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地仙界碎,三千大地 (第2/2页)
涉及到他的自身,就不能淡定了,霍神庭敢于杀害东方据一家,必然有原因,说不定哪天就翻脸,要杀害董不白。 自保之力,必须有! 董不白杂念纷呈,霍神庭却神采奕奕,婆娑着神兵,朗声道:“不管这虎魄重光刀缘何释放剑气,起码证明了武道尚有前路,凡人也能超神,而不是止步于九鼎境界。苍茫大地资源贫瘠,养育不出圣贤,只有前往更加壮阔富饶的世界,才能寻找到长生机缘!天桥洞开,指引了前路,焉知是祸非福?” “臣怕一种可能。”齐连山道。 “何种可能?” “天桥洞开,为苍茫大地的武道指引了前路,但是何尝不是将苍茫大地曝露。我们想要走出去,其他世界的人,未尝不想走进来!九路叛军兴盛之时,大胤岌岌可危,天上门派为何不施加援手,破灭大胤?恐怕天上门派等待的就是这个局面!臣怀疑,这些天上门派,根本就是从封神劫延续至今的古老存在,一直在等待重返地仙界的机缘。” 张清流摇摇头:“封神劫距今,起码超过百万年,中间经历了圣贤劫、神兵劫、禅让劫,这三个时期满是群魔乱舞的传说。你说袁天罡提起,封神劫时地仙界才破碎,那时候已经形成了苍茫大地,而后,、圣贤又是怎么离开的?天上门派若真是上古门派,如何不更随圣贤一道离开,非要留在这贫瘠之地?” 齐连山道:“臣不知。”
“不管是何缘故,天桥洞开,都是一桩天大之事,跟天上门派逃脱不了干系。乘着还有一段时间,大胤需要做好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祸福相依,天机显示大胤有国灭之兆,何尝不是一统苍茫大地之兆,整个苍茫大地都大一统了,又何必需要国家这种称呼?” “大将军此言大善!寡人早有志向,天下布武,既然时不我待,便从今日开始!”董不白握拳高呼,目光凛然。 …… 剑气之兆,仅仅董不白、东方无畏、霍神庭、张清流、齐连山五人知晓,并未外传。次日早朝,霍神**奏。言回纥、乌桓、柔然三国,嚣张跋扈,入侵大胤塞上江南,造成大胤莫大损失,当讨伐之。 枢密院各位将领,积极响应,都愿意做先锋大将。 郭云燕、白海云等大臣出言反对,称大胤刚刚平定四方,国力虚耗,应当休养生息,而不是妄动兵戈。文官响应多矣。一时间文官反对,武官支持,在朝堂上争吵不休。 而后,一字并肩王东方无畏,赞同讨伐。户部尚书张清流,也出言赞同。这两位超品大臣支持,顿时扭转了局面,朝臣纷纷赞同讨伐。于是董不白即刻下旨,枢密院拟定北伐计划,出征北地。 天皇元年,七月十七,大胤调集三神军、两镇边军,以及瀚海都护府,一共十五万大军,在寒候宇文天残的率领下,分为四路,进袭北地。回纥、乌桓、柔然三国慌忙上表称臣,被大胤皇帝拒绝。 随后,三国求助“匈奴”、“突厥”、“契丹”、“鲜卑”等北地国家,纠结大军,严阵以待。 大胤军队都是血火中走出来的精锐之师、虎狼之师,军中独尊高手无数。女魃洞府之中,各大门派掌门死亡,随身的神兵都被大胤收缴,然后武装军队。加上造化之舟屡次掠夺大型神兵,杀死宗门之人无数,又得了一批神兵。以至于,大胤军队,几乎独尊高手人手一柄地神兵,主要将领,都佩戴上了超神兵。 这样的战斗力,几乎是所向披靡,短短两天,就占领了三国,随后向匈奴和突厥进袭,在北海边将两国大军围困。然后一战平定,斩杀整整五十万胡人军队,精壮男子几乎灭绝。随后迁徙胡人入中原,调派汉人前往北地草原开垦荒地。 大胤动武,天下皆惊。 东北地界的契丹、鲜卑、通古斯、黑水摩羯、“肃慎”、高句丽,联手屯兵布阵,防止大胤的进袭。南方地界的南诏国、“夜郎”、“暹罗”、“沧澜王国”、“真腊”、“高棉”、“吴哥”,也团建一起,在横断山脉、十万大山一带囤积重兵,布下大阵。 吐蕃国虽然与大胤有金城公主,这层关系,但是金城公主毕竟被尊为吐蕃的王太后,心向吐蕃。联手“天竺国”、“党项”、“吐谷浑”,同样集结重兵,布下大阵,严阵以待。同时,三方往来传书,约定大胤一旦进犯,将同时出兵,让大胤顾此失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