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记II_第三节 穿越,只为了来世的约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穿越,只为了来世的约定 (第4/7页)

黄克宁刚才已经布置人将抄没的家宅腾出来还给蔡雅莲她们了,并把抄没的财产也都归还了,此刻听了杨秋池很关心这件事,心中暗叫侥幸,看样子这巡抚大人与叶军强一家或许有些牵连,自己及时见风使舵是正确的,要不然,惹巡抚不高兴,那可就麻烦了。

    来到叶军强家,正看见蔡雅莲带着女儿在收拾房子。这处宅院不大,有些陈旧,看样子是多年的老宅了。蔡雅莲见到杨秋池进来,喜不自胜地拉着女儿过来磕头感谢。

    杨秋池对黄克宁等随从道:“你们先回去吧,本官在这里坐坐,就不要跟着了。”

    黄克宁连声答应,又道:“巡抚大人,下官在寒舍略备了薄酒,恭请大人光临。”见杨秋池点头答应后,便留下一队拿着灯笼的兵士在门外伺候,这才喜滋滋带着众官佐走了。

    杨秋池对蔡雅莲道:“你丈夫死在何处?带我去瞧瞧。”

    “是。”蔡雅莲领着杨秋池来到客厅,指了指当中地上,说道:“就在这里,我和冰儿带着郎中回来的时候,见到我相公侧倒在地上,就死在这里,地上到处都是鲜血。”

    杨秋池拿了一盏灯笼进屋,由于这宅院死了人,所以这段时间并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居住,兵荒马乱的一时之间也没有变卖,所以,衙门只是将宅院中值钱的东西抬走,将宅院封存了。房间的陈设还基本保持原貌,数月过去,地上血迹已经成暗红色。

    杨秋池拿着灯笼蹲下身仔细观察。宋芸儿一直一声不响跟在他身边。见此情景,也低头查看。杨秋池示意让她注意血迹分布情况,并轻声解释。

    看完现场,杨秋池出来后,站在院中,沉思良久,将宋芸儿叫过来,低声吩咐了好一会,宋芸儿连连点头,急匆匆出门走了。

    当晚,杨秋池在黄克宁家中与定海守军和地方官僚共饮一场,并表态说要立即写奏折加急禀报朝廷,拨款巨额款项赈灾。

    接下来的数日,杨秋池视察了沿海卫所防御情况,又在高知县的陪同下,视察了沿海被烧毁的村庄民房,慰问了流离失所的灾民们。

    终于,皇上下旨让宁波府筹措粮饷若干,再次调拨给定海卫。

    这一天,杨秋池正在定海衙门里和高知县等商议如何赈灾的事情,黄克宁急匆匆进来禀报,说得到报告,倭寇伏击押运朝廷赈灾粮饷的车队,请求增援。他已经下令让孙协守带兵驰援了。杨秋池连声夸奖黄克宁处事果断。

    当日傍晚,孙协守率军凯旋而归,用绳子串了一串的人头,骑着黄彪马返回了定海县城。全城百姓纷纷传言孙将军又立了战功了,格毙倭寇无数。

    杨秋池亲自迎接,褒奖有加。并下令召集所有定海卫守卫部队百户以上军官,明日下午在定海县城衙门大院里召开庆功大会。

    第二天下午,定海卫各千户所及百户所大小军官上百人齐聚定海县城衙门大院。杨秋池摆下英雄宴,高搭庆典台,台上摆了一桌,除了杨秋池之外,黄守备、孙协守和高知县等地方高官也坐台上。

    人都到齐之后,杨秋池先犒赏三军,然后只顾喝酒,却一直没给黄克宁和孙协守颁奖。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许多军官都喝得有些醉了。这时候,徐石陵匆匆上了台子,在杨秋池耳边低语了几声,杨秋池点头微笑,端起酒碗走到台前,高声道:“各位兄弟~!”

    听到巡抚大人发话,所有军官都安静了下来。

    杨秋池环视了一眼场中众将官,说道:“昨日黄将军指挥孙将军前往征缴抢掠朝廷粮饷的倭寇,毙敌无数。本官看得手痒,所以,也叫麾下护卫外出搜寻倭寇,不了瞎猫碰到死耗子,正好遇到一伙倭寇,一番激战之后,除了格毙者外,擒获数百名倭寇,刚刚本官得到禀报,说倭寇已经押解来了,本官已经吩咐将他们押到会场,据本官了解,咱们以前看见的多是被黄将军和孙将军击毙的倭寇尸体,今日,本官生擒活捉了不少倭寇,咱们一边喝酒,一边看看这些倭寇什么德性!——将为首的倭寇押上来!”

    片刻,数十名持刀军士将十多个倭寇押了上来,在台前跪下。

    杨秋池转回头,对孙智高道:“孙将军,你过来瞧瞧,本官擒获的倭寇如何啊?”

    孙智高端着酒杯慢慢走到台前,定睛一看,手一松,酒杯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忙掩饰道:“啊,这些倭寇可真够丑陋的。大人应该将他们悉数击毙,免得花白米养这些祸害。”

    跪在正中间的一个倭寇厉声道:“孙智高!你好毒啊!哈哈,不过,你想杀我们灭口?没门!老子死了也要拉你垫背!”

    孙智高打了个激灵,转头望向杨秋池,见他正似笑非笑望着自己,不仅惶恐道:“这……这倭寇说些什么,下官怎地听不懂呢?”

    “是吗?他就是定海一代赫赫有名的倭寇头子乌宁,孙将军不认识吗?”杨秋池微笑,转头对那倭寇道:“乌宁,你老实交代,如果你坦白供述,我可留你个全尸,给你一个痛快。”

    “多谢大人!”倭寇被擒,一般都要凌迟处死的,所以他得到这句话很是感激,挣扎磕头道,“我是乌宁,是定海一带倭寇的首领,前些日率队袭扰定海、宁波的就是我。前几天,我得到密报说,朝廷又下拨若干粮饷要运来定海,并得知具体的行进路线,我带队伏击,没想到中了杨大人您的计……”

    “本官不让你供述昨日的事情,说说以前的吧。”

    “是,黄守备和孙协守与我们早有勾连,确定一个方针叫做‘围点打援’,也就是包围和经常袭扰定海,烧民房,等朝廷下拨赈灾粮饷,从宁波护送来定海时,他们将粮饷行进路线秘密告知我们,由我们设伏偷袭。而宁波卫指挥使张卓也与我们有勾连,派出护送粮饷的都是老弱病残的军士,我们得手后,将这些兵士悉数杀死,换上我们的装束假扮倭寇,然后他们拿这些尸体去冒充军功邀赏。抢到的粮饷我们五五分配。张卓和黄克宁说,这叫双方得利……”

    “胡说!老夫杀了你!”黄克宁花白胡子乱抖,满脸涨红走过来,手按剑柄道就要动手,却被杨秋池一把按住了手臂:“黄将军少安毋躁。”说罢,斜眼看了看孙协守:“孙将军,你说呢?可有此事?”

    “不不!这是一派胡言!他分明在使反间计,大人切莫上当!”

    “是吗?”杨秋池从怀里抽取一封信,展开在黄守备和孙智高面前,“那这密报信呢?又如何解释?”

    黄克宁一看之下,顿时脸色煞白:“这……这……”

    “黄守备,这是你的字迹吧?这信写的是朝廷粮饷行经路线,咱们要不要对对笔迹啊?嘿嘿,这是本官派出的军队全歼倭寇后,从这乌宁身上搜出来的!”转头问乌宁道:“本官所说是否属实?”

    “是,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