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姆特不可思议之书_第二十四章 我们和我们的时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我们和我们的时间 (第1/2页)

    “只要把身体的部分接触这个,就会显示出关于你未来的一些景象。当然,这些景象只是片段,我们也无法对其进行控制,也无法得知发生的确切时间。”强森博士指着“古井”的井口,“至于为什么只会显示个人的未来,经过一些顶尖物理学家的讨论,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果。”

    强森博士摊开了手,遗憾道:“史翠西,你要知道,在不同的高度放置完全相同的两个时钟,其运行的时间,是会产生误差的。”

    史翠西听到强森博士说这话,忽然有种想笑的感觉,这明显是一个初中生都知道的常识性错误,强森博士这样的物理学专家怎么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大凡学过高中物理课本的人,都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实验:大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轮船上的一位科学家维恩.柯林斯,无意中把一个怀表掉落在海底,八年后,在当时那片海域中的一次打捞中,这块怀表竟然重见了天日,实在是十分好运。后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曲折,竟然又回到了原主人维恩的手中!

    这块怀表如此的传奇命运,不是我要在回忆笔记中探究的重点,重要的是,维恩.柯林斯无意中有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他认为,这块怀表落在三千英尺的海底,是否会让它的走动变慢?

    延伸开去讲,海拔高度的不同和经纬度的不同,是否对钟表的走时有影响?

    维恩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次年十二月,一个由他牵头的日内瓦实验小组开始了行动。他们把两个当时十分精确的机械钟放在海拔高度差两千英尺的地方,经过了三个月的时候,实验小组很惊讶地发现,两个钟表竟然走时相差了几秒!而之前实验小组曾把这两个机械钟放在同一个地点长达半年之久,走时几乎没有误差!

    当时,这个发现说明了一个问题,按照当时科学家简陋的思维观点来看,海拔越高的地方,时间走得就越慢,海拔低的地方,时间就走得越快!

    维恩.柯林斯把研究结果配上大量的数据以后,发表到了报纸上,引起了科学界一阵子的轰动。当时,正是经典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量的新理论层出不穷,但都是建立在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光速最大,时间统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柯林斯的这个发现,在很多人眼中,无异于异教理论。

    于是,很多人开始研究相关的实验,想找出柯林斯实验的疏漏之处,在他们的眼中,地球上的时间是不可能不同的。在整个宇宙中,都只有一个统一的、单向的、线性不可逆转的时间,在缓缓地流逝着。

    一场实验界的惊险博弈开始了!

    其实,限于当时的知识程度上的限制,柯林斯忽略了很多重要的问题。

    钟表,尤其是运用摆锤做震动器的那种,纬度和海拔对它的走时精度是有肯定影响的。关于钟表精度来讲,可以影响它的因素很多,对比大的首先在于温度变更,温度的转变会使钟表的摆锤重心也随之转变,还有摆杆的长度,其后果都会招致振荡周期的变更。所以很多钟摆的摆杆都用木头制造,木头会比用金属材质的压缩或压缩系数还要小,不好的方面是,湿润也能影响到它,所以肯定要用好木头去制造。

    纬度的影响在于不同的地域,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重力减速度g也不同,在低纬度的地域,物体的向心力会增大和重力增加,这个会招致钟表走的慢些;相反在高纬度的地域,钟表要走的快些。

    试验表明,不单纯是运用单摆的钟表,甚至就连运用摆轮游丝的钟表(手表),也多少有这个状况,只是影响微乎其微而已,而且它的影响会被其它更大的因素所掩饰。

    海拔高度的影响相似于纬度,海拔越高,对钟表走时的影响与在低纬度时一样,但除此之外,高海拔还存在空气密度对摆静止的影响。

    这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都被柯林斯忽略了,所以,这个实验后来成为了科学史上的一个知名笑柄——世界上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时间?

    所谓的时间误差,原来是由空气密度、温度、湿度、重力减速度等等造成的。

    史翠西有些哑然,强森博士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实验的谬误之处吧?

    强森博士锐利的眼神扫了一下史翠西,他当然看出了后者眼中隐隐的神色,他叹了口气道:“史翠西小姐,我知道,你一定认为我老糊涂了吧?我大概能猜出你的想法,但是,你知道一个中国人周钦文后来所做的实验吗?”

    “这个……”史翠西微微一愣。

    “这个实验和百年前柯林斯的实验几乎相同,不同之处是实验的钟表,选择了几乎完全没有误差的原子钟。在这样的钟表条件下,如果结果还是时间有误差,只是误差幅度比柯林斯的实验结果小,你觉得,如果你作为旁观者,你将会怎么解释?”

    看史翠西一脸茫然的样子,强森博士开始缓缓讲述后来的这个实验。

    科学界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实践!

    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物理实验室,曾经在桌面上验证相对论,不同高度时间流逝速度的极细微差别由两只超级精准的原子钟记录。

    实验由华裔科学家詹姆斯·周钦文引领的团队cao作完成。团队首先研制出一种超精准原子钟。这种原子钟以单粒铝原子为基准,精准度为运行37亿年后误差不超过正负1秒。

    作为人类现有最精准计时器,它的精准程度超出先前最精准汞原子钟两倍以上。

    周钦文的研究团队总共展开两项实验。

    第一项实验中,研究团队把摆放整台铝原子钟的桌子用液压千斤顶平稳升高33厘米,结果发现,升高后的铝原子钟快于未升高桌面上另一台铝原子钟,两者差异为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