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第三十四章 却见故人 (第1/2页)
看梅清还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张十三嘿嘿笑道:“傻小子,想不明白,你就先别想,早晚有你明白的一天。” 梅清叹了口气,想了想对张十三道:“师傅,我只是不明白,修来修去,修得一身能为。到头来反倒这也不管,那也不管。这修道的本份,却在何处?” 张十三想了想,问梅清道:“我且问你,那春秋之世,诸侯争战,血战盈野。太上老君在世为老子,可曾管过它列国争霸,阻止过并吞征讨?” 梅清摇头:“确是不曾。” “道以清静无为,且放在一边。那儒家孔丘,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奔走列国,周游天下,可曾见他率众出列,阻暴兵于隔阵?”张十三继续道。 梅清一时语塞,良久才道:“孔夫子虽然疾声而呼,似也未曾阻其刀兵。” “佛家最是慈悲。你看那释伽牟尼,正逢乱世之时,或有割股饲鹰、舍身喂虎之举,但可曾熄战火、止侵凌,平国息兵?”张十三接着问道。 梅清再次摇头。 “此三人,乃是道、儒、释三教之主,若论修为,古今上下,也只是这几个人罢了。以其修为,为何不肯出一毫之力,阻天下兵锋?太上老君、至圣先师、释伽佛祖没做过、做不了的事,你小子倒想做来?莫不成,你比三教圣人还看得明白,修得高深不成?” 梅清哑口无言。 “老君道德一篇,孔丘弟子三千,释伽佛经万卷。虽然他们不曾以身阻刀兵,却以道法留传后世,使我辈至今仰其余荫。修真人的本份,在此不在彼。你若能想明白此间的道理,眼界便自当开阔,不拘于一事一情。”张十三淡淡地说道。 梅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忽然对着张十三深施一礼道:“谢师傅指点。倒是徒弟想得简单了。世事学问,修养精神,还差得甚远。” 张十三嘿嘿笑道:“你这混小子,教了你那么多法术道法,没听你一声谢。今天扯了些个没用的东西,你倒跑来谢恩来了。” 梅清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以后不谢就是了。” 张十三说过梅清,又看过了四下场中情况,对着梅清二人一招手,便要抽身而退。正当此时,忽然闻得后院正房之中,传来一声呼喝:“贼子,好大胆!且留下命来!” 随着这一声断喝,只见后院房中一道青光忽然破窗而出,如风驰电掣一般,直向梅清等人所在的方向飞来。 梅清等人一惊,张十三急喝一声,摄起三人避开时,只见那青光擦着三人身侧飞了过去,激荡的真元漾开来,击在三人隐身的那卷布角上,散发出一波波的晕纹。 “不好!”张十三一见就知道行藏要败露,双手向外一开,各掐诀形,对梅清二人道:“分头走!”说罢,口中做叱,梅清与侯申都觉得身体轻飘飘地,眨眼间已经到了院外。梅清与侯申对视了一眼,立时各分东西。 侯申身形一晃便已经不见了人形。梅清心神动处,一张神行符已经到了指间,掐诀念咒,立时便已经飘然而去。耳边却隐隐闻得长春宫内轰然而响,知道定然是张十三为了阻那追击之人,以法相攻。 梅清运着神行符,转眼间已经出来数里地外,看看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小长春的南边。此地本是一处荒岗,遍生着怪树苍松,四下里都是野坟荒冢。此时天色渐晚,秋风飒飒,伴着寒鸟哀啼,颇有几分凄寂。 梅清喘了口气,四下探望一番,自觉没有人追来,心下稍安。侯申老于江湖,又善于隐匿,想来不会有什么差池。只是长春宫中这番打斗,那闻香教中人难免不会有所惊动,这时回到长春淀小镇上去,也不知是不是合适。想了想,梅清便也未再着急,只是轻轻落到了一处大石人的肩膀上,稍事休息。 这地方似乎是一处高官的陵墓,修得石人石马,规模颇大。只是看来久已荒废,没有后人打扫祭奠,四下里破败得很了。梅清正打量间,忽然闻得破空之声远远传来。心中一动,连忙将早就备下的隐身符施展开来,这才去观看究竟是何人到来。 但见来人穿着一身灰乎乎的衣服,看不清形容像貌。到了这处陵墓所在,四下打量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