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汉朝当诸侯_第一百二十三章 酩酊大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酩酊大醉 (第2/2页)

安息国、阿拉伯国、西突厥国、身毒国等对中国丝绸的西运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为争夺丝路贸易权发生多次争斗,尤以波斯与东罗马之间的斗争最激烈。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汉武帝结束了秦始皇的到闭政策,大举对外经商交往。然而,按汉代的造船技术,未能造出足可抗拒大洋浪涛的大型船只,海上交通只能靠近海航行。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距离东南亚最近,又可绕着海边行船,安全可靠。所以,这里就成为中国汉代海上对外经商交往的最早港口,成为整个汉朝的重要口岸,现代人称之为"海上丝路始发港。海上丝绸之路

    汉代的徐闻口岸具体地点有讨网港、磨丰港、博涨港、沓水港、三塘四塘港、三墩港、港头港、新地港、鲤鱼港一带,面积很大,码头众多。古谚有云:"欲拨贫,诣徐闻"。意思是要脱贫致富,就到徐闻去。可见当时是一个多么繁忙兴旺富庶的商业港口。商船到这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运去丝绸织物,换来异国珠宝和奇石怪物等贵重物品。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加上徐闻离中原内地实在太遥远,陆上交通十分困难,费用也大。自唐代以后,徐闻港走向衰落至到后来完全消失,一代名港只留下隐隐约约的历史遗迹。现在,当我们来到这里,所见是茫茫大海,众多港湾渔船以及地面上的一些汉砖瓦片,唯一能见到的是一个灯塔石基和祭海神台。众多的汉代坟墓所出土的物件,全都放在县博物馆里。要了解汉代徐闻港的历史,最好先从博物馆开始,再到实地观赏。

    现在桂阳零陵刚打下来,稳定当地的局势很重要,张和无法抽出军队来,拿下南海,虽然他名义上是交州牧(自封的)。既然不能占领,也只能先行展开贸易了。开展贸易,单靠官府,是不能产生多大的作为的,要想兴旺繁荣起来,还得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我们一向手头颇紧,若是能调动百姓,大力发展工商业,赋税增加了,我们才能腾出手来大练精兵、减免农税。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张和看着陈群与糜竺言道。

    陈群与糜竺认同地点点头,却又担忧道:“长沙等三郡地处偏僻,向来以农业自活,要兴工商,总得有些特产才是。我与长文多方留意,南荆之地,除了木竹器与山货拿得出手外,也就只有将军的青纸,与洞庭湖的鱼虾所能买卖了。”

    “而这些,都已有人从事,再要加大产业,物价就会低廉下来,恐不能持久啊。”糜竺劝道。

    张和微笑了下,招手道:“子仲过来,”手指点着地图。糜竺起身走来,一看便明:“是了,我怎么忘了此处?”说完,拍打了下自己的额头,笑道:“这却是一条商路。”

    陈群也起身走了过来,一看便问道:“将军是想~重建盐池?”

    张和摇了摇头,微笑道:“眼下不成,南海此时据闻乃是当地世族士家所把持,若是贸然进去,恐怕讨不了好。还是先鼓励百姓民间贸易吧,桂阳零陵向来与南海有着贸易商路,不然宗贼又如何买的起战马?打造这般多兵器?”

    “我们只需要做些事情,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从事工商,让他们更加的蓬勃发展就好。”

    “将军是想~”陈群问道。

    “取消城门税。”张和言道。

    糜竺与陈群皆沉默不语,城门税,可是府衙重要的税收来源,每天都能收取颇丰的税钱,对缓解府衙的财政压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眼下有了桂阳零陵二郡的赋税,只要不再扩军,想来也能维持得下去了吧。所以二人也没有劝谏,城门税,便在长沙桂阳零陵三地,取消了。

    “唉、府库看来又要空上一阵子咯。”出得府衙来,糜竺苦笑地对陈群说道。

    “呵呵、咱这将军啊,就是太过于为民着想了。”陈群亦是笑着摇摇头,道:“走,到我家喝上一盅去!”

    “如此,竺却之不恭了。”二人哈哈地朝大道尽头走去,身后跟着各自的马车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