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七章:岁月碎岳 (第1/2页)
任潜悠翻开了第一页只见扉页上是数行楷书纸质和其他的纸张颇有不同显然是从什么东西上裁下来装订在册中。 那已经泛黄的书页上所写的几行字却如同石碑上的刻字一般拥有一种奇异的立体感每个字都如同金钩铁划一般散着凌厉的杀机。 曾持枪横行天下得三十年功名。枪名碎岳虽五岳横前一枪皆碎人曰移海碎岳天下无不能者老来人丁寥落三十年无子无女仅一老枪却已锈迹斑斑每每回溯往昔却都化为烟尘再不真切忘却过往才知最莫可抵御者非枪也乃岁月耳岁月无情韶华转瞬即逝一百二十五岁之时枪已端之不动弥留之际回光返照书此百余字泄尽杀意还我本原愿后世之人能了我心。 锋芒毕露一枪无前霸者无情王者断义唯长生者无岁耳天道在前却已无力前行功亏一篑问天不语。 寥寥不足二百字却每个字都透着一股让人震惊的杀意这本书给任潜悠的感觉便好像白老送他的折扇一般一个杀意凛然让人看上数眼就全身汗毛尽竖而白老送的那折扇却是看上几眼就觉得通体舒泰头脑清明这一把折扇一本枪谱代表着两个长辈对其的希望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 武道与文道道之不同竟然相差如斯。 任潜悠叹息了半晌才翻过了扉页。只见第二页行书写着:前代枪神仙逝有承古门三弟子专修枪法猎天下枪法奇珍得之便笺。如获至宝品玩三十余栽终八十五岁得枪法一册三十二招录于便笺之后望后世之人整补归拢完善于此。 两个人都没有署名显然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名垂青史这后面一个便笺每个字都比之上一张便笺要流畅平和许多。连绵如同流水不曾有大的波澜却没有丝毫的停顿之处。显然是两种不同地境界。 三十二招的枪法任潜悠心想自己终于可以学习枪法了三十二招说繁复也不繁复说简单。也不简单听起来颇为中庸不知道其实用价值如何。 没想到。他再翻一页却又是一张便笺纸质又是不同上面同样的写了一段话其字工整却又峥嵘大小如一比之打印还要整齐而其文字通篇用四六骈句显得颇为工整华丽。任潜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复述一遍总觉得字句之间竟然有一种不同的节奏感四六句地节奏本是非常简单的不论如何排列皆非四即六但是这一句读下来却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似乎这样句读可以再换一个节奏似乎也可以虽然每四六压韵格式相同可其中却至少蕴藏着三四种句读方式便如同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恙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四句却又有词人另起句读写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恙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种最明显的节奏里还包含着数个节奏似乎随时都可以改变节奏而每个节奏却都有其规律和美感三三读可三四读可四六读可六四读也可无论如何似乎都有其意义在里面一段话竟然可以读出数种意思来但主题思想却都没有变 任潜悠忍不住合上书本闭目沉思他本就聪明绝顶对古文的了解更是其强项再以自己所了解的武学道理参考渐渐了解了这三篇的意思。 第一篇便笺可以说是杀气篇毕生杀气凝聚成百余字回光返照之时书于纸上每字杀机凛然却又有一股无法得窥天道的悲愤在其中若是得其真髓定然能够横扫沙场如那先辈一般得到三十载功名而这杀气篇也是整本书的基础其后的所有东西不是对其地延伸就是对其的诠释虽然感觉各不相同却不一定能够越其高度如其所言这杀气篇是其杀气泄尽返本还原的途径其一生定然不只杀气而已在其他方面定然也造诣非凡。 由其后来地字句看其早在三十载之后就已经悟出了杀气实在是一种羁绊奈何一生无法泄尽杀气终于与天道无缘先不说这所谓天道到底是什么但那定然是异种越现在其高度的高度由第二篇的字句看来第一篇的作者在那个时代已经被尊崇为枪神了。 第二篇则可以说是连绵篇正所谓长枪是借力打力运用枪身的弹性把那一股能量存在枪身中不停地使之流动增幅若是这力量一断恐怕就要重新力借力若是能把这力量从头到尾都储存在枪身里尽管攻击之时有些消耗却可以越战越勇用敌人地力量消耗敌人的力量自己只出一分力量就已经足够谁说用枪定然要力大无穷那只是蛮力罢了。 但一场战斗从头到尾都一直连绵不绝绝对不让枪身的力量泄露出去或者浪费在战斗之外地地方又有谁人能够做到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但是人们却一直在拼命的接近完美而这位写下这些字的人显然已经是其流畅的大家他创立的三十二招招式定然如同流水一般尾相接连绵不绝任潜悠脑袋里闪过了太极两字却从来不曾听过有太极枪但枪法和太极有一处相同就是两家都是内家功夫而非硬碰硬的外家功夫讲究借力打力。连绵不绝。 任潜悠想像着自己的攻击方式如果自己的双刀能够连绵不绝每一刀地能量都存下来那么每一刀都将是上一刀的双倍力量。谁人能接过自己十刀 可惜双刀先天不足不可能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