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解风情 (第2/2页)
:“你们进去好生回话,大嫂面冷心热,不妨事的。” 说完之后,上下打量一下萧逸,赞叹道:“好一个英俊少年,人长得好,还没有那起子脂粉俗气,对了,你姓萧,莫非是兰陵萧家的子弟?” 单莺脸色好过了些,先是朝中年人施了一礼,然后说道:“儿见过二叔,萧郎,这位是大人的嫡亲兄弟。” “见过李将军。”萧逸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只好含糊的用将军代替。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武将,今后就称呼我为二叔吧,反正你也是莺莺的义兄弟。” 既然见这少年并未说出自己的出身,李弻也不在意,神色很是亲热,他和兄长李绩年龄相差十多岁,一直担任军中长史等文官职位,因此有此一说。 单莺不知为何,被李弼眼含深意的笑容,瞧得心里发慌,趁着二叔走动的关口,微微红着脸回头嘱咐道:“一会儿不要开口,就算是问你难为情的话,也当做耳旁风,算是莺儿求你了。” 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萧逸看着单莺转身跟随在李弼身后,两人一前一后的脱去鞋袜,走进屋中。 摇摇头,看来自己是被人家误会了,也难怪,一个男人无缘无故的跟着一个女人回家,怎么看,这里面都是有私情的模样,有理也说不清的。 心中拿定主意,神色郑重的朝屋中深施一礼,萧逸转身头也不回的大步而出。 堂中,单莺跟在二叔身后,快步走到长辈身前,心虚的瞅了眼母亲李氏,抢先说道:“奶奶,阿娘,义父,这次是儿邀请萧郎回家暂住些时日,当日结拜,还有程家和尉迟家的两位阿姐,你们莫要误会了。”
皱着眉头的老夫人神色立缓,气道:“你这孩子为何不早说,快,把人家请进来。” 单莺的生母李氏似笑非笑的盯着女儿,笑道:“那孩子刚才一见,奴家就极为喜欢,赫赫,我儿到底是长大成人了。” “阿娘。”单莺神色娇羞,不依的跺跺脚。 “呵呵,这孩子。” 老夫人和李氏相视一笑,她们自以为能和程,尉迟两家一同结拜的少年,必定是身份旗鼓相当的勋贵子弟,不管是不是家中嫡子,以自家的身份,怎么看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李弼同样深感满意的微笑,因为单莺母女不单单是义兄的遗孤,这李氏还是自己的堂妹。 正当一家人自以为是的时候,没想到李绩负手看着窗外,沉声道:“不要自作多情了,那少年早已走了。” “啊!” 单莺大惊失色,急忙转身就要追出去,还没等跑出几步,就听义父喝道:“回来,既然人家心中没你,又何必去追?” “义父。”急的差点哭出来,单莺叫道:“儿和萧郎之间,真的没有任何儿女私情,他第一次来京城,身无分文,举目无亲,这要是跑出去,儿如何向两位阿姐交代?” “什么?这少年到底是谁家的子弟?”老夫人眉头又一次皱起,李氏不安的看着女儿,急道:“快说,那萧郎到底是谁?” “他,他。”单莺有些六神无主,最终老老实实的承认道:“他身份坎坷,好像是孜然一身。” 老夫人深感失望的重重一敲手中的沉香拐杖,怒道:“你们拉住她,不许去追那少年,不过是一个孤儿,要走,没人留他。” ··············· 人来人往的街市上,按照记忆走出单家的萧逸,脚步坚定的朝着城门走去。 并不是自己故作清高,不想在京城里凭借着贵人的扶持而立住脚跟,而是萧逸多少已经看出来了,单莺确实是对自己已经有了几分好感。 这份情意只能心领了,因为自己对于这位沉默寡言,心地善良的少女却没有任何感觉。 其实身份上的差距算不得什么,或许对于真正的勋贵豪门来说,萧逸的出身会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是对于单家甚或是程家,尉迟家此种凭借家主一人之力而成为堂堂国公的人家来说,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人才,即使是一个孤儿,都可以被招揽进家门,门第之见并不是谁家都有的。 可惜扪心自问,萧逸宁肯一辈子打光棍,都不会为了荣华富贵而去做什么赘婿,即使成亲之人乃是一位天姿国色的大美人。 没什么可留恋和后悔的,萧逸缓缓抬起自己的双手,遥望着天际中的太阳。 “为人处事就要有做人的底线,哪怕被人讥笑不会变通,不识时务,我也要坚持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