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生灵数值 (第2/2页)
,这并非巧合。 主神喜欢从普罗大众中挑选带有负面情绪的人,而他给出的任务目标也无不是为了将这样的情绪扩大,将想法转化为行为能力,并且建立一个足够大的世界去释放这样行为伤害。 长久以来,每个处于这个世界的人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主神的安排,来判定主神究竟要的是什么,她已经无限的接近于答案,却又不敢承认,直到吴雨晴的出现,一举定论。 “这是一个培养******信徒的世界!它宣传相关的******教义,并且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背后主使必然是ERO组织。” 对于这样的解释,伊文隐隐的想到了一本类似的文学作品,在《三体》的世界里,******组织三体组织就是通过三体游戏招募和筛选新成员的。 伊文对吴雨晴的言语嗤之以鼻,不予理会,二者从第一次见面就不和,吴雨晴在他面前总是三句不离ERO,动辄指责伊文的******心理。 起初伊文鉴于对方的身份,倒也没和她争辩太多,可后来听闻吴雨晴的行为,一个使用违禁化学武器大规模杀戮的人,竟然反过来指责他,于是却再也耐不住性子,反驳了几句,谁知吴雨晴竟然回答: “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开发者必然是ERO组织!我没必要去在乎游戏人物的死活,你们ERO既然想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吗,我给你们就是,当年ERO成员间接促成日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我学以致用而已” 不仅是伊文,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给人感觉太真实,绝对并非人类技术可以做到的。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会接受任何有神论的解释”吴雨晴始终坚持立场。 这里没人愿意相信神的存在,可无论是伊文还是方雪,都相信自己的感性思维判断,从触觉,视觉而言,这个世界无可挑剔,每一个细节都被完美呈现,尤其是其中的智慧生命,但凡有过接触都知道,他们并非NPC程序。
而纵使从理性的思维看,即便这是虚拟世界,仅仅从技术层面而言,除非全球的大型服务器联合在一起来为这个世界进行运算支持,否则很难达到他们看到的真实效果。 对于主神空间和轮回世界,很多人都已经得出结论的世界,也就是神创性,现在却因为吴雨晴的出现竟然再次陷入了对世界本源以存在合理性,目的性的争辩。 虽然大家都对吴雨晴的想法持反对意见,但不得不承认,她提出的“培养******斗士”的理论也相较于此前的“强化”理论更为能够解释很多问题。 比如,生灵值。 生灵值是一个比较丧心病狂的主神设定,方雪以及之前的小队成员始终都知道,但从未去主动尝试过。 相较于完成一个B级支线剧情得到的5500点奖励点,通过生灵值兑换反而更加容易一些,在过往方雪经历的一些任务中,偶尔也会有为了完成任务的必要伤害,一些无辜的平民会因此死亡。 比如在变形金刚电影里,方雪爆破大厦时误伤了5000人,那么任务完成之后,她将获得5000点生灵值,生灵值与奖励点之间能够进行10:1的兑换,也就是500个奖励点。 看似不多,但是相较于累死累活完成目标才得到微少的奖励点,这样赚取奖励点的方式简直是天上往下撒钱一般。 而且试想一下,在以地球为战场的环境里,可是有着70亿人啊,这意味着,如果有人足够疯狂,他完全可以杀死一百万,一千万,甚至一亿人,如此巨大的数量兑换成为奖励点,足以将能力提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有人曾大胆的提出,收集70亿个生灵值就能达成主神的终极答案,由此可以回到现实,但提出这个提议的人自己也被吓一跳,因为没人敢去进行尝试。 一是担心疯狂杀戮会引起全球讨伐以及核反击,所以即便能力再强也不会做,二是因为内心的道德约束和怜悯心。 为了完成任务而产生必要的伤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仅仅为了奖励点,为了生灵值就去屠杀无辜平民,这样的事没人能做出来,仅仅是内心的负罪感就能将自己压死。 吴雨晴的结论,最主要的依据既是对生灵值的衍生猜想得出来的,这必然是一个鼓励玩家在超逼真视效的世界中杀人的虚拟世界,是一种考验,而她,将会去证明这点。 前人不敢做的事,此刻未必没有人能做。 鉴定了灭世之心的伊文,纵使没有生灵值的鼓励,也必然会尝试灭世之举,他要这样的行动中,一次次的鞭挞本心,确保它是不意外物干预而改变的。 而吴雨晴为了通关这个她眼里的“游戏世界”,自然不会有任何顾虑。 杀戮与痛苦已然已经待命,准备给人类世界一个无限的灾难。 (第三卷开启,目前本书最主要的设定之一已放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