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旧书常诵出新意 (第2/2页)
微挑起,将杆棒挂在手腕子上,身子野兽般灵敏地一钻,又换成左式。毫无勉强断续之处,流淌一般自然而然,天衣无缝。 如此反复走着,有时间一抖腕子将那杆棒弹起稍许,一个倒仆,从背后又接了杆棒,一顺身子,都明显看到一道缠丝的轨迹顺着指尖节节顺缠后退到了后脚跟,看着都美妙。 如此高低起伏,拧动之间那棍子就玩的跟活蛇一般。 凤吟看得着急,任海山一笑,示意他准备着,凤吟也在边上运气周身缠丝,然后一搭手,将杆棒接了,开头也不太自然,但一经脱手时,任海山那身手总能及时地一抄过来救起来,这份察觉能力太强了。 玩着,凤吟也就顺手了,任海山就故意带着技击走,将杆棒打起来,然后凤吟抢过来救。 越走越高兴,这深夜里,这份灵动敏感,倒不似一对燕子,而像一对蝙蝠翻飞。 如此任海山又与凤吟玩了好几日,他的教法与老刘不同,老刘是真诚的大拳师,潜移默化就启发了凤吟,功夫上了身就能举一反三,再也丢不了了。而任海山得了老刘的引导,脑子开化了,怎么玩都是拳,又能创出若干玩意儿来。 就这份灵性,这类创意,简直太多了,都不须记在谱上。想如今后学者,得了个什么端着碗的小法子就欢喜无比,以为开了智慧,得了秘传,揣测前辈就玩这个,以为那些高妙言论只是文字游戏,偷了别家的拳谱,还揣测自家也有,不过说法不同而已,简直是井蛙之见,坐井观天,可笑可笑。
这天夜里,任海山与凤吟又到了清真寺东墙外河堤下的小树林,按说是占了一角买氏穆斯林的场子。 但买明伦却并未理会,只是小心提防着,低声教拳。 这天走拳,买明伦走什么任海山走什么。 就走到了燕形,任海山走得动作要快很多,起伏也大,而且身手步法都带着攻防,起落动作大而舒展,而中间却紧凑严密,后脚一盖两腿只一触便掠地而出,似擦着地皮飞,又暗含着撩阴上身,一落一起一气就出去数丈,黑夜里根本看不清怎么出去的,只一晃又含着肘击变法,无不透露杀机,但其中虽然感觉煞气袭人,但众人均是叹服身法利落,并未感受到太多,但买明伦的眼睛却闪起光来。 买明伦也不保守了,走了一趟四把,说是四把,实际是四个小套路组合,加上始末又中间衔接与回身,那也是很长的一套拳了。 买氏走下来那是束展崩炸,开合有声,衣服振得都噔哒闷响,丈半方圆的地面都感觉在动,买氏是没保守,这是一趟完全未精简的。既然开始交流了,又打了完整的示礼,任海山也只看了上段,不等买氏收功也开了一路鸡形四把,鸡形四把相对买氏的拳,就显得有些尖锐冲突的感觉,按门内意会,买氏似走兽脊背毛发膨张,浑身筋rou束放崩弹,任氏的似飞禽落地,脖颈羽翎抖擞,浑身筋rou拧裹钻翻。 任氏这一路本来不长,来回四下,但是他合上了两套鸡形,带着老鸡旋窝与鹞子翻身。 后来凤吟终于感觉到了,恍然大悟,难怪看着气势不同,鸡形四把自然是透着争斗之勇,那虎奔马践就成了一步三窜的金鸡食米,果然如啄食一般迅猛犀利,又一转浑身崩炸,八面出锋,果然是金鸡抖翎,那一伏一起的挑打,劲力自丹田顺间抖到指尖,霹雳倒发一般,乃是金鸡报晓,中间串联的是独立于上架。细看起来,也正合了青龙出水,鹞子入林,丹凤朝阳,鹰捉四平。 其实说这些都没意义,也就是为了跟好奇者一个概念。 所谓四把,出手横拳把,挑领把,斩手把,鹰捉把,但中间动作一合那顽石把虎扑吧,熊出洞虎坐坡的都就出来了。 这两趟,凤吟心里当然明镜似的,他都练,很容易对得上,但任海山跟买明伦,就得凭意找艺了,至于那些弟子,就更是迷迷糊糊看着根本联系不上。 开始走功夫,但太吃功夫,只一阵就打不动了,二人都慢慢停下来。 有弟子就对买氏直说了:“老师,咱们会的他都会,就别藏着了,跟他们进进!” 买氏也是好战之人,不过随了教门,修养好,为弟子们做个榜样罢了。此一经徒弟起了话头,正应了心思,也不搭话,一做手势,“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