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第四章 芦滩散人 (第1/2页)
“闻香教?”忽然听到这三个字,不由梅清眼神一亮,急切地道:“这里有闻香教么?” “咋个没有?弄得乌烟瘴气的。不过人家势大,哪个敢惹哦。”船夫摇摇头,似乎不愿多谈。 梅清一路追寻闻香教之事,所见大多如此,众人对闻香教似乎都忌讳莫深,没人愿意深谈。 见了船夫这情形,梅清也不再追问,却与他谈些闲话,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了。 此时两岸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港道,道口均是茂盛的芦苇,长得有一人多高。放眼望去,不着边际。此时虽然已经是秋时,但芦苇还都浓绿如翠,梢上都长了有一尺来的穗子,随着微风起伏摇荡,不时有轻飘飘的苇絮在风中轻轻飞起,最后渐渐落于水面,堆积得一片又一片,如同织成的花纹一般。 船夫将船靠了岸,指着西边道:“先生您就从这道口上去,再走两三里地,见有人处打听,都知道史先生的。老头子这就回去了。” 梅清道声谢,取了些散碎银子,送于船夫。船夫道既是来寻史先生的,便是他的客人,却是不肯受。最后还是梅清说道请船夫将来买酒,以待来日史先生用船时也好畅饮,就当是酒钱,船夫这才收下了。 梅清与侯申上了岸,只因坐得船久了,一时走路还有些脚下摇晃,因此走得不快。路两边杨柳依依,柳枝飘拂,远处依然是片片苇海。秋风起处,芦荻萧瑟,在夕阳斜照下,更多几分野趣。 “喂!你们两个,倒底是干什么的,怎么跑这来了?”二人正行间,忽然闻得芦苇荡中响起一个脆生生地声音道。 梅清与侯申抬头看时,却见边上芦苇荡中乃是一个小小汊湾,一只小船正泊在那里。船头一个长身少女睁着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指着自己二人问道,正是那在望海楼见过的甜妞。 此时距离比在酒楼上更近,二人看得分明,那甜妞不过十七八岁,一身蓝花细布衣服,手执长篙,站立船头,当真是清水芙蓉,天然雕饰。只是或因在望海楼时见梅清唐突一笑,有些不满,此时明丽的面庞上还带着几分薄怒。 “哦,这位姑娘,在下兄弟二人,乃是自京城而来,特来求访史先生的。只是不熟路径,还望姑娘指点。”梅清并不以少女脸上薄怒为意,客客气气地道。 听梅清说是来找史先生的,甜妞脸上神情一下子便放松了,随即又浮上几分不好意思地道:“原来是找史先生的,我还以为你们不是好人呢。”才说毕,又觉得自己话说得有些直了,脸上略略有些泛红,连忙转过话头道:“刚才我还见史先生了,等我喊个人带你们过去。” 说罢,对着汊湾深处拉长声音喊道:“二小儿!——快出来!” 随着甜妞的喊声,一个半大小子一边答应着一边从苇荡中钻了出来。只见这小家伙浑身上下滚得泥猴一般,半披着一件短褂,打着赤脚,手里拎着一根苇条,上边串了七八只小鱼。 “都过了十五了,你这混小子还敢下水,看你老了得个老寒腿怎么走路!”甜妞见了,一把将那小子抓过来,从舱里端了一瓢水出来,倒着给他冲洗了头脸手脚,一边洗一边数落道。 “放心吧甜妞姐,我娘说小孩屁股上三把火,火力旺着呢。”那小子把头一拨楞,甩得满脸的水珠四下飞溅,不以为然地道。 “傻小子睡凉炕,就你火力旺!”甜妞笑骂,揪了二小儿的耳朵道:“连姐的话都敢顶了,长能耐了啊你!算了,给你个差事,那几个是远地儿来的客人,来找史先生的。我刚才见史先生在韭菜沟那钓鱼,你带几个客人去找一下吧。” “成”,二小儿顺手把那串小鱼扔在船舱里道:“这鱼给我留着,我娘说这几天心口闷不想吃东西,我才抓了这几个瓜子鱼给娘放汤,好清清口。” “得了吧,就你那几个小杨树叶也好意思叫瓜子?我那舱里有几个大瓜子,一会我给四婶送过去就结了。快带你的路去吧!” 二小儿光着脚丫,带着梅清等人顺着一条苇田间的小坎走了进去,光光的脚丫踩在黄土之上,虽然也是秋季,却看不出一点不适来。 路上梅清随意问他家有什么人,平常做什么时,那二小儿也只是呵呵笑,却是不多说。过一会渐渐熟了些,又扯起打鱼摸虾的事儿,才有些放得开,话也多了起来。 原来刚才二小儿说的瓜子,乃是指大个儿的鲫鱼。这鲫鱼放汤,最是开胃。二小儿自打小就没了爹,家里只一个老娘拉扯。这几天老娘有些胃口不好,他这才跑出来摸几条鲫鱼准备放了汤给娘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