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光与影 (第1/3页)
开头梦境来自于F/HA与F/Z,世之恶的来历算是彻底的交代清楚了。 接下来就开始最后的圣杯降临了…… 话说回来,有多少人想要看阿尔托莉亚和莫德雷德的对决的?因为我不擅长战斗所以下章大概会直接跳掉。 Ps:仙剑五有多少人玩过?我觉得虽然剧情不错但是还是拖沓了一点,而且吐槽点太多都有种无处下口的感觉了(虽然玩的很欢乐),龙幽小姜V5。 ====================================== ——这个世界上,有光就有影。 ——妄图变更规则的结果……只有毁灭。 、 永远不会孵化,却在期盼着孵化的卵。 作为仅在这狭小世界中被信仰的、救赎的反英雄——“世上一切之恶(Angra·Mainyu)”。 活着的只剩心脏。 没有手脚也没有所谓的“尊严”。 因为作为人已经不具备任何机能,却只有痛觉在切实地工作着。 在遭受了不计其数的憎恨,在诞生了不计其数的憎恨的同时,崩溃的人格,拥有了因崩溃而产生的秩序。 它是岩石。 不能离开岩牢,身体丝毫无法动弹。 剩下的左眼,眼皮被固定,不能闭合——干裂的眼球一直看着外界。 它,究竟算是化为石像的人类,还是拥有意志的石像呢? 这种事情,现在看起来已经全无意义了。 因为它一步也不能移动,一个月、一年、几十年地注视着不变得风景——甚至于,连移开视线和闭上眼睛都做不到。 在因无聊而精神出问题之前,这种连自己活着都几乎忘却的行为,一直持续到它死亡为止。 正常的,身为“他”的理性没坚持到七天就崩溃了。 于是“它”诞生了,在“他”的理性完全崩溃之后,借住由此产生的平衡,保留住了“他”最后的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完成的非常好——因为“它”不会因同样的风景而崩坏的。 在眼下铺陈开的,是属于“他”的故乡。 那称他为恶魔、将他变成真正的恶魔的人们,那憎恶之源的村庄,凭借弱者(活祭)而繁荣、让人不快的善意的群体,可以一眼望到底。 只要活着就不曾停止憎恶。 这种不合理的做法。 映入眼中的,是属于人类的丑恶。 容忍这一切的,过于宽大的世界。 存在岩牢里的,只有烙印上的憎恶。 存在于这里的,既没有被称作“他”的人格,也没有被称作“他”的rou体——只有由他而生的憎恶,至今仍熏焙着他的熔体。 然后,经过了多少岁月呢? 对于已经失去时间感的它来说,世界是停滞着且目不暇接地变化着。 而在它还是他的时候曾有过的那些接触点也不例外。 选择他的人也好,剥夺他手脚的人也好,曾是他血亲的人也好,憎恶他的人也好,他爱过的人也好……都不曾像被奉为活祭的它那样,长久地保有憎恨。 夺取他一切的人们,在它消逝之前,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如流星一般。 转瞬的不仁慈和,不变地到访的太阳的强度灼烧着眼球。 长久的时间。 它被放置于日晒之地。 看过众多的生命。 太多的、太没有意义的生命的结果。 消耗时间与空间,甚至燃烧自己生命急急生存、创造孩子、建筑财产,最后不留一物地终去。 这是空虚但不是虚无。 是结束,但不是不延续。 日月轮回。 生命枯萎,又重新发芽。重复的繁荣与衰退。 眼下的风景目不暇接地轮回着。 所有的这一切,它都一直带着憎恶注视着。 只有憎恶,才能产生关联。 【恶之心在山顶,向我们灌输魔。】 这是自古以来村里流传的教诲。 只要有憎恶,只要被憎恶,它就不会死。 新的村人们将它作为日常的敌人憎恨、崇拜、感谢。 然而时代变化,人员更替,大山深处的村庄完成其任务,变成一片荒野。 ——于是它所憎恨的东西,就这样一切都消逝了。 失去名字,失去身体,连灵魂都丢失了。 最后,连憎恶都被遗弃。 但是,它依旧被囚禁于此,无法离开此处。 烙印上的憎恶是不变且不灭。 只要人世存续,就永远存在。在这没有任何东西的荒野上,在这不存在任何阴影的光芒的黑暗之中。 直到世界的终结,有人呼唤它的时候。 、 【……】 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它”——竖起耳朵倾听着附近传来的声音。 似乎,确实有人说话了。 虽然并非是针对它,但是却呼唤出了属于它的真名。 【……这个世界所有的恶……没有关系……乐意接受……】 啊啊,有人在呼唤自己。 自己和“祝福”一起,被他人所呼唤。 回应他吧。 现在的话,一定可以的。 早已在黑暗中膨胀得无比庞大的魔力漩涡,给了“它”确实的形态。 寄托在遥远过去的无数“祈愿”,现在的话也应该能实现吧? 就像被祈祷的那样的“存在”,“去做”被希望的一切事情。 眼下,拼图的碎片已经全部凑齐。 命运的齿轮相互咬合,现在正以完成之日为目标而加速,勇敢地转动着。 目前剩下的——就只需要等待产道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