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乐业_第六卷第四十九章 六郡之地,四十万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第四十九章 六郡之地,四十万骑 (第1/2页)

    乃蛮人也是游牧骑兵,天生的弓骑,即使以明军的精锐,跟几万乃蛮骑兵硬碰硬也会损失惨重,而大明羽林自组建以来,从来就没有大规模的伤亡,耶律昊不想在自己的手上开这个先例。

    在战略上的应用,弓骑是无敌的,可远攻,可近战,其移动能力为各兵种之冠,但是在战术的应用上,弓骑远算不上无敌。

    乃蛮人数万弓骑云集乌山山麓,这些弓骑可以说已经被明军和克烈人联合起来控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弓骑的移动能力完全体现不出来,而无法体现其卓越的移动能力的弓骑那还叫弓骑吗?

    明军围攻可敦城之前,耶律殇曾经奉命押送一批弓弩和箭矢到防州,特别是其中有一批连弩和强弩,可敦城是被从内部攻破的,这些弩都没怎么用得上,韩卫还朝的时候也没带回去,而是留给了调防而来的耶律昊。

    连弩就不必说了,这是明军赖以起家的利器,经过将作院多次改良,今日的连弩采用全钢制结构,机械动力学——明人称之为墨家学问——设计,连发连射的功能自不必说,就是射程也从原先的三百步提高到现在的五百步,也就是大约两百六十米的距离,可比一般的强弓。而强弩,这东西射程远比弓远,穿透力又强,就是发射速度比弓慢多了,不过将作院解决了弩射速慢的问题,那就是用箭匣,一个箭匣可以预先装好五支箭,再在弩上装上机括,这样一来每次射击就不用重新装填了,强弩的射速甚至可以变得比弓都快。

    这里再说一下“步”,大明的“步”和大宋的不一样,大宋的“步”指的是双步,一步是1.3米左右,而大明采用的却是单步,大明一步相当于0.53米。在大宋,“可射千步”指的是射程大约在1300米左右,而在大明,“射程五百步”指的却是大约260米。

    以前,在马上上弩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大明发明了箭匣,而且,大明的箭匣用的也不是羽箭,而是那种全铁制的五寸小箭。若是宋人估计就要大惊小怪了,没有羽毛作尾翼,箭还能飞么?宋人估计连想都不会这么想,但明人却只尊重事实,能不能飞试一下就行了。经过将作院的研究和多次试验,全铁制小箭完全能够象羽箭一样正常飞行,而且铁箭的稳定性比羽箭更高,至于可携带性,羽箭更是远不如铁箭。这样一来,采用铁箭之后,箭匣的重量没增加多少,但却比羽箭的箭匣小得多,更方便携带。于是,在马上用弩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明军一惯有弩骑的编制,甚至很多弓骑都随身携带有弩,现在耶律昊手上不但有连弩,还有强弩,组建一万弩骑是可以的。

    乃蛮人按捺不住,期间,撒里雅寅特斯派了几千人出来试探,被明军一阵箭雨给射了回去,多派点人吧又会变成两军会战,乃蛮人目前还不想与明军会战,于是他们暂时倒是安分下来,不过,乃蛮人也试着缓慢地向北方草原的方向移营。

    而耶律昊则派人去调弩过来。

    一万弩骑很快就组建好了,就是那一万大明羽林,平原郡驻军里面的克烈人乌古人和蒙古人是不会在马上用弩的,也只能依靠大明羽林。

    弩骑的作战方式,大明羽林平时就训练过,骑兵cao典里面包含了这一部分,现在他们只需要稍微做些适应性训练就可以了。

    与此同时,撒剌思带领的克烈和梅里急、达密里联军已经越过薛灵哥河。九万骑兵,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换马不换人,日夜兼程往西疾驰,这些达达骑兵甚至能在奔驰的马背上睡觉,其骑术之精湛甚至比大明羽林都强的多,也比大明羽林更能吃苦耐劳。一般都说这种长距离奔袭的能力是蒙古人特有的,不过蒙古是什么人呐,那不过是达达人各个部落其中的一个而已,其全称应该是达达人萌古部,宋史称之为“蒙古”,应该说,这种几千里奔袭的能力是达达人特有的。

    一连四个昼夜,这些达达骑兵奔驰了一千多里将近两千里,从鄂尔浑河流域一直跑到按台山,期间,这些达达人也不过稍事休息了两三次而已。抵达吉利吉斯河之后,撒剌思下令休息,再清点一下人数,出发时九万人,现在还是有差不多九万人,中途掉队的尚不足两千人,就是马力损耗太大,有些马都支持不住了。这还幸亏他们用的是蒙古马,若是明人的三河马,别说四昼夜跑个两千里,只怕跑一半三河马就要死得差不多了,三河马虽然也可以用作长途奔袭,但这个所谓的“长途”是有限制的,在这方面,三河马远比蒙古马差多了。大明枢密院现在也在大规模圈养蒙古马,至于改良,那就是以后的事了,大明羽林也有一部分已经更换了马匹。

    休整了一日,人力马力都有所恢复,这个时候乌山那边的耶律昊还在训练弩骑,倒是撒剌思这边先动了手。

    乃蛮强势,据说有三十万帐,吉利吉斯河这边离乃蛮人统治中心的按台山还有段距离,但这里已经可以碰到不少小的乃蛮部落。

    敌人,也可以说是猎物,就在眼前,没什么好说的。撒剌思一声令下,九万骑分成九个万人队,各由千户或者是万户带领,从吉利吉斯河往西横扫乃蛮人的部落,不仅仅是几天前的那场屠杀,这一百年来乃蛮人对克烈人所做的一切是到了该偿还的时候了。

    那些乃蛮部落遭殃了,一百年来,乃蛮人不说是年年往东劫掠,可死在乃蛮人手下的克烈人和梅里急、达密里两部的牧民绝对少不了,达达人与乃蛮人的仇恨在不断地杀伐之中越来越大,九万达达骑兵冲进乃蛮人的腹地,结果可想而知。

    这九万达达骑兵都不是明军正规编制,明军那森严残酷的军律还约束不到这些达达人,就是能约束,可明军对异族的态度如何?只怕比现在达达人的做法也好不到哪儿去。

    吉利吉斯河往西,起先只是一些小部落,没什么可说的,达达人将这些部落屠戮一空,男丁尽数被杀,老弱也不例外,牛羊被掠作军粮,倒是女子被留下来,草原上的规矩,女子一般是不杀的,杀了她们下一代从哪儿来?

    乃蛮人的金帐大概在今日的阿勒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