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32 发展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2 发展计划 (第2/3页)

火炮之外,其余的火炮并没有统一的规格,所造出来的火炮其口径、炮管长度、管壁厚度都各有不同,大都为各地的铸造厂自己铸造。如此一来,便会使得火炮的质量大受影响,铸造出来的炮管不仅厚度不一,更有些会出现砂眼现象,往往发射第一炮之后便会将炮管爆裂。李不伟自然也知道这是因为制造工艺没有标准化所引起的后果,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急着大量铸造火炮,而要等到新式材料出来之后,再经过极为精确的强度计算,还要参考后世的一些设计,才能设计出一系列的火炮。而这些火炮一旦设计出来,就可以制造出专用的模具与加工设备,然后再大批量生产,也只有如此,火炮才有可能在宋朝的军中才能大量装备。想到此处,李不伟道:***史将军,看来你的火炮营需要改组一下了。我近日准备与实验室众位学者开始详细的设计,再过些时日使可终将几种火炮的规格参数都确定下来,同时还有可能设计出另有一随身携带的武器,以备作为近身作战之用。由于制造这些武器的设备尚未研制出来,因此暂时只能试着造出一些试验样品,真正要大规模制作,估计也要过上一段时间。不过,一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便可马上装备到军中,而且这次的生产效率将远远高于上次。***

    史冀等着李不伟此话已有好长时间了,如果听他亲口承诺,顿时欣喜若狂,忙道:***既然如此,便有劳李大人了,不知道需要我等做些什么?***李不伟笑道:***新式火炮在设计与试制的过程中,最好由火炮营的士兵前来试用,毕竟在战场上都由他们掌握火炮的射击。火炮的各种cao作如何最为方便,都要考虑他们的意见。不如这样吧,请史将军派上十名士兵前来配合新火炮的试制。***史冀听得只有如此简单的要求,一时不由得愣住,忙又满口答应。

    眼看着史冀等人离开,李不伟又陷入了沉思。他最近忽然发现,如果想要在宋朝制作出一件后世的东西,哪怕这东西在后世看起来简单之极,例如只是一个不锈钢的口杯,在此时也是极为困难,更何况火炮这种极为复杂的大型装备了。虽然按原历史中记载,再过一百多年火炮就会问世,但李不伟并不满足于此,他既然已知道了其它更好的设计,又有可能掌握更为更为先进的制作技术与加工工艺,就不会想着再以最低标准来执行。正因为如此,李不伟时常感觉疲惫之极,有时甚至在想是不是自己太过追求完美。试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大宋军中装备了最简单的火炮,要对抗金兵或是蒙古兵已是稳占上风,又何必追求更为先进的设计呢?但是搞技术出身的人都有这样一种通病,他们往往为了追求完美,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改进设计与工艺,这一点就不像从事商业经济出身的人了。

    李不伟还有另一个想法,便是要尽快将火枪制造出来。其实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生产出有效射程近一百米的火枪也不困难,但李不伟并不满足于此。以现有的技术和材料制作出来的火枪,其实与明朝时期的火铳没什么区别,虽然使用了粒状火yao,又有各种机加工设备进行枪支的制造,但这种火yao爆炸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残留物,使得下次射击时必须先将枪镗进行清理,然后才能将火yao再次装入,最后再塞上铅弹与其它填充物,并且射击时又离不开火绳,显然极为麻烦。甚至可以这样说,简单的火铳还不如普通的弓箭更为实用。因此李不伟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决定要造出能够更换弹药的火枪,但又不同于后世那种可换弹匣式的枪,毕竟现在无烟火yao还未生产出来,况且制造子弹的技术也未成熟,火帽点火技术也未着手研究。尽管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李不伟的设计却能巧妙地绕开这些技术难点。按他的计划,如果工艺与精度能够保证的话,每分钟射击六到八发子弹应该不成问题。即使如此,李不伟仍然不准备将这种火枪大量生产,而是准备等到****试制成功之后,才考虑燧发式枪械的批量制作。

    此时,李不伟已将范东来等负责人召集起来,准备将自己的一些计划讲与众人。

    按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实验室的数量已经足够,但一些带有研究性的制造车间却需要加紧建造,例如各种机加工车间、库房、以及其它准备建造在实验室附近的工厂。另外,实验室距离海边约三十里,因此需要在海边建造新的码头。现在虽然也已有了简单的码头,但根据近日的情况来看,这个码头显然太小,稍大一些的船已无法靠岸。再说,由于火炮厂距海边也不算太远,因此火炮的运送便可以通过货船进行,同时也方便一些其它生产原料运往实验室或工厂。至于在实验室范围建造的工厂,则主要负责钢铁的精加工例如车、铣、磨、锻造等,又或是一些化学品如硝酸、硫酸、****、火碱,以及其它的各种化学原料的制造。另外,新合金的研制、火炮与火枪等关键部件的制造、各种加工制造类机械的生产也都将在这里进行。至于所用到的原材料,如果是铁锭的话必须是已经过锻造的熟铁,如果是球墨铸铁的话必须按预定的规格制成毛坯件,毕竟实验室中还没有锻造或铸造的大型设备。

    李不伟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这个想法在他心中盘旋已久,只是他从来没敢认真思考过,这就是石油的炼制了。宋朝时已有简单的石油开采方法,并且能够实现一定深度的钻井,因此李不伟准备比原历史提前几百年,将石油这一工业的血液先应用起来。其实要产出低标号的汽油与柴油并不困难。将原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简单蒸馏便能得到汽油与柴油,后世的一些土炼油就是采用这种蒸馏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先是用钢板焊制一个简单的钢罐,再将罐的顶部密封,并在最上面装有一个收集管,然后将原油加热,并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时候,一些轻质油便会先被蒸发,气体状的汽油通过收集管,又经过简单的换热器进行冷却,便成了液体状的汽油了,如果再提高蒸馏温度,就又能产出柴油。不过,这种土法炼制的汽油与柴油,其质量与稳定性极差,炼制出来的汽油放置一段时间便会发黑,汽油发动机使用之后会造成气缸积炭,甚至损坏发动机。但柴油却又有所不同,因为拖拉机等机械的发动机维护简单,不像汽油发动机那般娇嫩,因此可以使用土法炼制的柴油。至于润滑油,却是属于窄馏份的产品,而且润滑油的炼制还要经过重油裂化、催化剂反应、蒸馏、添加剂调和等多道工序,显然又不是近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了。

    众人听了李不伟的计划之后均是兴奋异常。范东来道:“如果要在皇家实验室所属范围之内建造如此之多的生产厂房,其工程量恐怕不小,但好在厂房的建造倒也容易,况且以最近这三台车床的工作情况来看,要生产新一代的机床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大型码头再建造起来的话,整个实验室范围之内的物品运送必将更为快捷方便。“李不伟点头笑道:“范大人所言甚是。我之所以如此安排,全是为了下一步更为长远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首先要造出一批蒸汽机,这些蒸汽机将为车床提供动力,使得车床的加工精度再提高一些,又可以加工出精度更高的齿轮、连杆、轴、轴承、汽缸、活塞等零件。如此一来,下一代机床的精度将再次提高,又可以制造出缸径更大的蒸汽机。有了充足数量的蒸汽机之后,再将这些蒸汽机用于大型的动力鼓风炉,便可提高冶金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制造出更多的焦炭。当然蒸汽机的作用不止限于此,还可以用于矿山的开采、矿石的粉碎等等。”

    此时众人早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