儿后,父皇一度生出废立之意,我的储位差点不保,还是他在父皇面前死保的我呢!这么做岂不是把他不当成自家人了? “是啊!四叔对父亲忠心耿耿,如果这样做儿臣也怕寒了四叔的心,再说万一让英明睿智,高瞻远瞩的皇爷爷看穿,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李承明说道 魏征清咳了一声道:“两位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