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游鼍化险天下趟 (第1/2页)
第八十二章游鼍化险天下趟 凤吟之所以能一路披荆斩棘,鲜有对手,非但是自己有功夫在身,也是有一拨好老师不断调教,而且他也总能利用一些关系,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自然见识就多,感悟也多。 这就像一个后生水手,虽然未经历老水手的风浪,但是得知了老水手的经验与嘱咐,出海的时间也不至于慌了手脚。 过去由于装备的限制,马上大枪通常只扎四点,不似步下校场枪这等花样繁多,咽喉,当心,还有另两处正是使凤吟难堪的地方。其他变化按这四处要害灵活变通,不断演化。 至于败枪式,回马枪,那就是策略性的杀法了,但是也不离这四点。为什么,想想袁奉尧披挂上马那一身铠甲就明白了。也就明白为什么枪扎带环是绝技。 传统拳讲究“手是前锋,腿是战马”,也有讲“手打三分脚打七”,对心意拳来说,这个腿绝对不是“抬腿半边空”的腿,也不是“提膝护胸,勾足蹶肋,伸足朝天,左右抹面”那腿,就是战马之腿。步到手到,手随步走,横冲直入,不避虚实。“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 “束身而起藏身而落,起似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 那姑奶奶也是自家人,深知其中道理,就以那手腕之灵动,凭借三尺青锋,截着凤吟的战马先锋,然后取其咽喉当心。 没那么多弯弯绕,弯弯绕了反而会受那古怪兵刃的克制,就由自己的以逸待劳,变成画蛇添足反为所累。 《纪效新书》有一段关于长兵短用的问答:“夫长器必短用,何则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一发不中,或中不在吃紧处,被他短兵一入,收退不及,便为长所误,即与赤手同矣。” 问:“每见他人用枪,圈串大可五尺,兵主独圈一尺者何?”曰:“人身侧形只有七八寸,枪圈但拿开他一尺,即不及我身膊可矣。圈拿既大,彼枪开远,亦与我枪无益,而我之力尽。” 形意后来有八字诀,斩、截、裹、胯、挑、顶、云、领。 那活石猴姑奶奶使的,正是“截”字法。静以待动有上法顺势而领搓之是谓截。 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关键一点是意在人先。 凤吟找着这诀窍了,心中悔不该玩耍,失了婴儿戏耍之灵性。这一时也找不来,只能另求他法了,你直接,我比你还直接,两手分身便刺,就是硬打硬。见着那小姑奶奶的剑来时,迎着上去就是一崩,这一崩不算完,下边那另一边就撩过去了,这手一去,那手又来,贴着右边臂下就顺过去了。 左右明拨任意行,碰不着算了,碰不着代表我周全,碰着了那就犯了招架十下八下。 凤吟这么一进,果然凑效,那小姑奶奶朱唇紧闭确实不敢大意了。凤吟一阵连环上步,但确实也不敢放松,完全换了姿态,此时身子也油滑起来了,而且节奏流畅,正打横进,看正似斜,看斜似正,两手翻飞呼应。右边一个裹云,左边一个挑领,两手呼应,见机便进,反转间也就护住了手脚,人马无忧。 这才感觉,方才被那四条大楞子给唬住了,眼睛只盯着那铁器了,到把根基给忽略了,这回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得就是一路标准的鼍形,如同怪龙翻身,直搅得周遭稀里哗啦的,看你怎么办吧。 柳婷婷那姑娘却是一路轻巧,也是波折着往后退,这一退也巧,也是横退直打,直退横打,一斜之势,抢了对方的步眼,定逼着对方转换,转换之间就比对方快了半步,这半步的空档调换方向却是以正打斜,看退实进,这也是横拳的奥妙之处,混元一弹,就不分八面了,进也是退,退也是进。 “鸡有独立之能”,那独立只能不是提膝护身而是左右灵便。 俩人这么一周旋,竟然翩翩起舞一般,那小哥俩就插不上手了,看到兴致上也忘了刚才的仇恨了,一擦鼻涕站一边拄着鞭锏相视一笑竟看其热闹来了。 “好!行了行了。”一声喝想将二人拦住,说话的又是李太和,李太和貌相上非常谦和诚实,不像愿意出头张嘴之人,所以他一张口,面子在柳婷婷那里也就大了些。 但又因他好说话,柳婷婷便时常撒娇不受管教,虽然她是占了上风,即便退步也是占上风,这谁都看得出来,但她还是不满意,非得将凤吟怎么样了不行,看那一副撅着小嘴的样儿,都能挂上个葫芦了。 凤吟多聪明,根基又好,逗引着就把她的东西给引诱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