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末日_第二部第一卷第一章 死人城里的邂逅(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第一卷第一章 死人城里的邂逅(上) (第1/2页)

    埃及,金字塔之国。开罗,尼罗河上的明珠。

    虽然距离古埃及人最初的首都白城只有区区23公里,但是开罗这座城市和真正的埃及文明之间并没有太多联系。这是一座由阿拉伯征服者所建立起的城市,阿拉伯语音译为卡海勒,意思是征服或者胜利。

    在大多数人眼里,开罗是座不错的城市,带有标准的阿拉伯城市的懒散却又不那么严重,现代化的程度不低,却又没有太讨厌的声光污染,人也不错,受过几百上千年的宗教洗礼,待人接物大都是彬彬有礼,而且还没有阿拉伯世界其他地方那种严重的异教徒歧视,毕竟这里还有一成以上的居民是虔诚的基督徒。

    总之,开罗是座不错的城市,当然称不上完美,本来这世界上本来也没有什么完美的地方,不过以糟糕程度论,开罗的死人城无疑是这座城市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一个角落。

    一般被本地人称作死人城的地方在开罗城的东北面,整体的占地面积差不多有这个城市的三分之一大小,本是阿拉伯帝国时代贵族和学者们地墓地,那个时候,除了地下埋着的死人之外。地表只有一些守墓人建造起的小屋,不过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纳赛尔总统宣布埃及独立,开罗一下子变成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成千上万的人口全都涌了进来,地皮地价格翻了很多倍。很多住不起房子的贫民自然就把目光投向这片没人敢住的地方。*

    地下埋死人,地上住活人,虽然这种居住模式既不符合传统也不让人舒服,但是穷人可是没权力挑剔的,四五十年发展下来,这片大墓地上盖满了矮小、简单的房子,而更加精彩的是,本地居民也开始充分利用这片墓地,家里死了人也直接往里面埋,反正任何一家脚下只要挖上不到三五米就是一间墓室。

    死人城这种死活同居的子不但居民不舒服。当官的也同样觉得难受,只不过当年这片地方形成的时候,纳赛尔总统正把心思都花在重新跑迦南地区落户的犹太人上,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埃及政府也已经花光了口袋里地最后一个铜板,实在舀不出钱来整治这个名副其实的鬼地方,结果越拖死人城里的居民就越多----而且死的活的都在增加,直到最近,似乎是为了给新世纪、新千年留下一个好印象,政府部门终于想起来整治这里。

    死人城眼下真的差不多成了座死城。破烂的小木屋、矮旧的清真寺等等毫无章法的违章建筑纵横期间,里面却已经见不到什么人气,而这就是埃及政府大力整顿的结果:他们划了一处地方,盖了几层楼,把居民全都塞了进去,可归结到这个贫民窟本。由于涉及地下陵墓保护地问题,到底要不要拆,该怎么拆的问题到现在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虽然已经被划成了非居住区,但是只要里面的建筑还在,就总免不了有些人或者走投无路。或者看中这里的偏僻而住进来,毕竟遵纪守法的人固然是大多数,可贫民区在任何时代都免不了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咖啡馆,低矮地房间、昏暗的照明、满桌的尘土还有满屋子刺眼的香料味。

    这样的环境要是出现在西欧,店主八成要在监狱里过上一辈子;要是出现在美国,罚款会让可怜地老板彻底破产;要是出现在本,那里的人面对如此耻辱。^一般习惯于用一种叫肋差的东西在自己肚子上开个口----而且是横竖两刀要十字形。

    幸运的是。这家店在中东,别说是现在已经变成真正死城的死人城。就算换了其他任何一座城市人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正常。“只是看起来脏而已。”人们一定会这么说,“要是没有点灰尘,还算什么沙漠地带。”

    店子很差劲,店子里所提供的东西倒算不上太差,拌有羊、蔬菜并且用香辛料调味的米饭虽然咖喱味浓得吓人,但是吃到嘴里感觉倒还不错,同时,只用酸柠檬汁调味地烤鱼还有用不知名草药配制地香草茶闻起来也都不错,只不过,大概是因为政府整治的关系影响到了这里地客源,以至于尽管只有一位客人,店老板仍旧非常殷勤的把吃食摆满了桌子。

    唯一的客人是位女士,她穿着深颜色的风衣,一头同样深颜色的长直秀发顺滑的垂下直达腰间,因为是坐着,不太好判断高,而且店里的光线太暗,让面部轮廓显得有些模糊,只有那艳的红唇在每一次咀嚼中轻轻蠕动着,显得异常惑。

    “味道不错。”女士把盛着米饭的勺子托在面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