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后续手段 (第1/4页)
辽东总兵官、征夷大将军在三个仰慕已久的年轻人面前,不过是约略透露出一副新辽东的画卷,便已将三人折服。姑且不说这位年纪大不了几岁的将军的武功,单是这份眼光,便能打动年轻人的那颗想超越父辈的心。傅瑞江所说,不过是代表了几人共同的心境,但用这样的语句说出来,无疑还将追随之心表露清晰。 苏翎将目光落到傅瑞江的身上,上上下下地看着这位身材高挑、面色尚还稚嫩的商家子弟。这三人的来意,苏翎是清楚的,可傅瑞江的这种说法,却带着几分别的意思。苏翎只约略地感觉到,这个角傅瑞江的,怕是还没有完全融进到那个“商”字之中。以“马踏”借指,当然是符合苏翎的身份的。 那胡德昌闻言惊诧之后,目光却似乎越过苏翎,看向遥远的未来,显然,新辽东的疆域正在胡德昌的沉思之中逐渐清晰起来。 一直以来,对于苏翎所部的武力部署,胡德昌并未参与其中。事实上从千山堡开始,直到集安城,海西、东海两部的建成,胡德昌都是走在苏翎开疆拓土之后,当然,这些事也足够胡德昌度过那些日夜都没有一刻得闲的日子,就算是想猜测一番,也是没有功夫去做的。 就如眼下,那派往五百个已经让胡德昌、傅升、严寿三人将三家所有的亲戚、朋友甚至一些相交时日并不算长的客人,也都收刮了一遍。大凡有些聪明伶俐、手脚勤快而又能守本分的,无论年纪大小,一概进入筛选的名册。就这选人,便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出面应付,更别说原有的那些商事更是一丝都不会少。所以,这一趟的辽阳之行,也还是在这里听到有关辽东未来的设想,当然会使胡德昌浮想联翩。 说起那五百名银庄地人选。倒还得益于当初在宽甸堡时,苏翎抽调的那一批专门给那些管事们教授商业技能的经历。待到镇江堡时,苏翎给胡德昌、严寿、傅升定下了“规矩”,这商业学院便也在百忙之中有了雏形。不过,这商业学院比起苏翎的武官学院以及胡显成经营的管事学院,当然不是十分紧迫之事。所以这商业学院的架子倒是搭起来了,这学员也都是从胡德昌等三家辖下数千近万的人手之中挑选出来的,且还有一半是十几岁的孩童,也是胡家、严家、傅家各自归属地人手家中的子弟。这个学法。少说也要三年才能算是初见成效。 但实际上这回银庄的事情,想法倒是早就有的,但随着胡显成的派驻管事,如此在短短的两月之内便要立即展开,却又由不得胡德昌等人慢。急事便要急办,何况这银庄还有辅助恢复辽东南四卫的正常秩序的功能。是故胡显成的那一套集训地办法,也被胡德昌等人依法照办。 由胡德昌等一批多年经商之人总结出来的数百条条款,也被印制成册,而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都事先定下规矩,提供参考。这一批人,只要在段时间内将这些记熟,便也可以上路了。好在胡德昌的这些人选,个个都是识字的,且必须能写会算。这一点可比那些不识字的管事们要便利的多,难度是大大减小。 如今总算已经全面铺开,后备事宜也派了专人管事,胡德昌也才能赴这趟辽阳之行。 就在胡德昌恍惚神游之时。苏翎再次展开笑容,问道:“你叫傅瑞江?” 这话将胡德昌拉了回来。那傅瑞江答道:“是的,将问道。 “将军。还有三个哥哥。我是最小地一个。今年刚满二十。”傅瑞江见苏翎问家中情形。便一口气说了出来。 苏翎笑着问道:“我瞧你地口气。是不是想入营做事?” 此话一出。胡德昌等几人又是一怔。那傅瑞江却是满脸喜色。连连点头。 胡德昌欲言又止。神情显苏翎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便又问道:“想必你父亲不允。可是有地?” 傅瑞江点点头答道:“父亲跟几位叔伯都想让我也走商路。不许我提起此事。” 见说道此处。那胡德昌不由得望向苏翎。明显是不希望苏翎将这个年轻人收入营中。 苏翎会意地点点头。又转而看向傅瑞江,问道:“过去人常说。好男不当兵,这怕的便是还未等立下战功,荣耀家世,便落个尸骨不存的下场。就说这辽东,卫所旗军也不是有好日子过的名声。你的父辈们到也没有错。不过,在我属下当兵,不会如此。至少从现在起,军营不会再是穷汉吃粮的地方,而是建功立业,拓土封侯的第一步。” 胡德昌听见前半句还好,这后半句,却又将心提了起来。那傅瑞江却刚好相反,是越听越兴奋,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今日趁着这个机会,我便多说几句。”苏翎说道,“胡显成在镇江堡做的事,想必你们都已知道了。以后这每一个兵,每一位武官,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土地,金银。我要让每一营里地官兵,不会再是仅仅靠那点月饷养家糊口,今后所有的官兵都将是日后辽东的大户人家。当兵将也是一件光宗耀祖地事后我要逐步做到的。” 三个年轻人都静静地听着苏翎宣布日后这军籍地待遇设想。自然,胡显成所作的,各人都是清楚地。但,这想的不过是苏翎照顾部属而已,却没有想到苏翎会将此提到这么高地程度。辽东卫所军籍的问题,当然是明白的,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做商人虽然没多大地位,却也比那些卫所世代为军的旗军们,要自由的多。 只听苏翎接着说道:“你们都看到了,那五百个村、镇,目前只有两个人。这是咱们目前人手奇缺不得不做的下策,以后,等战事平息,这所需的人,都要从军中的这些兵中挑选。就算是军中地一个马夫,也绝不会到最后落了个因为年纪大了便无处容身的结果。” 若真按苏翎这番话所说安置下去,在辽东,可不真是变了天?这日后当兵的即便不能说都是官,可也要算做吏了。且目前只是处置的这些村、镇。尚且不知苏翎会对卫所一级的作何安排,但照这个架势,很有可能也是从军中选取官员任命。这辽东,可当真是以军主政了。 当然,三个年轻人只是听得好奇,傅瑞江也不过是更兴奋而已,这番话若是讲给父亲听,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而胡德昌,自然考虑的要多一官可是知道的。眼下当然定是不会照着这个套路行事,辽东早已不是大明预计的那番模样了。 胡德昌迟疑了一下,问道:“将军,这番安置,当然是好。不过,正如此次那五百个村、镇的管事们,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