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离开皇宫 (第2/2页)
越好,宽正是希望能早些时日能与桥公一般,做个德高望重的老糊涂呢!” 刘宽按年纪,资历,跟桥玄比只能算是晚辈,不过他这一开玩笑起来,倒是无拘无束。桥玄亦是失笑:“文饶虽不老,却也曾是糊涂,忧心如醉,而今还醉否?” “正想醉,又是不敢醉!” 众人俱都大笑,刘宏是不怎爱说笑的人,不过他也不拘刘宽开玩笑,甚至的说,刘宏很喜欢刘宽能适时的说些玩笑话来调节一下气氛。 有着刘宽这一打岔,正经的会话也是差不多了,桥玄早有准备厚厚的一折子纸,大概想说的话都包括进去了,只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便要告退。 老人意志坚决,刘宏特地起身相送,桥玄也没有拒绝,君臣一行人缓缓而动,就如在饭后散步一般,直到将桥玄送出青锁门,桥玄一再谢绝,刘宏这才留步,经着这么一出,刘宏便有些心事不宁,回望着东观高大的楼宇,皇宫如山峦般的殿阁,就是重重的一个大囚笼呢。 “陛下心事重重,可否说来听听,让臣与陛下一同分忧?”刘宽开口笑着问道。 “无他!”刘宏回过神来,还拿着桥玄的上书在手里,微点头道:“只是想我这个皇帝不能再在皇宫里呆着了!” “为何?”刘宽却似没有多少惊讶,似乎早知皇帝会这么说的一般,只脚下步子略又缓缓。 “皇甫嵩!”刘宏没有回答刘宽的话,也未再征求他人意见,“通知徐荣,着虎贲侍卫,羽林侍卫即刻起营,我等今日出宫,到皇庄宿营,袁滂!”
皇甫嵩微一迟疑,还没有答应,袁滂起身出列:“不知陛下此次离开皇宫,多久后回来?” “多久后?”刘宏抚着青锁门斑斑朱漆,“袁滂,自今日起,由你负责警备皇宫安全,我将移居皇庄,非大事,不回洛阳了!” “陛下,自古岂有娇君王不居皇宫的道理?且皇庄还在初创中,恐怕不能安居圣驾!”钟繇起身劝道。 “当年高祖也曾封锁咸阳秦宫,还军灞上,世祖在河北遇险,也曾饥寒交迫,衣食不继,高祖、世祖天命所归,虽未登基,当年栉风沐雨之时,便不是君王了么?” 刘宏大笑道:“后辈子孙英明贤能不敢与高祖、世祖并比,这英明贤能也是学不来的,惟有吃苦耐劳,我还是做得到的!且治国安天下,何用高楼大阁,只得有几间茅草屋,能遮风,能挡雨,能与贤者坐而论道,能与志士齐心协力,足矣!” 钟繇默然,袁滂躬身一揖,道:“陛下,国家两百年积蓄,才有这洛阳巍峨皇宫为陛下所有,而今四海升平,陛下弃之不用,臣以为不必如此!” 刘宏摇头:“国家危如累卵,何来四海升平之说?” 这高殿大阁,正像一个笼子,威则威矣,却将自己阻隔在云端之上,看蚂蚁一样的看着帝国的五六千万普通民众,人如何能了解蚂蚁的饥寒辛劳? 别说刘宏自己前世也来自草根,两千年的时空距离足以让人不辨菽麦,足以闹出无数个何不食rou糜的笑话,这正又坚定了刘宏出走的决心。 “诺!”皇甫嵩不再犹豫,躬身拜别。 见着皇帝这几日来每天早起累得跟狗似的绕东观跑圈圈,粗食陋铺而无所犹豫,在场的众大臣没人怀疑皇帝吃苦耐劳的决心,然而对于皇帝将要撤离皇宫的决定,还是带着有些反对的,刘宏看得出来,只是眼下自己还在消除宦官,赦免党人的明君光环笼罩下,这些人还观望着,有意见可以保留,命令必须执行。 “陛下,奴婢们要带些什么?”众大臣无话,宋典这才腆着胆子,上前把腰低低的躬着。到了皇宫外面,他们这些宦官不知道还有没有用,皇帝带不带呢?宋典心头悬着七上八下的。 “当年高祖封锁秦宫,不过萧相国带着图书档案,律令户藉,钟繇,桥瑁,你二人负责此事,宋典,你在一帝帮趁着!” 钟繇,桥瑁各领命,宋典满怀欣喜的应了下来。 刘宏回顾刘宽,笑道:“尚书令,此次离开皇宫,不知何时才会再回来,茅屋陋室,尚书令可愿与我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