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镇江新城 (第3/4页)
家所在。我天天都在家侯着。山珍海味没有,大鱼大rou管够,还有一坛好酒。” 陈若疏回头看了看其余几人,又回头说道:“那好,到时我们看学院里的安排,一有空我们便来。” 说完,陈若疏又好奇地问道:“王大哥,怎么就交接了?是要调职么” “是要调职。”王大宝笑着说道:“所以胡将军给了我们这批武官放了假,等过了年便走。” 这调职地去向,陈若疏当然明白不能随便问,王大宝也不会说。 正说道这里,那陈芷月适才一直侧着头,那顶火红的狐皮帽子又压得低。王大宝倒是没瞧见这人是谁。此时陈芷月却催马走上几步。说道:“我也去,你请不请我 王大宝一瞧,见一片火红之中,露出一张俏丽白净地脸,微微一怔,眼光便向陈若疏望去,不知这容貌秀丽、说话却有些突兀的女子是何人。这陈芷月虽然贪玩淘气、古灵精怪,却也不至于混到那群武官整训地队伍里去,是故那王大宝却是不认识。或者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陈若疏倒是不奇怪。二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是我二姐。”陈若疏笑着对王大宝说道。 王大宝一听,立即咧开大嘴笑着说道:“请,怎么不请?求还求不来呢。陈家二小姐光临寒舍,我王大宝一家不甚荣幸。”说罢,对着陈芷月做了个揖。 听着王大宝说话不伦不类,大概是从戏词里学到地,陈芷月当即“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那好,我可要喝酒地,到时候不能不够。”陈芷月猛然间收住笑。直着身子,一本正经地说道。 “够。一定够的。”王大宝说道,“我那老婆早就想见见陈家小姐了。二小姐能来,可是给了天大的面子吧。”陈芷月笑着说道,“我可不领这话,我只管喝酒。” 瞧着二姐陈芷月总给人难堪。陈若疏连忙说道:“王大哥,这就这么说定了。我们这就回去了。” “好。”王大宝作揖到:“我在家恭候。” “谢王大哥。”陈若疏也回礼。说道:“告辞。” 其余几人也在马上齐齐作揖,随后便策马走上几步。这才轻抽一鞭,向城内奔去。 没走出多少步。就听得的喊叫:“记住了,是在振武区乙字巷二百七十八号。” 声音倒是又响又亮,听得十分清楚。陈若疏等扬扬手,示意清楚,便继续行路。那王大宝瞧见,这才满意地转身,对那些士兵们说道:“好了。留两个人守着,其余的收拾那熊rou,今日可都有口福,要炖要烤的,随便。” 连王大宝算是,这是一人倒是每人都能分到三斤上好的熊rou,怕是一顿还吃不完,这个腊八节,还当真过得满意。 至于王大宝再三强调的“在振武区乙字巷二百七十八号”,倒是王大宝自家的门牌。镇江新城地筹建,既然是从划分区域开始,自然要比那些由人随意聚居而成的城要有规律。分区只是第一步,随后在每个区内,还有街、巷,这名字到每没怎么规划,振武区是属于军中家眷居住之地,四周邻居街坊的,都是家中有人入伍之人,连同那些残疾不能再留在军中的,也在振武区内居住。这每一所宅院,可比往日的小户富裕之家还要大一些。这些当然不再如那些百姓一样还要偿还修筑的银子,军中之家一律免费供给。 这振武区只是第一个而已,在各地还将修建类似的区域。当然,此时振武区类便有十条街巷,那乙字巷自然是第二条巷子,按二百七十八号看,这王大宝的家,分给的较晚,算是新家了。自然,这房屋的供给,是自上而下施行地。苏翎等十几个兄弟自然是最先安排到镇江堡原来的城内,随后才是这些高级武官,等到类似王大宝这把总一级,该当时大多数武官都已安排妥当。当然,这跟苏翎自千山堡出来地官兵,要靠前安置,这一点无可非议。这接下来,便是数万士兵的安置了。 如今,镇江堡内已经有一名断了左手的武官,带着十几名也是无法留在军中的老兵,专门负责安置处的事宜。虽然没有挂牌,但如今几大营地老兵们,可都熟悉了这些人的面孔。因为他们地名字,每一个均被这些人登入名册,等待安置一个新家。 离开王大宝驻守的吊桥,陈若疏等八人沿着街道行进。积雪早已被两旁地居民清扫干净,露出一色的青石石板。这条算是主要大街地街道笔直地通往镇江堡内城,并在南面也延伸出十里远,依旧都是青石板的路面,平整而干净。街道两旁还开有泄水沟槽。也一并用青石板遮掩。当然,作为主要大道,目前是完整地铺设而成,其余地街道、小巷,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准,主要是取石地地点越来越远,有时甚至要从对岸的朝鲜一边用船运过来,朝鲜一方的赚得了过年的红利。
这条南北长达二十里的大街,可算是在辽东都司境内是首屈一指。当然不能跟山海关内的那些大城相比。连绵二十里的城,在大明朝境内,可不少见。只是如今的镇江新城,没有城墙,这让习惯于看到高高矗立的城墙的百姓多少有些不习惯。 城墙其实不仅仅是防御之用,这在京城以及南京等各地富庶地府县尤其明显。那些地方不知有多少年没经过战火了,但仍然要拨出银子屡屡修补。这怕是要在百姓心中修筑一道城防工事而已。而百姓,明显也是从心底愿意的。这安全感,实在毫无来头,但毕竟那么一道高墙确实给人带来安稳的想法。此时在镇江新城。若不是那道既深且宽的壕沟以及数十座吊桥,怕是这数以万计的百姓还要称镇江旧城为城了。 还有一个令百姓们感到安稳的。是胡显成主掌的新兵大营。这座大营坐落在镇江新城的西部、北部,暗暗防护着唯一能受到威胁的方向。这座新兵大营最多时,曾容纳了二万五千多名官兵,仅战马便有一万多匹。这也是镇江新城的穷苦百姓人家地一个谋生途径,光是柴草。便有数百人专为提供,更别说洗衣、做饭等等琐碎事务带来的哪怕要说的这新兵大营的稀奇之处。便是这二万多名新兵,倒不真的都是第一次入伍之人。除了本地以及在南四卫陆续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