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生之汉灵帝_第三十五章 皇庄,死抠皇帝与民争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皇庄,死抠皇帝与民争利 (第1/2页)

    卢植拿着这份密奏,一目十行,迅速的看完了,略一沉思,起身一揖道:“此中情由,据臣所闻,乃是人所皆知的事,具将何处,臣请陛下示下!”

    人所皆知?

    依卢植的意思,这种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卢植他见得多了,汉法是那样写的没错,不过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也许自汉法颁布的那一天,就已经在这样做了。

    刘宏想说自己可不知道,不过终于没说,却道:“此中田地,佃客僮仆人数,基本属实?”

    “大略无差。”

    从卢植口中说出的大略无差,想必,是真的大略无差了。

    “卢公,这其中牵涉到上百万户,四五百万人,我的意思将这所有田地都统一管理起来,包括农具,牲畜,再由官府分发予这百万农户耕作使用,不过不是一次性给予,而是按家中男女人口,各分给一定的田地亩数,具体多少,你视而定,而后,每三年再作一次普查,农具,牲畜可归农家私有,无偿给予,但田地,必须归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每三年,凡各农户家中人口有所增减者,可再作一次变动,均匀田地……”

    刘宏的声音很慢,尽量让自己表述得清晰些,所说种种,其实不外乎几个字:土地国家所有,农家只有使用权,不具所有权,不得自由买卖!

    三年一次普查,所有田地还要收归国有,再统一发放,这就相当程度上,或许可以杜绝巧取豪夺等各种土地兼并现象,缓解社会矛盾。

    自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好的政策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刘宏只能给出一个大体的方向。

    “陛下,如此一来,只怕各地亭长县令力不能负?”

    刘宏看去,说话的是袁术的兄长,尚书袁基。卢植倒是很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没有出声质疑,平静的脸上,也不知他对皇帝这个法子是赞同,还是别有微词。

    “此事暂不归各郡县管理,卢公,我想令你为屯田中郎将,将北军五营前往主持此事,凡此次收缴所有田地,设为皇庄,所有宅院,分发予皇庄百姓,凡田产所出,十税其一,无论丰年,荒年不改,各算赋、口赋皆罢不征!”

    汉法,三十税一,这是土地税,就算你是富者,阡陌千里,是三十税一,你是贫者,只有薄田一亩,也是三十税一。此外,还有算赋,口赋,则是人头税,依汉法,算赋是十五岁至五十六岁成年人的人头税,每人每年120钱一算,收钱不收谷。若是丰年,所谓谷贱伤农,一石谷不过十几二十个钱,极端的甚至只有几个钱,每人120钱就足以要了农家老命了。而五十七岁以上者,称老人,汉朝崇老,尊老,老人不但不用交税,还可以从政府那里每年领取一定的养老补贴。而口赋,则是三岁以上,十四岁以下儿童的人头税,汉法,每个孩童20钱,就这20钱,竟逼得民间多有产子不举者,通俗的讲,就是杀婴!

    刘宏少时读书,读至鲁迅回忆少年时代萦在心头的一个恐怖阴影,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埋儿”,当时不解,为何要把都已经三岁的孩儿生埋了?

    原来三岁的孩儿,就须得交人头税的,这须得成为家庭的一项新的“巨大”的开支,而郭巨的老母,不但不用交税,还能从朝廷领回一定的养老补贴,如果朝廷、郡县长官不是太cao蛋的话,按道理是有的。

    这其实……

    一部二十四史,尽是吃人的字眼!

    当时刘宏只记得自己心头像是被狠狠的剜了一刀,痛得无法呼吸,至今被曹节赵忠这些个厚厚的家财勾起往事,那种心痛的感觉,依乃叫刘宏几乎就窒息了过去。

    不过刘宏终究还没至热血晕了头,当场一个诏令下去,罢了天下所有的算赋,口赋,那样痛固然痛快了,只是帝国政府早已举步维艰的财政,怕是马上就得要破产了,也不必再等到太平道张角的黄巾起义了,帝国的大小官吏们自己先要起来造反了。

    不过这些从曹节、赵忠他们手里没收的田地,却原本就不属于国家所有的,这四五百万人,也正是汉法所要严厉打击追查的匿报人员,只是帝国末世,践踏国家律令如无物,大家都习惯了,也都这么做。

    反正本来就不是国家所有的,现在嘛?

    这是在慷他人之大慨呢!

    刘宏却只能在心底无奈的自我解嘲着,纵然是苦笑,刘宏却也无法笑出来。

    尚书令刘宽起身道:“陛下,卢公既有教导大皇子之责,又是卫尉,今日陛下又新设屯田中郎将,将五营校尉,臣以为,卢公职责太繁,恐应之不暇!”

    这是在提醒我卢植手握兵柄,权责太重么?

    刘宏看向卢植,卢植却是一脸的平静,一点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

    人才啊。

    缺的就是人才,能用的人才。

    刘宏不想把卢植生生累死了,可是这几样,无论教刘辩,还是领卫尉守卫皇宫,或者掌握五营校尉,或者安置这四五百万佃客僮仆,让给别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