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北地烽烟 (第2/2页)
!”说完带着队伍便往外冲。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一声呼哨,两边山崖上突然冒出了无数唐军,他们刚出现,一阵阵羽箭就劈头盖脸向党项人射来。这狭窄的地形,这突然的袭击使党项人无法招架,仓促间便有上百人倒在山谷中。 细封步赖一面挥舞手中的战刀拨挡着射来的羽箭,一面嚷嚷着指挥着部下向后退却。 这时候山崖一侧的小树林里突然冒出了两百多名唐军骑兵,为首的便是凉州总管襄邑王李神符。 骑在栗色战马上的李神符举起了手中的长槊响亮地打了个呼哨,便抬槊冲向党项人,那两百多名唐军骑士也都举槊呐喊着杀了过来,就在那十几里方圆的空地上,双方疯狂地砍杀着。 唐军们很英勇,虽然在人数上和骑术上都居劣势,在单兵作战的能力上,他们与剽悍的草原骑兵相比也稍逊一筹,但是地势狭窄党项人无法全部展开,他们需要对付的只不过是和他们人数相当的敌人,而且他们早有准备,又个个悍不畏死在加上还有山崖上面的羽箭支援,所以战场的主动权还是倒向了唐军。 细封步赖一边挥刀拨挡羽箭,一边组织部下拼死突围。这时候又有大队唐军步兵向山谷内拥来,细封步赖高呼道:“勇士听着,我们中汉人的jianian计了,大家努力,要在唐军步卒赶过来之前突出去。” 半个时辰以后困兽犹斗的党项人,终于在付出付出千余人的代价以后杀开一条血路突围而去。 这一战,大唐将士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 青铜峡峡口距扼守长城关隘的灵州要塞八十余里,距离青铜峡不远有一个小集镇叫峡口集,集镇的名字就是来源于青铜峡。
峡口集不过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集镇,但其地理位置却极为特殊。峡口集是距长城最近的集市,中原和口外的商旅多在这里歇脚打尖,集子里的马市是灵州军事禁区内唯一可以合法交易马匹的地方。因此人烟虽然稀少,峡口集平日熙熙攘攘却也小有繁华。 峡口集镇西十二里有个野狼坡,这野狼坡实则是一片高地,上下二十余里寸草不生砂石遍地,也就是这个荒无人烟的野狼坡即将展开一场空前惨烈的骑兵会战。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唐永康县公、上柱国李靖所率一万江淮骑兵和突厥可汗颉利亲自统率的将近三万金狼铁骑。 江淮骑兵的编制较普通唐军为小,全军共计十府,每府千人千马,皆为中府编制,只有作为李靖贴身护卫亲兵的荆州亲卫府是上府编制。江淮军的战马也远不及突厥骑兵乘骑的塞外战马雄壮骠悍,冲击速度也相去甚远,其所长在于善跋涉耐远途,从蒲州跨越数百里奔袭灵州,还能保有相当余力。 凡物有其利亦必有其弊,耐久力稍胜一筹的另一方面便是负重能力大打折扣,江淮军的马具装备甲胄兵刃无论从质地上还是从性能上与突厥骑兵都难相抗衡。普通骑卒身着皮甲,挎一柄略带弧度的斩马刀,佩戴一副坚韧度较高的拓木弓,箭壶中的箭是唯一不打折扣的物什,每个骑兵的箭壶中都满满当当插了三十六支狼牙箭。只有李靖和各府的统军将军才披挂有鱼鳞明光铠。 唐军的突然出现,大大出乎突厥军的意料之外,待全军上马做好了临战准备,野狼坡上最高的地势已为唐军占据,几名原先布置在上面充做警哨的斥候兵飞也似地驰回本阵,有一个跑得稍稍慢了些,远远的一支狼牙箭自背后透胸而过,带出了一蓬血雾。死尸的脚挂在马镫里拖回本阵,扬起了一路烟尘。 作为此次救援灵州的前敌最高节度大将,对于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对比,李靖心中明镜一般。唐军与突厥军不仅仅在数量和质量上差距甚大,即使在双方的临战状态上,唐军也处于绝对的劣势。突厥铁骑虽是客军,毕竟已经在附近盘桓了月余,地理环境早已熟悉,且接战之前已经足足休息了半日有余;唐军虽是主军,却是从长江一线临时抽调北上,几乎所有士卒都是长这么大头一遭来到大河以北,更何况连续行军三日三夜,人未离马马未卸鞍,是地地道道的疲惫之师。 唐军唯一可恃者就是隐秘行军突然出现在阵前,颉利可汗及其左右不明虚实心存顾忌,更无法判断是否随后还有援军。颉利可汗虽然历来飞扬勇决,但此番毕竟是率轻师孤军深入,四周强敌环伺,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没之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