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马革裹尸是男儿 (第2/2页)
王号;新捻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易步为骑,盘旋打圈,逐渐变为一支约十万余人的骑兵部队,为后期捻子。 僧格林沁战后更为骄横,仰仗骑兵精锐,穷追不舍,疲于奔命,年底中阵大败。四年1月,捻军设阵待敌,诱其过沙河,回军猛击,僧格林沁中计又败。时捻军转遍河南,复入山东。这也就是去年来总有捻子扰寨却不敢久攻的原因。这引得僧格林沁追击数月,形成三千余里,部众劳累不堪,精疲力尽,只得以酒解乏,跃马再追,人不离鞍,浑身乏力,缰绳难举,乃以布带束腕系肩驭马。即便如此,僧格林沁也视朝廷提醒而不见,虽接连获胜,但难动捻军根基,捻军一路却被地方民众拥护,声势复振,布兵设伏,以图决战。 五月,僧军玉高楼寨被诈败诱追,中伏兵陷入罗网,僧出逃被围,拼死突围,夜不辨路,遇捻军再战,不到天明,全军覆没,被歼七千余人。僧途中马蹶,跌落下马,被小卒砍死于麦田,传说躲避之时丢掉了三眼花翎的顶戴。 后来对比,善于治战,不善谋略,军内勇将众多,谋士未闻。克坚攻险僧勇于曾,战略谋划远逊于曾,只图近利不谋远势。之后湘军淮军取代八旗,绿营而成为清朝主力。 长话短说,也就到了今年了。 各地调兵集饷平战乱,拆了东墙补西墙,整片江山犹如一张破网,不堪重负,内忧外患,难以补救。 又似沙堆土砌,一触即溃。 咱这么讲是为了节省篇幅,实际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说的,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也带着好些谩骂与感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没有兄弟不行。之所以举事,是因为有兄弟,之所以任人宰割,是因为不相信兄弟。哥几个越说越愤慨,大巴掌拍得桌子“啪啪”的,恨不得一巴掌就能把事拍平了。让人不知道是哥几个打起来了,嫚子一次次进来看,收拾被摔破的杯子碟子。
哥几个饭都不吃了,咬牙切齿,须发髭张,只是干喝酒,拿着筷子当大刀,又骂又舞,筷子都折了好几双,杯子顿碎了好几个。 袁奉尧显出一定的将帅气度,就手用筷子将碟子划了,摆成地图,合着一桌子的菜,用筷子指指点点,敲得碟子“梆梆”的,关于排兵布阵,哥几个争执起来,将菜拨拉了一地。 连袁奉举都火了,也许是喝多了,转着身就要找刀,恨不得立马就飞到阵前。 说归说,广上火不行,得有个头绪。哥几个也知道,进了军营比江湖还险恶,那就是受制于人,完全听命于上司,做违心的事情不说,想出都出不来了。若能死在疆场到也其所,若委屈求全,在部队憋屈窝火一辈子,被人指使,那是生不如死。 奉尧对凤吟道,你跟不跟着干吧? 凤吟道,我见不得流血。这历朝历代,打了闹,闹了打,这么折腾哪有个头儿。 奉举道,cao,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狠起来比谁都狠。 凤吟道,我能下手,也是因为我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了解了那个人。这两军对阵,哪那么容易分得清是非,况且,以我一己之力,又如何拯救黎民百姓脱离苦海,痴人说梦。 奉尧道,明知不能为而为之,才是大丈夫。首先心里得有,不能做懦夫。 凤吟道,我不上沙场,同样能为地方做事。 奉勤道,凤吟,你一身本事,怀揣乾坤,袖藏日月,自家哥们都知道。你就甘心一辈子窝在家里? 凤吟道,我也打算年后外出。 奉尧道,游山玩水? 凤吟道,我是喜欢陌生的城镇,喜欢那种把握陌生,临场应变的爽快。 奉尧道,cao,你就是文人气质太重了,一人敌不如万人敌。 凤吟道,我没那么大气。 奉尧道,行了,我也不逼你,你呀,也不怎么样。你不平天下,又不护地方,只图自己逍遥。 凤吟道,我没那么大报复。不过也殊途同归。 奉举道,什么意思。 凤吟道,说不定哪一天,大哥真带队杀一个大圈,我们能在昆仑相遇。 奉举显然没明白意思,道,滚犊子吧。又要吟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