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四十五章 代王 (第2/2页)
压下心中的疑问,在林靖文安抚了将士们之后,又被他拉着登上了一辆四轮马车。 这是一辆虽然并不奢华,但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这辆车所用的材料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稀有材料,百年紫檀木算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材料了,但这辆车上根本就见不到紫檀木——当然没有人会以为这辆车的主人是用不起紫檀木,因为这辆车是天子乘舆,一国之君会连紫檀木都用不起?这当然是笑话,只是因为天子瞧不上紫檀木这种堪称稀有的材料而已。 天子乘舆是很好认的,即使材料之类的寻常人认不出来,但看做工就知道了,这辆车做工之精细装饰之秀美,能有这样的手艺的工匠只可能在王宫之中效力。 韩卫刚开始还有些迷糊,可一上车就反应过来了,这是天子乘舆,他一个臣子怎么能跑上来? 见韩卫挣扎着就要跳下车去,林靖文一把拉住了他,“韩大将军,今日你是主角,你乘坐寡人的车,寡人也好借着你的风头沾点光——难道说爱卿不欲让寡人抢了爱卿的风头?” 韩卫立马老实下来,“微臣不敢!” 乘舆有八匹骏马拉动,沿着大道缓缓而行,而百姓们则在大道两旁对着他们的大王和功勋卓著的大将军欢呼。当然,这是古代,是不会有撒花雨之类的狗血镜头。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凯旋门,现在的奉天京连城内的住房和集市都没建好,城墙更是没影儿,光建一个凯旋门,那样的话光秃秃的也太难看了,卖相不好看效果自然也得大打折扣。 欢迎过征战归来的大军,又大宴几日,前阵子的划分千户、调拨物资的事情还没忙完,兰台现在又要计算战争缴获、计算将士们的功勋和封赏,枢密院还得规划这二十一万明军在休整之后该调往何处战场,而律政院也没闲着,大漠不同于本土,以条文繁琐和刑罚严苛著称,目前并不适用于新征服的土地,律政院得配合殿台拟定一些暂行律法在新设立的十数个郡中推行……一个字:忙! 这个时候最清闲的反而是林靖文这个一国之君,大明体制完善,作为天子,他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再约束三台四院的权力扩张就行,有时候还需要协调一下各部各曹的配合,要他关注的事很多,但要他亲自动手去处理的事却很少,就是那些没完没了的奏折很烦,不过相比于那些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的臣子,他这个国君算是很清闲的了。
不过再忙有一件事林靖文也是要亲自处理的。 这一日,韩卫奉召入宫。 其实这次天子召觐他的原因韩卫已经猜到了,这几日天天都有人请他赴宴,说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封建的事,估计天子这次召觐也是为了这件事。 君臣叙话,说了一大堆,终于步入正题。 “按照寡人于秦元1347年颁布的法令,爱卿却是到了该封建的时候了,爱卿为大明拓土六千里,功当封王。” 韩卫连忙大表忠心,“微臣惶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微臣身为陛下的臣子,为陛下效力乃是理所应当的事,些许封赏足以,若要封建,微臣受之有愧,还请陛下三思。” 林靖文直视着他,“真的要寡人三思?韩爱卿,你可别后悔了。” 韩卫被林靖文的目光盯得冷汗连连,“不敢,不敢,微臣为陛下效忠,何来后悔之由?” 林靖文注视了他半晌,却突然一笑,道:“好了,韩爱卿,大明朝依法治国,法令既已规定,寡人定当依法办理。按照律令,爱卿的功勋足以封王。” 韩卫不知道林靖文是什么意思,一时间不敢搭话。要说心里话呢,是人都想封王,但古往今来,封王的臣子有几个是得善终的?这些可是有史可查的。那些封王的人,大多数都是惨死了事,最终还连累亲族,要么就是造反,也有几个成功的例子。不过对韩卫来说,造反他一是不想,天子对他恩重如山,他不想背叛天子,二呢也是不敢,大明朝是天子用十年时间只手从一片废墟中建立起来的,而且天子眼光卓著决断无双,其人之文韬武略在当今之世不作二人想,韩卫自认不会是天子的对手,真要反抗那是死路一条。韩卫的野心不大,封不封王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呢,男儿的梦想就是裂土封疆,若真要放弃,韩卫多少有些不甘心。 还好,林靖文没有吊他的胃口。 “好了,按照,寡人现在对你做出封赏。” 在林靖文的示意下,秉笔吏拿出一份圣旨,颇有些羡慕地看了看韩卫,宣道:“所谓天子征伐,原为开疆拓土,夷服四方。大将专阙外之寄,代天行成汤之权。兹尔征西大将军韩,自入朝以来司大元戎职,专司征伐,累功辽河之西,边烽无警,诸夷乃绝,功莫大焉。今有其掠大漠之土,服达达之民,社稷元元,宗庙显耀,寡人特茅土封疆,裂云中、南方、赦勒川三郡之地,赦为诸侯,号‘代’,以酬其功。尔其钦哉,当勿负寡人封赏至意。” “臣领旨,谢陛下!” 秦元1348年,大明朝分封了第一个诸侯王:代王,以云中、南方、赦勒川三郡之地为代国的土地。 “不过,爱卿,眼下大战未息,临阵换将终是不妥,还望爱卿暂且领军继续征战,待战事完结才好之国。” “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