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rou被河蟹了 (第1/2页)
应天外围的小镇,还没进到镇内,我坐的马车突然间停了下来。 我原本在阖眼浅寐,觉出身下车轴轮的声音突然静止了,睁开眼觉得有些奇怪。 掀起车帘,是在郊野的一棵大树下。 赶车人一路上都没说过话,这趟停车倒是听得他动作敏捷的从车上跳下来。 他走到车厢外压低声音对着我道:“叶姑娘,需要在这里等一会儿。” “好。”我淡淡应了一声,没有问他等的是谁,要等多久。 萧楚做事总是周全的。 他想要我知道的,一会儿自然会知道。 事实上,等待的时间过的比我想象中快多了。 马车虽然不大,但是车厢里备了茶水跟点心,甚至还有几册解闷的书。 不知道这是萧楚特意安排好的,还是底下人足够的细心。 我从书堆里选了一本,很巧,这是记载应天城风物的书册。 一路上,对于我即将要短暂生活的这个地方,我充满了好奇心。 长到这么大,我还是第一回到大冶城以外的地方,稀奇的是,去往邻国。 翻阅了一小会儿,我对书页里夹着的一小张图来了兴致,那不过是标着应天附近的山脉跟相邻的几座城的简单地图,但也阻止不了我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车厢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接着便有个中年妇人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她上了车,自称是萧公子派来照应我的徐嬷嬷,我行了个礼,她亦是跟我回礼。 这样一来,车厢里就变成了两个人。 徐嬷嬷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比我母亲看着还要年长一些。 眉宇之间依稀能辨认出年轻时候定是个美人,举手投足也很是优雅。 无论萧楚。还是眼前的这个徐嬷嬷,身上都有一种我在大冶城,在叶家人身上。从未曾见到过的特别气质。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一句话也不多说。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 赶车的说是要等的人,应该只有徐嬷嬷一个。 我几番想问问她,但是看着她沉静的表情又觉得不该多问什么。 放下手中书册,我便再一次闭上眼睛,随着车轮的颠簸,靠在车厢墙壁上,渐渐睡着了。 正午时分。马车终于到了小镇上,这里距离应天不过十几里路了。 徐嬷嬷开口问我饿不饿,我摇头道:”车上的点心吃饱了,不饿。“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要在小镇停留,直接到应天城吧。“ 徐嬷嬷关照了赶车人几句,我们的马车便穿过小镇的中心,一路往应天城去。 ......应天城内热闹非常,小贩叫卖的声音。街上行人的说话声,连身在车中,能听见外头熙攘喧嚣的情形。 车速放慢了,远远的皇宫的城墙高耸而立,圈起应天城最中心的地方。 这里的建筑比起大冶有些不同。连行人的穿戴也有差异,很早以前,我就听说了如今就能亲眼得见,更觉得新鲜。 可是徐嬷嬷在对面,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我总不能趴在车窗上看外头的景象,马车行驶过一段,我便期待着风能吹起帘子好让我悄悄往车窗外瞟。 如是几次,徐嬷嬷的嘴角弯了弯,她特意将马车的车窗帘子挑起一角,好让我人隐在车内,却能见到外头的景象。 我感激的轻声道了声谢。 一路上见到各色店铺林立,徐嬷嬷不像先前那样沉闷了,开始略略指点我几句,跟我说起话来。 马车顺着皇宫城墙边行驶了一段,接着拐了一个弯道,进了一条冷冷清清的巷子,终于在一处宅院前停了下来。 徐嬷嬷带着我下车,进了宅院。 这处院子占地不小,前后都有花园,我跟着她穿过小径,却没见到什么人。 ”事情仓促,来不及预备下人,只能等住进来之后再行添置。“ 徐嬷嬷跟我解释了一句。 “少些人最好了,清静。”我低声道,“原本我也不需要很多人服侍我,在家中跟我最近的也只有一个翠儿。” 闻言,嬷嬷的脚步停住了,皱眉打量我一眼道:“底下人是一定会预备的,早点适应会更好些。” 她这句话说得莫名其妙,我一头雾水的看着她,见到她眼底波澜起伏,以为会跟我再解释几句,不料接下来她一言不发的就径直往前走了。 我压下心头的惊讶跟疑惑,也一声不响的跟着她走。 穿过小径,到了住的地方,推门进去,房内居然是空空荡荡的。 我愣怔的看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徐嬷嬷解释道:“这所宅院一直是空关的,以往备了些家什,公子都嫌不好,隔一会儿就会有人送新的东西来,现在只是带你看看这屋子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