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第八十九章 法号悟空 (第1/2页)
张十三皱了眉道:“你身体里是怎么一回事?以前你体内便大异常人,只是倒还平和些。现在根本就不容人窥测,看不出来是何等模样。” 梅清捧了头,有些疲惫地道:“我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对来。那鼎还是老样子,只是有些死气沉沉的,不象从前灵动。其他的都还照旧,没有什么不同。” 一边的碧真扶着梅清,担心地道:“没事刚才怎么忽然就晕了?你以为你是京城里病殃子少爷,风吹吹也得咳嗽两天么?已经修成真人了,哪有动不动晕倒的道理?你在里边究竟是如何经历,快说来我们听听,也许就有些帮助。” 梅清揉了揉眉心,略略的沉静了一会,这才缓缓开口,将自己在遁离史府后的经过,一一讲来。 开始讲到自己落入幻阵中时,张十三便唔了一声,显然对暝海上突然出现的幻阵有些惊讶。再讲到自己破阵而出,却在鱼骨庙中失计被擒时,碧真便开始紧张起来。虽然知道梅清未受伤害,也不由抓得他胳膊紧了几分。 等梅清说到被刘六带入阵中,发现碣石,张留孙现身时,张十三和碧真不由大吃一惊。 “张留孙?……是了,当年他渡劫之事,传得纷纷扬扬,却原来竟在此处。”张十三说起这位出身天师门的前辈,也不由慨叹不已:“只是他说你乃分身之事,却也不可轻信。你身体中或有秘密,但绝非他所说那般。” “此事弟子也明了,只是开始时张留孙对弟子,确是颇为亲近,应该是不错的。弟子倒觉得,或许与体内小鼎,有些关系吧。”梅清想起张留孙确实对自己还不错,指点提携之意,倒也不是装的。 接着,梅清又讲起张留孙出题相试,最后现身为童子,然后又恰逢徐福前来挑战之事。 “徐福?”场中数人听了梅清讲到徐福时,都有些茫然。史梦竹叹道:“昔日徐福入海,都道是扶桑之主,谁想居然还有这些周章?碣石神岳,千古之说,方志俱道是唐时沦于海中,却原来乃在秦末。这么说来,魏武唐宗,所遗诗篇,怕也是发错了地界,空留感慨了。” 再说到徐福托名入海寻仙,却在碣石之内,自辟洞府,集金铸鼎时,张十三叹道:“上古修真,与家国天下,从来不可分割。若非举天下之力,何以集九州金铁?若无真人相助,秦又何能扫荡六合,一统天下?说来说去,修行也好,皇权也罢,都是集天下之力于一身,方可有所成就。不想后来修真之辈,眼界越来越是狭碍,只管拘在自己的圈子里,更受困果之惑,整日枯坐炼丹参经,以这样的境界,还谈什么仙界呢。” 梅清点头道:“确是如此。弟子此时见张留孙与徐福斗法,只觉得古时人物,或言心机争斗,自是远不如今人。只是现在修真界中人,把心思全花在阴谋诡计、勾心斗角之上,表面看来,争斗中自是大占便宜,却不知,如此修行,离那大道,却是越来越远了。” 梅清此言也是有感而发。张留孙与徐福一番争斗,后来梅清也参与其中,自手段而言,修为越出越差,心机却越逞越能。虽然张留孙在与徐福的几番争斗中,都是大占上风,但以真实修为而言,其实却有颇多的差距。 张留孙之所以宁可不飞升,也要想办法重塑rou身,重新修过,是不是也是在天劫中,察觉到了今古仙人的实力差距,报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心情,不肯飞升呢?梅清心中隐隐觉得颇有可能。 听梅清讲起张留孙与徐福斗法的种种经历,张十三与碧真自然听得惊心动魄,就连不是修行中人的史梦竹与侯申,也是感叹连连。 “张留孙一身修为,其实难说就独步天下。但他心思之灵,变幻之巧,手法之妙,实在无人能及。”张十三叹道:“只是比起徐福来,未见得便高明了。自上古以降,修真界中手法道术,越出越奇,什么符箓金丹、役物使鬼、飞剑制器、用药养蛊之类,看来花样多多,精研极深极细,却偏偏心性修为,反倒落了下乘。” 梅清连连点头,又说起徐福召出铜人之事,却见张十三与碧真对视一眼,忽然面有异色。 梅清还以为他们对铜人来历有些不清楚,连忙将徐福偷盗铜人,为人追杀,最后逃入碣石,被迫解体之事,又讲了一遍。 碧真听梅清讲完,眼中疑惑之色不减,忽然转过头喊道:“小白,小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